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的迷失与规范

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的迷失与规范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而,艺术教育成为实用性的教育,并在实践中强化为一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往往会助长个人主义而忽略社会伦理的规范,表现为以下几点: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才培养的个人主义

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的迷失与规范

(一)艺术教育功利化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功利意识、效益意识、商品意识正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人民的文化心理,并对综合类大学的艺术教育造成剧烈冲击,艺术教育因之出现了商品化、市场化的功利化趋势。其中,艺术文化教育的市场化、世俗化对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领域的侵入和挤压尤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毁坏了艺术教育的内在价值,并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挑战。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作为考察的准绳,市场经济大众文化对工具理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之在我省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人才培养中取得一席之地,造就了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明显倾向于功利化,其表现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种:

1.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否定和排斥

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上,不少综合类大学对传统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很好进行继承和发扬,缺乏系统的、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因此,他们所推出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脚踏实地结合本地、本校的优良传统,盲目、冲动、好大喜功的成分居多。从综合类大学的人才培养现状看,无论是老牌的综合类大学还是创建时间不久的民办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实行学分制、实践课程设计、院系管理为本等改革举措,这些举措在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上,应不会不合时宜、陈旧和退化。

2.追求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期效应

为了培养艺术人才,很多综合类大学着力探讨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改革。这些改革对于艺术人才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就可达到培养艺术人才的目的,无疑是不符合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艺术人才的素质养成、能力塑造并非传授知识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类大学配套措施的变革,需要综合类大学不遗余力地营造科研氛围和民主氛围。因此,艺术教育庸俗化、知识的灌输在短期内无法培养出艺术人才。

功利化的原因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综合类大学确立市场化的定位。即为满足市场需求,推行适销对路的人才战略,招生专业突出市场需求,片面追求就业率,削弱了人才培养的主心骨一一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而膨胀了商业性。

第二,在人才培养的路径上,综合类大学奉行实用主义。即普遍强调学生的专业对口,所培养的学生可以在市场化的产业经济中找到立足之地。故而,艺术教育成为实用性的教育,并在实践中强化为一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在专业教育中,这种实用主义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适销对路、技艺型的人才,而非真正的艺术家;在综合性教育中,它只能使学生获得艺术的知识和技巧,而非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

第三,在人才培养的体系上,综合类大学侧重技术的训练、忽略思想素质的锻炼。人文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思想素质的教育与技术教育成为两张皮,学生的主体性价值、精神需求的价值、内在的价值等价值理性也就处于边缘的位置。因此,在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不少艺术生往往偏重眼前的和近期的利益,对于信仰、理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热情不高。艺术生社会理想的缺失、信念信仰的多元以及政治敏感性不强与艺术教育“重工具、轻价值”的弊病有关,亦成为艺术生遭受社会诟病的软肋所在。

(二)艺术伦理的缺失——艺术人才培养的技术主义

在艺术人才培养中,技术主义表现为过分注重技术教育而忽视伦理教育,导致高等综合类大学人才培养中的技术主义倾向严重。

与文科类其他专业相比较,综合类大学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形象思维较为突出,但普遍轻视人文知识的汲取和人文素养的锻炼。重技术轻人文、重形式轻内涵成为综合类大学学生素质结构的软肋。这体现在:在美术和设计领域,过分重视绘画、设计技术和技巧,忽视了艺术史、艺术理论、人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精神的提高;在音乐、舞蹈、戏剧等领域,偏重于技巧的演绎,忽视这些艺术门类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内涵,忽视这些艺术形式对学生品藻的熏陶意义和作用。其结果,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信仰迷茫、道德信念模糊,个人修养、心理品质、情绪调控非智力因素欠缺,艺术教育变质为工匠式艺术教育,很难使艺术类大学生成为创造性、开拓性、战略性的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

其实,人文素养与艺术教育是息息相通的。人文精神的汲取、伦理道德的内化本是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的应有之义、根本所在,然而在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伦理教育相脱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综合类大学对此点认识不充分,或者理论上认知却在实施中偏离。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人文精神、伦理精神的学习。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组成之一,本身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事实证明,一个连起码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都不具备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这也是社会大众对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所萌发的心声。从西方当代的艺术教育趋势看,艺术思想、艺术观念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核心,而非技术教育。故而,综合类大学必须反思、改变艺术人才培养的技术主义。

