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学校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二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综合类大学将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目标,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应用型高校本质属性的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在于“应用”,其要点在于理论应用于实践,突出能力要素。《驻马店共识》指明:“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要求高等教育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提供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3]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以及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都可以看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所在。
(二)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规格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是指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应用型人才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在素质要求方面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公民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要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正直友善等。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热爱职业、具有职业精神、具备处理日常工作中生产实践问题等。学生的身心素质要求:身体和心理健康、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知识要求方面包括:直接保全自身的知识、间接保全自身的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等。在能力要求方面包括: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具备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重点在于要求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理论型、研究型的最大特点是应用型人才适应一线生产生活,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处理生产一线的实践实际问题是应用型人才立足于行业企业、立足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的培养过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宏观理念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微观方向为“专业转变、课程转变、教学转变”。基于此,本文试图归纳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三个环节:第一,专业设置与产业集群对接;第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第三,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1.专业设置与产业集群对接
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设置专业要考虑的两方面因素为:学科的成熟度与市场需求性。学科的成熟度制约着专业发展的质量,而市场需求性则考验着学习专业的人才未来的就业质量。专业设置与产业集群的对接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复合型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准确设立专业并设置专业集群。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www.xing528.com)
按照课程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识”与“专业”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职业要求的两个方面。针对具体职业标准改革和增删课程内容,使其更加贴近职业标准,贴近职业标准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贴近工作岗位的过程。目前“岗位倒逼”的教学方式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一种具体体现,“岗位倒逼”即“职业标准倒逼”,将职业标准融入日常课程内容,树立职业标准理念、在学习课程内容中掌握职业标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教学过程的实践化是两者对接的核心。转型发展中的高校教学过程要突破教室的封闭区域,走入生产一线让学生亲自操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应用即操作,教学与生产相互补充,互为依托,教学为生产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与技术创新,而生产为教学实践提供平台与氛围。
(四)以多元评价为主的质量保障体系
多元质量评价体系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体系,针对综合类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说,本文认为应构建以学校为中心、以政府、行业企业和学生参与的四方协同的质量评价体系。详情见图5-1。
图5-1 多元评价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以学校为中心,学校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生提供成绩单、就业推荐表等能够证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表现的证明,用以政府和行业企业对学生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步判断;其次政府、行业企业根据调研或实际了解的情况向学校提出反馈意见,明确人才问题,提出人才要求;最后,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和学生共同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过程三个方面入手一起为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从图5-1可以看出,对人才质量的评价不应该是“一家之言”或“一时之言”,而是采用多元主体和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