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开发与使用案例研究报告

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开发与使用案例研究报告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部分是案例研究的主干部分,应详细具体。案例5-2-1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开发与使用案例研究报告“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开发与使用研究”是西永第一小学2011年5月获批立项的教师教研课题。经过学校音乐教师在器乐教学多年的实践后,发现口风琴这项乐

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开发与使用案例研究报告

在教研课题研究领域,案例研究法主要遵循七个步骤,分别是确定研究问题、界定研究的案例、制订案例研究计划、进入研究现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6]

(一)确定研究问题

在着手进行案例研究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问题的性质。一是价值性,即研究的问题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所具有的价值。二是科学性,即研究的问题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依据。三是可行性,即具备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其次,研究问题的内容需要以教研课题的形式进行呈现,即研究的题目涵盖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等内容。例如,“‘全面二孩’背景下初中学生社会适应性变化及对策研究”。

再次,在确定研究问题之后,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假设,聚焦研究的注意点。例如,当研究的主题确定为“‘全面二孩’下初中学生社会适应性变化及对策研究”,研究的假设是初中生的社会适应性受到了“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这种影响很大可能是不利于初中生适应社会生活的。

(二)选择研究案例

研究问题一经确定,就需要选择研究案例或分析单位。研究者可以采取代表性案例抽样、关键案例抽样、极端型案例抽样、配额抽样、声望案例抽样、滚雪球式抽样、效标抽样、证实和证伪案例抽样、综合抽样等方法进行抽样,但是无论哪种抽样都需要遵循研究目的。[7]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研究并非取样研究,在教师教研课题研究过程中,案例的选取首先应该考虑能否有助于达成教研课题研究目标,并为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在案例研究中,并非所有的案例都能发挥研究的功效,研究者需要提前对案例进行选择评估,决定案例的取舍。

(三)制定研究计划

案例研究计划的制定需要参照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即阐明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研究问题,此研究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研究计划要限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保证研究结果能够说明某一地区、某一情境或某群对象的一般规律。此外,还应该界定案例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明确研究的角度、具备可操作的条件,便于人们理解案例研究的结果和评价其合理性。

(四)进入研究现场

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本人就是研究工具,在案例研究开始之前必须确定研究现场和研究时间等具体信息,一旦进入研究现场,也就意味着开始收集案例资料。研究者需要获得研究对象的许可才能进入研究现场,进入现场后主动争取研究机会,审慎处理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持续关注研究现场。

(五)收集研究资料

收集全面、系统的研究资料是保证案例研究有效性的前提。案例资料的收集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案例本身的资料、学校的各种记录以及家长和社会背景资料。在案例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和案例相关的各种资料,例如相关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为实地阶段的研究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阶段是进入现场对案例开展全面深入的考察,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追踪法等。

(六)分析案例资料

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分析资料这一环节最难进行程序化操作,但可以参照下述要点。

1.资料的归并与整理

资料的归并与整理涵盖以下步骤。一是初步整理资料,包括通读、调整每一次观察或访谈后的记录,及时填补当时记录得不太清楚或者没有来得及记录下来的信息,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是再次整理原始资料;三是基于对资料的整体把握,使用合适的分析单位,采用分组的方式使资料的呈现更加逻辑化和条理化,形成分析的工具与框架;四是借助确立的概念和分析的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量化处理或质性分析。

2.编码

编码即利用教研课题相关的概念、数字或符号对记录的文字资料进行标注。例如,记录某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可以以年代为分析文本,把他从出生到6岁这一阶段标上“童年期”,把影响他成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分类标上“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常用的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等。

在对案例资料进行集中分析时,研究者应该给每一份资料编号,建立一个编号系统。随后认真阅读原始资料,仔细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在资料中寻找研究对象经常使用的概念以及在使用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概念,将其作为重要的码号因素进行登录。按照编码系统将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找到资料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浓缩资料,基于研究假设寻找资料中的主题或线索,在不同资料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关系,比如尝试予以解释,建立一系列因果关系,为研究结果做出初步的结论。

(七)撰写研究报告

案例研究报告是案例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力求用最真实的语言客观地呈现案例情境。案例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主要包括背景介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案例研究结果的分析、结论及建议、参考文献及附录。

1.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应涵盖案例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等。

2.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包括抽样的标准,即如何确定案例,进入现场以及与研究对象建立和保持关系的方式,采用何种方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研究过程的开展及时间,访谈、调查、观察的时间及频率等。

3.案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对案例研究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对观察资料、访谈记录、实物资料的描述与概括分析。该部分是案例研究的主干部分,应详细具体。

4.结论及建议

结论及建议需要深入探讨案例研究中的关键元素及研究结果,从案例研究的结果中推导出最终的结论,且对结论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作出解释,对案例研究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对策。

案例5-2-1(www.xing528.com)

