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教研课题研究中,根据访谈的进程,访谈调查的开展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结束阶段。[29]
(一)准备阶段
访谈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选择和确定访谈对象、了解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设计访谈提纲、熟悉访谈问题的内容和程序、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等。
1.选择访谈对象
这一步骤是决定教研课题访谈研究成败的关键,在选择访谈对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事项。首先,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访谈对象的选取范围,确保访谈对象的选取具有代表性;其次,充分考虑访谈对象样本的特殊性,如访谈对象愿意参与何种形式的访谈,是否能够围绕访谈主题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再次,根据访谈研究的条件,比如是否具有充足的研究经费、访谈人数的数量、访谈的复杂程度、访谈的时长等来决定取样范围与访谈对象的数量。
2.设计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应尽可能全面,列出就教研课题需要研究者了解和询问的主要问题以及内容范围。作为访谈时的提示蓝本,访谈提纲还应当简洁明了,最好在一页纸范围内,一眼就能看到。需要注意的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不必完全拘泥于访谈提纲的问题顺序,可以根据访谈实际灵活调整。在访谈快要结束时,如果提纲中列出的重要问题尚未提及,研究者应主动提示研究对象聚焦话题,以获取全面、系统和准确的信息。
操作导航4-3-1
访谈提纲一: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模型思想渗透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尊敬的老师:
您好!本次访谈是关于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模型思想渗透现状的调查研究,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本次访谈,您的回答对本研究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次访谈仅供课题研究使用,绝不会另作他用,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注:下面的预设问题仅是为访谈提供方向,访谈中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变动。)
1.您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模型思想”及“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否了解?
2.您认为“数与代数”与“模型思想的培养”之间有关系吗?若有,请简要谈谈您的理解。
3.在小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教学中,您会选择含有数学模型的教材内容渗透模型思想吗?若会,请说明涉及的数学模型。
4.在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您选取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教学内容时,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
5.在“数与代数”教学过程中,您会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内容授课吗?若不是,请简要谈谈您的处理方法。
6.您所在数学教研组强调过对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吗?若有,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渗透模型思想?
7.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您喜欢采用什么方法渗透模型思想?请简要说明。
8.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您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才进行对学生模型思想的培养?渗透模型思想的大致教学过程有哪些步骤?请简要说明自己的实践经历。
9.在“数与代数”教学中,影响您渗透模型思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您认为学生在家中学习“数与代数”关于数学模型内容时会遇到哪些困难,家长会经常帮忙解决吗?
11.请问您在教授“数与代数”教学内容后,怎样判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模型思想?
12.学校平时怎样检查教师模型思想渗透教学的落实情况?请举例说明。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祝您工作顺利!
访谈提纲二: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模型思想渗透现状的学生访谈提纲
小朋友,你好!现在我需要问几个和你平时学习有关的问题,你的回答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请你认真倾听并回答我的提问。非常感谢你的配合!(注:以上的预设问题仅是为访谈提供方向,访谈中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变动。)
1.你觉得在学习关于“数与代数”中数学模型相关内容时,哪些内容最难?
2.老师是如何给你们讲解“数与代数”中数学模型相关内容的?(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过程即可)
3.你会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4.你喜欢老师组织的数学教学活动吗?在课堂教学中你能积极思考吗?你希望今后“数与代数”教学中关于数学模型的这部分内容也这样上吗?
5.课堂中,老师会经常引导你们自己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吗?
6.若在“数与代数”教学中老师运用了模型思想,那么你对该部分的知识内容掌握得怎么样?
7.你喜欢在“数与代数”有关数学模型的内容中运用模型思想来帮助自己归纳学习内容吗?
8.在“数与代数”教学中,掌握模型思想对你的数学学习有没有帮助?如果有,具体有哪些帮助?如果没有,也请谈谈原因。
再次感谢你的参与配合,祝你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3.访谈前的其他准备
在实际访谈中,研究者除了选择访谈对象和设计访谈提纲之外,访谈前还需要做好以下充足的准备工作。[30]
(1)熟悉访谈内容和程序
研究者需要熟悉访谈问题的内容和程序,系统准备与访谈对象交谈的主题、提问的方式与措辞等,尽可能多地了解访谈对象的情况。访谈前,研究者应尽可能收集关于访谈对象的经历、地位、职业、兴趣、爱好、性格、知识结构等方面的资料,深入了解访谈对象。(www.xing528.com)
(2)取得访谈对象的信任
研究者为取得访谈对象的信任与合作,最好提前告知访谈对象访谈目的、意义与内容,访谈的时长、访谈结果的呈现形式、访谈结果将使用虚拟的人名和地名以及研究报告是否出版或发表等信息。从而消除访谈对象不必要的顾虑,赢得访谈对象的信任与配合,努力提高访谈效率。
为此,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最好能够从访谈对象的角度阐述访谈的意义,比如,详细说明访谈研究的结果将会给访谈对象带来哪些效益,以此提升访谈对象参与的积极性。这一环节也可以在正式访谈之初进行,视具体情况而定。
