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研课题研究着力为解决学校教学、管理等实际问题服务,其性质偏向于应用性研究,既体现在教研课题研究过程中,更体现为研究后期对教研课题相关成果的推广。一方面,教师教研课题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对教学现象的分析、教学经验的总结,实现“教研一体化”。同时,教师也能将最新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最短时间内践行于学校教学实践,根据教学实践的成效不断检验、修正研究方案和理论学说,促进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统一。另一方面,教研课题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是成果被教育界同行所接受、理解、内化和改造,继而转化为学校教育实践的过程,是教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研课题成果推广会进一步鼓励教研者积极求教于课题经验更丰富的教师,继续深化和完善自身的研究,为后续教研课题研究夯实基础;同时更要惠及教研和教学能力较为薄弱的学校及教师,帮助并带动他们提升教研实力和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研课题研究的辐射效益。
资料链接1-3-2
让教育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发芽”(www.xing528.com)
获奖是教研的“终点”吗?不难发现,在教研获奖成果一年比一年增多的同时,课堂教学依然延续“昨天的故事”,教育教学质量还是“驴子推磨,原地打转”。那一张张曾经耗费智慧和心血的研究证明陪伴着教师职称的层层高升而装裱封存……反思近年来的学校教科研工作,我们看到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名校、名师效应,教科研成了一部分学校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点缀,成了教师在评定职称中的筹码。在成果推广中,一方面,研究者带着一点私心,不舍得将自己的智慧成果与他人分享,即使在成果经验交流和展示活动中也往往避重就轻,隐藏其“核心技术”,令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缩小了推广和深化的可能;另一方面,许多薄弱学校带着一颗诚心来取经,却只学得其皮毛而取不到其精髓,最终只得回到闭门造车的无奈局面,这使得很多优秀教科研成果发挥不了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只有将智慧的“终点”转变为合作的“起点”,通过分享智慧、合作研究,将现有的成果转化为新的智慧,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基层学校,并逐渐推广,才能使成果研究者摆脱因无处深化推广试验而“止步获奖”的尴尬,满足薄弱学校寻求科研方法解决自身问题的迫切需求,成为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助力。
(来源:马玉斌,江建国.让教育科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发芽”[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4(3):17-19.有删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