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开发与使用案例研究报告

“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开发与使用研究”是西永第一小学2011年5月获批立项的教师教研课题。作为一个成功的案例研究的实例,该教研课题历时两年,分三个阶段:研究准备阶段、全面研究阶段和后期总结阶段。

(一)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1.选定教研课题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由于种种原因,课堂器乐集体教学的普及始终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校音乐课中的一大难点,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沙坪坝区的小学生器乐普及水平尚有不少差距。经过学校音乐教师在器乐教学多年的实践后,发现口风琴这项乐器具有经济、携带方便、音色优美、和声丰富等特点,既能伴奏又能独奏,同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掌握它的演奏可以为以后弹奏钢琴、吹奏管乐器打下良好基础,适合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在音乐课堂教学或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推广,但目前没有可供小学教学直接使用的演奏曲目,一本实用的曲谱集成为迫切的需要。从而确定了研究课题——“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使用与开发研究”,初步撰写了教研课题研究方案。

2.组建了教研课题研究团队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结奋进、互相信任的团队。该教研课题团队主要由专职音乐教师、兼职音乐教师和计算机教师组成。

3.前期培训

为保证教研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方向性,教研课题组对成员进行了前期培训,主要是让成员学习课题组的研究方案及器乐教学的相关理论。

(二)全面研究阶段(2011年10月—2013年5月)

1.高度重视,上下一心

西永第一小学从2004年就开始在部分学生中进行口风琴的教学尝试,在申报正式成为教研课题后,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地位和作用,把教研课题实施与口风琴特色项目实验的开展结合起来,作为学校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口风琴特色项目实验活动,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发了一把口风琴。有了前期实践的基础,再加上行政力量的扶持,学校真正做到了口风琴在全校师生中的普及。

2.加强学习,多多练笔

为了让老师们尽快进入角色,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课题组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成员集体学习,先后学习了《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小学音乐教育》《口风琴教学指导》等。通过学习,课题组进一步了解了口风琴教学理论基础,明确了音乐课堂中如何渗透器乐教学,让口风琴成为辅助音乐学习的重要手段,也为研究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外,还要求每位课题组成员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撰写读书心得,组织大家交流。在教研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每位成员将心得、体会撰写成论文,有9篇论文获市区级奖励,其中包括课题负责人黄燕君老师的论文《浅谈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结合》等论文发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进修与教研》等期刊。

3.立足课堂,讲求实效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围绕“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的开发与使用研究”这一主题,采取课例研讨的形式促进教研课题研究,积极开展“一课多研”的教学活动,通过研究课题共同进步和提高。课题组每位成员轮番上阵,各有侧重点:李俊燕老师执教一年级《我有一只小羊羔》,就风口琴入门的教学进行交流、研究;黄燕君老师执教三年级《顽皮的杜鹃》和《原谅我》一课,就口风琴与教材歌曲教学开展课例研讨活动,还执教了五年级音乐课《雨中》,就口风琴与合唱教学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新教师陶姝在任教的第一学期就执教了一年级《鹅》一课,她针对学生口风琴演奏、歌曲演唱良好的习惯培养进行了实践研究,第二学期在执教一年级《时间的歌》一课过程中,由于使用口风琴巧妙介入,帮助学生解决了歌曲学习中的难点。通过开展研讨课等活动,课题组成员共同进步和提高,同时也在讨论、交流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后续教学和教研提供了帮助。

4.课内课外,训练到位

(1)音乐课落实常规训练,在授课中,教师对学生站、坐、持琴的姿势,吹管的摆放都有严格的要求:对学生演奏时的站姿、正确的呼吸、合理的指法等进行严格的训练。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逐一纠正错误,保证课堂器乐教学练而有序、弹而不乱。教师注意发现苗子,做好过程记录。

(2)进行全体教师集体培训,通过训练让教师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熟悉、吹奏规定曲目。周三、周四午会10分钟的训练主要是结合学校必吹曲目和音乐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练习,重点强调学生的手型、节奏,鼓励辅导教师创造性地开展班级训练,班级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巡视教师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以小乐队组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课内学习的内容在课外巩固、延伸、拓展。课堂上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将课外演奏的乐曲进行展示,课上课下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口风琴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

(三)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1.提炼成果

(1)在教研课题研究工作中,课题组紧紧围绕现用音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编排了一些练习、曲目、案例等,用这些资料编写了《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指导》校本教材,对于音乐教师开展口风琴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该教材在沙坪坝区“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教研课题优秀成果评比中获“特色课程”类二等奖。

(2)将教研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学研讨课制作成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2.申报结题

(1)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过程资料,撰写“‘小学口风琴开发与使用研究’教研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填写“教研课题评审报告书”,向有关部门申请鉴定与验收。

综上所述,该教研课题研究切入课堂教学的实际,在实践操作上探索小学口风琴教学曲目的开发与使用。从一个新视角研究音乐课堂教学,全面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化发展。

(来源:余华云.中小学教师成长科研指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69-72.引用时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