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综合类大学艺术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解决综合类大学艺术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政型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而带来很多方面未能遵照正常的教学规律办事。行政型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曾经是一种效率为本的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管理理论极大丰富和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它的缺陷与弊端也已逐步显现。所以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发生转型。

解决综合类大学艺术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一)决策机制方面

1.没有形成准确的办学定位

一所院校如果没有准确的办学定位,就一定没有合适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目前我国艺术类专业迅速增加,已经形成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办艺术教育专业的局面,许多学校为了招生人数的突破而匆匆上马,根本没来得及认真思考怎么办艺术类专业,办学定位也没有针对艺术教育来进行规划。形成的后果就是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决策机制不能准确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没有依据艺术类专业师生的水平进行,要么就是师生叫苦连天,要么就是放任自流。

2.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特殊性

长期以来,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教学的突出问题是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忽视高等教育的共性。由于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进校以后又过分强调专业的学习,就造成在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计划系统里专业设置过细过窄,专业课程比重过大,专业课所占学时学分比例过高等局面。在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只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许多师生都认为,上艺术类院校就是学专业,毕业后只有专业对口才算真正找到了工作,专业没有白学。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培养出来的艺术类学生“专业特长不长,文化素质特低”。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应该是艺术专业与综合素质并重,专业技艺与理论思想并重,专业知识与社会能力并重,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有创造性、有潜力的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各具特色的高级艺术类应用型人才。

3.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不突出

凸显人本理念,是教育管理的本质体现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教育也不例外。很多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在管理理念上缺乏对人性的深刻认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中较多地强调科学管理的作用,往往习惯于事和物的管理,以物为中心,在管理理念上缺乏“人性化”,缺乏对人性认识的深化与升华。这种管理理念和做法仍然主导着高等艺术教育管理的实践活动,不仅制约着高等艺术教育先进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还严重地制约着管理质量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强调培养专业对口的艺术人才,艺术学科和专业口径狭窄。在教育思想上,一是重视艺术的功利性,片面强调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功能。二是管理实践中忽视人的情感和非理性因素。在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的习惯,强调管理机构和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以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忽视对教师和学习者的情感、价值目标和行为标准等人性因素的培育;把教师和学习者当成了“机器人”“经济人”,忽视了社会性、文化性、情感性等因素对他们潜力资源发挥的激励作用。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形成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决策机制方面必定是强调行政管理者的权威性,根据上级指示,依据权力意志做出教学决策,制订教学计划、教学改革措施和教学评估标准,编排、指挥教学人员,忽视专家、学生和其他有关人士的参与,决策的民主程度不高,透明度低,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暗箱操作”特点。

当今迫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和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艺术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其经济性和工具性的功能异乎寻常地显现出来,在教育目的上片面强调艺术教育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功能,忽视学生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忽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忽视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等。教育目标的偏狭和异化使艺术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机器”的制造,而非“人”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的。高等艺术教育管理中人本理念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成效。如何冲出传统管理模式的约束,走向人本化的管理,已逐渐成为高等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管理中贯彻人本理念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行政等各项管理实践活动中必须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发挥出艺术院校师生的创造力。(www.xing528.com)

4.教学计划照搬其他大学艺术类教学

教学计划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高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目前,一些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存在着随意性,或者是把部属高等艺术院校的相关计划简单地移植过来,或者是把其他先进的地方性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计划直接拿来,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系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缺乏现实性、时效性,超前性。很多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仍然采用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计划体系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的评估,或者仅仅是进行简单的修修补补,而不能就地方性艺术院校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人才规格、教学方法、管理手段等,做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新世纪要求的重大举措。

(二)组织机制方面

1.行政型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教学管理模式实现教学目的的运作形式。目前我国综合类大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多是行政型主导的。行政型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而带来很多方面未能遵照正常的教学规律办事。具体表现为:党政不分,关系不顺;决策缺乏民主性、科学性;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教授作为大学的办学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学术上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管理往往被行政管理所代替等等。行政型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曾经是一种效率为本的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管理理论极大丰富和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它的缺陷与弊端也已逐步显现。从其本质特点来看,它是按照权威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的教学管理,强调集中统一、有章可循,难免其机械性。所以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发生转型。

2.不能灵活与权变

教育管理实践证明,管理过程中有许多不定性的可变因素,如果忽视了对管理主体能动性的正确把握,就会使管理活动变得无效僵化,容易造成教师和学习者心理受挫,影响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当前高等艺术教育中,不能以人为出发点组织管理活动,没有认识到人的复杂性,没有根据“复杂人”实施权变灵活的管理措施。

(三)调控机制方面

在调控机制方面,多数综合类大学往往缺乏完善配套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实行的是从上到下的科层制管理,强调权威与服从,上、下级之间,管理者和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交流和协商,缺少对管理对象特点、要求的分析和把握,按任务实施管理控制的成分多,按针对性原则开展引导服务的少。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各级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往往成为支配教学运行的核心和主体,处于教学第一线的师生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这种强制性的教学管理只能维持规范化条件下的常规运行,面对外界环境和管理系统要素的变化而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的适应性比较差,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其次是评价机制不完善。时下人们比较重视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综合类大学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对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差别考虑不够全面,这种评价没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方面形成共识,由此也引发了一些不同意见和看法,引起教与学深层的矛盾。主要的原因在于教与学的评价分离,人们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方面,而忽视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艺术实习实践环节的考评。不当的评价可能会打击和削弱教师管理的积极性和严肃认真的看人态度。因此,评价要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这就要坚持把评价的最终目标确立在奖惩上,有了科学的评价指导思想才能导向合理的评价。更应该注意的是,学生有一个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个短期和长期表现的矛盾,所以尽量全面地考虑评价的过程性和客观性,才能起到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