教师教研课题研究成果涉及面多、范围广、内容复杂且形式多样。不同的课题成果推广的方式各异,选择合适的方式能让课题成果推广事半功倍。
(一)校内推广
1.总结操作流程,开发推广资源。
进行校内推广的首要任务是分析总结教研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实例,提炼出常态化、系统化的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操作流程开发操作指南、手册,抑或录制教学视频等方式推广资源,一方面,使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时有步骤可依,检验此套操作流程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这些推广资源可以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在校外推广时使用。
2.组织教师进行观课、评课和议课。
在形成初步的课题成果后,可以邀请科研专家、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进课堂,组织教师进行观课、评课和议课,并认真听取建议,推动课题成果深化。此方式能够促进课题组成员与未参与课题的教师面对面沟通,在科研专家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使课题成果推广更直观、更精准。
3.号召师生参与,积极运用于教育实践。
在形成课题成果后,要广泛召集师生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实践,一是在校内进行有效推广,二是调动全校师生参与教研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三是可以验证教研课题成果的实践效果。
(二)校外推广
1.组织召开会议。
即通过召开课题成果报告会、课题成果推介会、学术交流会、学术年会等形式,介绍课题成果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效益和价值,提高课题成果的影响力,得到同行、家长或社会人士的认可和支持。
2.出版或发表成果。
一方面,借助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宣传阵地公开发表、出版课题成果,例如论文、著作、教材、成果汇编等文字性成果;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网络平台上传和发布课题成果,网络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周期短、范围广等优点,以便在更短时间、更大范围内扩大课题成果的影响力。
3.现场观摩考察。
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题成果,也可以采用邀请科研专家、同行、家长和社会人士现场观摩的形式来推广。通过教研课题组与观摩者之间耳闻目睹的双向交流,切身感悟和领会课题成果的丰富内容,把握课题成果的实质,掌握研究经验和操作程序。(www.xing528.com)
4.开展讲座培训。
对于一些价值高、意义大、效益明显但操作要求比较高的课题成果,则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系统培训的方式来推广,将课题成果中最有效并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综合成教学常规,转换成便于教师操作的教学环节,用课程的形式来宣传和介绍。通过课题组成员身体力行的传授指导,确保参训者掌握课题成果的实施要领和方法步骤,从而使课题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取得最佳效果。
5.进行实验推广,即通过实验学校进行课题成果的推广,学校可利用集团办学资源、合作学校资源,将课题成果扩展到兄弟学校的教育实践,以达到推广的目的。
资料连接6-4-2
上海市黄埔区区域教研课题成果推广经验
黄浦区教育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呈现“三步走”的实践轨迹,分层分类设置了区域品牌、特色创新、课堂技术三类成果合作共享共赢的项目制运作模式。2013年,以计划推广模式,锁定多项区域特色品牌成果,如对“学会学习与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等项目成果实施推广,确立23项成果推广应用项目;2015年,为了增强基层学校和教师在成果推广方面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计划推广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了自主推广项目,采取计划与自主相结合的模式,确立15项计划推广项目,14项自主推广项目;2017年,开始关注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优化与提升,研发课堂技术类项目,合力推广区域品牌类成果3项、课堂技术类成果9项、特色创新类成果13项。
1.区域品牌类成果:院校合作,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实践
区域品牌类成果为计划推广项目,即黄浦区从行政层面指定推广的较为中观、格局较大、具有区域特色的优秀成果。推广方主要践行成果的先进教育理念,同时将成果中策略性的改革导向通过实践转化为具体和可操作的方法与行动。2017年度黄浦区品牌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包括“基于学情调研的行动改进”“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三项。区域品牌类成果的推广,采用院校(所)合作的形式推进,如2017年的品牌类项目即由区教育学院科研室、教研室和设在我区的上海市学习科学研究所牵头,与基层学校进行院(所)校合作式推进,充分发挥科研室、教研室和学习所的管理、研究、指导与服务职能,引导学校关注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要点,将区域教育成果落地为基层学校的教育变革实践。
2.课堂技术类成果:研修一体,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课堂技术类成果同为计划推广项目,较微观但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是实践成效显著的成果。基于一线教师在调研中所反映的对此类成果的倾向性,课堂技术类成果更加聚焦于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优化与提升,一线教师也可以更好地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推广应用的科研成果。课堂技术类成果的推广,采用成果持有者与学科教研员联手合作的“研修一体”的形式推进,由教研员组织教师群体扎根课堂,应用成果设计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并针对成果在不同学校的不同实践效果,与成果持有方和应用方及时沟通,调整方案,鼓励并指导一线教师创造性借鉴学习原成果,解决在课堂教学或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教研员的全程专业引领下,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可预期在短时间内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益,这一过程也是成果普适性获得提高、教师获得发展、学生获得成长的过程。
3.特色创新类成果:自主推广,发展学校特色优秀成果
特色创新类项目为突显学校特色的优秀成果,是市、区级教育科研获奖的优秀项目。特色创新类成果的推广,采取学校自主推广的形式推进,在充分尊重学校在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与校本(园本)化实践特色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师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设计与推广。特色创新类成果推广应用的立项过程,由成果持有者自发向黄浦区相关部门提出申请,通过鉴定、评估后决定推广。在实际评估及立项过程中,更多考虑成果推广双方的供求适合性,特别注重供需匹配原则,通过校际联手的形式,实现对原有成果的不断优化。项目双方整合各自的资源,通过“协作快”“学区”等已有平台,已创新出“主题展示”“串门上课”“学生培训老师”等学习研讨、主题交流的活动,将成果推广落到实处。
(来源:奚晓晶.区域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项目制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48-52.引用时有删改)
在形成教研课题研究报告提交结题,并进行有效推广后,象征着教研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结题并不意味着教研课题就此结束,一项课题的结题也是新课题的生长点。教师在已有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推动教研课题研究的持续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将会收获更加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发展,彰显教研课题的魅力与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