(3)确定访谈时间和地点
教师需要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秉持使双方都感到适宜、舒服与便捷的原则。
如果访谈对象是学生,研究者首先应该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通过商量而不是命令的口气与学生进行协商,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如果访谈对象为教师或者其他社会人士,访谈的时间和地点最好由访谈对象选择,这会更有利于访谈的顺利进行。如果是集体访谈,可以由研究者和访谈对象共同商量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此外,访谈时间和地点的确定与访谈的内容密切相关,假如是个人或家庭访谈,一般在家里进行。为确保访谈的有序进行,访谈过程最好避免有无关人员在场。
(4)检查访谈资料与工具
访谈之前,研究者应仔细检查所需的访谈资料、工具等是否准备齐全。研究者随身携带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证件,以消除访谈对象的顾虑,取得访谈对象的信任。就访谈工具而言,可以携带照相机、录音设备、纸张文件等,但需在访谈对象许可的前提下方可使用。另外,研究者着装应得体,尽量与访谈对象的风格相似。
(5)与研究合作者的沟通
如果是集体项目,研究者还需注意与课题组成员或合作人员沟通交流,酌情对合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彼此在访谈中默契配合。
(二)实施阶段
在访谈调查的各项前期工作准备就绪之后,就可以开展正式访谈。在访谈初期,研究者应尽可能主动、友好、健谈,创造一个轻松融洽的氛围,确保访谈对象围绕研究主题无拘无束地表达个人观点。在访谈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1.把握访谈主题
在访谈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访谈的主题和方向。以小学“数与代数”教学中模型思想渗透现状的教师访谈为例,研究者在进行访谈时,围绕小学数学教师在“数与代数”教学中对模型思想的渗透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当问及访谈对象“在‘数与代数’教学中,影响您渗透模型思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时,访谈对象进行发散并且持续讨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如何不听话、不配合老师等内容,此时研究者可以适当插入谈话并通过提出另一个问题将谈话拉回访谈主题。
2.进行有效提问
一方面,研究者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宽泛到具体的提问原则以及问题之间的过渡自然原则,可以采用“您刚才说到……那么我想了解……”等句式。另一方面,注重提问技巧的使用。例如,提问时尽可能使用简单的句子,不要连续提问“是”或“不是”等封闭型问题;问题应该中立,提问不可有暗示性表现,以确保获取真实、准确的素材。
3.保持真诚倾听
倾听作为一门艺术,需要相关技巧,正确倾听要求研究者不反驳盘问、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多说话、形成感情共鸣、容忍沉默等。
4.给予及时回应
研究者要及时回应访谈对象的回答,确保研究者与访谈对象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对话关系,回应及时、真诚,表现出研究者对访谈对象的尊重。
(1)认可
认可的言语行为可以是“这样啊”“对”“是吗”“不错”等简洁的话语,也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非言语行为传递研究者的态度。
(2)重复、重组和总结
重复是指研究者原始复述访谈对象的内容,目的是确认信息是否正确,并酌情引导其深入解释具体细节。重组是指研究者转述访谈对象所说内容以验证访谈对象前后所说内容是否一致,以及研究者的理解是否准确。总结是指研究者将访谈对象所说的内容简要概括,旨在帮助访谈对象理清思路,同时验证研究者的理解是否准确。
(3)追问
追问可以进一步深入收集访谈信息,但研究者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和度。
追问时机是指研究者就有关问题向访谈对象进行追问的具体时刻。在访谈过程中,追问的最佳时机一般在访谈中间或者访谈的最后阶段,不宜在访谈初期阶段进行。因为访谈进行到中间或最后阶段时,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已经比较成熟,交谈模式也已经基本固定,不会因为频繁追问而影响访谈对象的回答模式,也不会让访谈对象心情紧张。而在访谈初期,频繁的追问可能会让访谈对象产生压迫感而不敢畅谈,影响访谈的效果。
追问的度是指访谈追问的适宜度。关于访谈追问的适宜度,没有统一的答案,而是根据访谈的实际情况以及访谈进行中的具体内容来决定。追问时,研究者要充分考虑访谈对象的情感、研究者与访谈对象的关系以及访谈问题的敏感程度等。避免追问时直接触及访谈对象不愿透露的隐私或者敏感问题,如果因教研课题研究需要非问不可,建议采取迂回的方法,从侧面进行间接追问,斟酌语言的措辞和表达。
需要注意的是,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切忌追问时不顾访谈对象表达的内容,只是按照原先制定的访谈提纲生硬提问,这样不仅无法将访谈深入进行,而且会扰乱访谈对象的思路,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4)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指研究者就访谈对象表达的观点和内容,通过叙述研究者自身相似的经历或经验予以回应,目的是为了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轻松的访谈氛围。
5.控制访谈时间
为确保访谈的成效,一般情况下,访谈对象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为:电话访谈不宜超过20分钟,结构性访谈45分钟左右,集体访谈和无结构性访谈应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
6.记录访谈信息
研究者记录的访谈信息涵盖访谈对象对问题的分析、观点的解释以及有关的表情和姿势等。为确保访谈调查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研究者最好能够将访谈对象的谈话内容一字不漏地完整记录下来,如在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尽量进行现场录音或录像。如果条件不允许,研究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笔录,囊括以下内容。一是访谈对象的言说内容;二是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观察到的内容,包括访谈场地及周围环境、访谈对象的衣着及神情等;三是研究者实际采用的访谈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对访谈对象、访谈过程和访谈结果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四是访谈对象个人因素对访谈的影响,如性别、年龄、职业、衣着、言谈举止、态度等。
(三)结束阶段
访谈对话结束并不代表访谈调查的结束,研究者应当及时整理和分析访谈所得素材,通常为描述性的质性素材,研究者可以根据教研课题研究的需要采用定性分析软件加以梳理。例如,NVivo就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质性数据分析软件,能够有效分析多种类型的访谈素材,如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是实现质性研究的可靠工具。该软件能够建立二维、三维表格,并将其结果导出为Word或Powerpoint文件,教研课题组通过协商讨论、优化编码方案,用Html格式发布研究成果,建立小型Web站点,共享研究成果。[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