(三)社会伦理的忽略——艺术人才培养的个人主义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伦理所要处理的基本关系。社会伦理强调人接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和规范,人必须在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锻炼、收获成长、贡献社会,不可能超然于社会关系之外,其中尤其是道德关系、伦理关系。因此,艺术人才也与常人一样立足于社会关系之中。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往往会助长个人主义而忽略社会伦理的规范,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膨胀。表现在创作上,往往是个人情绪的宣泄,缺乏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现实生活的关注。(www.xing528.com)

(2)不善合作,团队精神缺失。表现为喜欢独来独往,天马行空,行为不受约束,缺失集体意识。

助长个人主义而忽略社会伦理的规范归因于: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倡导艺术作品的多样化、艺术演绎的多元化以及艺术类学生主体意识的张扬,都是建基在个人主义的理念之上的。教师教育的着眼点在于高扬人的主体性、弘扬个人的理性,并视之为创造性的体现。从专业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中考察,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往往强调专业性、技能性,而对社会伦理的教育、引导不到位,或者力图避免涉及作品的社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才培养的个人主义。实际上,中国艺术并不缺乏新观念、新形式和新视角,最为缺乏的却是社会责任、社会意识、社会反响等社会伦理的范围,最值得弘扬的是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对社会、对自己所应承担的道义伦理。

第二,在创作中,学生把艺术创作看成个人感觉的宣泄和情绪的抒发,并以此衡量作品的新颖度和个人的艺术天赋。立足于个人主义,学生随意发挥自己的创作潜能,作品不断推陈出新,浮躁的投机心态表现得一览无余。其实,所谓创造性活动,无非就是学生停顿在艺术的表层,通过各种艺术图式、艺术场景去发泄自怜情绪,缺乏对现实社会关注、反抗甚至超越的能力。

纵观教师与学生对艺术人才培养的基调,以及对能力的理解,其焦点在于个体性。在教师的宽容教育下,学生把随意性放在第一位,无视社会道德,甚至藐视社会法律。不少学生视传统道德、社会良俗为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障碍,非常重视个人的独特体验,凌驾于作品、社会伦理之上。

(四)政治伦理的淡漠——艺术人才培养的“理想主义

艺术人才对政治伦理的淡漠,表现为“理想主义”。所谓“理想主义”,指的是在艺术人才培养中,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生活都远离政治、躲避崇高,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理想。具体而言,包括几个方面:

1.拒绝介入政治领域生活

艺术类大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逃避政治领域的话题和主题,容易被错误的政治思潮、腐朽的社会思潮所引诱、占领,在综合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程度地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信仰,自觉、不自觉地淡化政治思想的指导。

2.淡化政治思想指导

虽然在艺术领域大学生奉行艺术远离政治的信条,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自觉的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的伦理规则,实践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生法则。

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伦理淡漠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政治伦理失范的影响。目前,社会不正之风、官场腐败案例、商业领域的寡廉意识等现象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伦理观有着消极的影响。伴随着社会深层次矛盾的不断披露,艺术类大学生对社会公正、民主平等等社会伦理信心不足,一旦他们高昂的政治热情被误伤、政治参与受冷落、政治表达遭挫折,就很容易产生对政治生活的逃避态度。由于艺术类大学生理性认识能力有限,在辨析政治事件和争论政治旋律时个人的思想感情易于相互传染,导致非理性的行为,在参与政治的方向上,就可能偏离政治理性的规范和政治导向。

第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在某些方面显现出保守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政治依附。他们对党和政府具有良好的信任感,认为不介入政治生活、远离政治生活同样给自己带来相应的保障和利益。据此,他们即使关注一些局部性、个别性的政治问题,也认为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正常要求。

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非政治手段越来越多。他们绕过政治领域来表达自己的诉求,避开政治领域来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都使得艺术类大学生逐渐对政治化表现出厌倦和淡漠。

故而,艺术类大学生对官方所规定、倡导的艺术规范、艺术精神、艺术价值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作品的载体、艺术创作的题材等方面任意、故意甚至肆意妄为违背主流律令,以标榜艺术的纯粹、表达与政治的距离。实践证明,情绪化的思想常常伴随着思想的偏激,情绪化的行动往往导致行为的冲动。因而,在思想领域,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抵制社会不正之风、树立正确的政治伦理观是综合类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