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内容设置建议
(1)明确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综合类大学的教育发展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它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造力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和个人成功的关键,而艺术教育正是激发创意、提高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应当强调这一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的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目标则主要强调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的学习,它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办学特点有一定的出入,所以在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目标设置上,一定要强调这一特征。
(2)提升艺术实践性的比重
艺术理论与实践作为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与创作的基础,艺术实践是艺术的归宿。只学习艺术理论而忽略艺术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写照,艺术理论、创作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通过艺术实践这一环节实现。艺术本身是一种审美创造的过程,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必须借助艺术实践这一途径。艺术实践的过程就是审美加工、创造的过程,学生需要将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形象进行重组,再选用恰当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个人理念融入作品中。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单一、乏味的专业技能培养外,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是创新与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不断实践与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掌握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创作的思维,最终将“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会成为机械般的流水线工人。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并没有高,只需要了解即可,因而教师要抓住培养高职人才目标的本质属性,应当将主要精力与时间投入艺术实践。
(3)丰富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类型,融入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内容
艺术是多元的,不等同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美术、音乐。戏曲、戏剧和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学习、保护和传承这些艺术文化精髓,然而当前它们却越来越边缘化。相比音乐、美术这两大类,人们对于戏曲、戏剧和书法的熟悉程度并不高,况且这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由于我们对于这些知识的欠缺因而觉得它们很难、听不懂、学不会,加之在综合类大学缺乏相应的专业老师,为此使这些艺术类型愈发罕见。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舞蹈,它们都可以作为艺术教育课程内容进入课堂。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可以在开设音乐、美术的基础上,将舞蹈、戏曲、书法、摄影等作为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
综合类大学依托地方办学,承担着服务、促进该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肩负着为地方输送人才的使命,因而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着该地区的人才需求。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服务型人才,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要充分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因而在艺术教育课程内容选择时,要最大化地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一方面,选取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传统文化艺术,如剪纸、皮影、面塑、传说故事、黄梅戏、快板等,将这些艺术元素融入课堂丰富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传统特色文化长期扎根当地,因而会拥有很多精通该项目的艺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他们邀请到课堂进行讲授。他们对于该艺术有比较深入地了解并拥有精湛的技艺,与此同时他们自身所散发的质朴与热情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当前国家所强调的“工匠精神”,这些“艺人”就是最好的诠释。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特色文化都能得到传承,将那些濒临失传的地方特色文化引入课堂,不仅能够将这些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大学生通过对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把这些元素融入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创造出带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4)强化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特点,突出审美性
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应当集知识性、趣味性与创新性于一体,但是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这三大特点并不明晰。知识性不应当仅仅主要集中于抽象定义、作品类别和艺术史的介绍,创作知识的介绍也十分必要,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创作知识,知晓如何构图调色、把握节奏、下笔的轻重才能进行艺术实践创作。知识性的另一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于艺术作品的赏析,它应当是创作欣赏与背景欣赏的结合,当前的课程内容多数以介绍背景欣赏为主,缺乏从审美性的创作欣赏。创作欣赏知识的遗失,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所有的知识性都是为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做铺垫,如若对书中的知识性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掌握,更何况运用这些知识去实践。趣味性是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充满趣味的课程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进行积极深入的探索与实践。让单一的课堂教学走进美术馆、博物馆、音乐会、大戏台等,将书本上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去找原型。趣味性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记忆深刻是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关键。创新性是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课程的学习最想提升的能力,艺术教育之所以能够培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思维力。艺术的生命源于创造,艺术的创造源于想象。艺术教育所激活的想象力,是进行创作与技术研发的重要因素。此外,艺术能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创造灵感,提高创造技巧。与之相应的科学知识则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充分进行联想与想象,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因而,在大学阶段,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地参与艺术实践和激发艺术潜能的机会,让他们拥有表达自我和发挥自我想象力的空间,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审美是艺术教育的本身功能,而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并非能够很好地使大学生审美能力提升。艺术作品的欣赏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当下的艺术教育课堂也是对大量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教师通常会通过多媒体将绘画作品、音乐或电影呈现出来,让学生欣赏作品。教师多数是按照书本上,即从作品背景信息、作者介绍和作品内容进行阐述,而非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
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以欣赏美术作品为例。首先,学生对作品做出最直接的反应,捕捉内心感觉;其次,寻找感觉的依托,对作品的绘画要素和性质做出识别,在此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绪融入作品中,加强与作品间的互动程度。例如色彩、构图、比例、场景以及与自己生活相近的场面;再次,引导学生从局部、表层的感知引入深层的感悟,即对作品有整体、综合的把握。例如画面构图所体现出的均衡、稳定,明暗与线条变化所体现出的动感与秩序感,引导学生将这些美的形式因素与学生的理解、情感与想象结合起来;最后,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意义。而在此过程中,将艺术史和作品系列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就能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感悟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学习艺术教育课程的兴趣会大幅度提升,也学会了如何从审美的角度由浅即深的欣赏艺术作品,进而把形式美的创造规律得心应手的运用至工作中。
(5)注重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时间综合性和学科的综合性。(www.xing528.com)
时间综合性要求艺术课程内容在选择上要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经典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给人以美感,而且蕴含着存在的真理,体现着作者的诗性智慧。经典作品固然重要,但是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并非强烈。大学生向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赶时髦并乐于创造时尚,因而在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于带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对象。艺术源于生活,所以美也都要回归生活,为此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也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学科的综合性则要求艺术不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强调学科间的融合。随着社会多高素质高技能服务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只掌握生产技能的大学生并不符合社会需求。当前生活被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充斥,了解人们的心理、审美要求、实用诉求,将成为这一产品能为畅销的决定性因素,而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恰好是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和科技的融合。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而只掌握单一技能的学生已失去优势。综合类大学作为创新、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将艺术、社会与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必然。
2.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活动的建议
(1)完善艺术教学活动的形式
当前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活动主要围绕音乐、文学、文艺表演而展开,但是很少涉及绘画、舞蹈、戏曲和书法等,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在当下仅局限于这些司空见惯的艺术活动。如若不改变或丰富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就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艺术活动本身就能给学生带来欢乐,使他们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项活动。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很难达到学习艺术教育课程的目的,因而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形式。第一,丰富艺术教育活动形式,增添主题绘画比赛、书法比赛、戏曲比赛、舞蹈比赛等;第二,根据专业特征开展相应的艺术教育活动,例如汽车专业的学生可以举行设计汽车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创作一件作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推销活动;导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习园林建筑设计时,举办讲解大赛;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分组用不同的艺术类型进行表演,如音乐剧、诗歌朗诵、话剧、创意设计等;第三,将艺术教育活动延伸至校外,利用当地的美术馆、音乐馆、大剧院、博物馆等场地,进行志愿者解说或者借用场地进行表演。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将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大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艺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无形中使艺术教育活动的益处影响到每个大学生。
(2)扩大艺术教育活动的参与度
当前艺术教学活动主要在校内以社团为主办方举行,尽管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呼吁大家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但实际上还是局限于小群体。参加艺术教育活动在提升审美创新能力之外,有助于学生凝聚力、团结协作力、人际交往、表达能力的提高,而这些能力对于大学生在实习期或者迈入工作岗位后,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而,学校要扩大大学生艺术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可以采用这些措施:第一,丰富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涉及艺术种类的方方面面,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第二,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艺术教育活动,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第三,将艺术教育活动设置成为种类多样的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在校4年期间,修够一定的学分;第四,不仅对于参加艺术教育活动的前三名进行奖励,还要对积极参与者给予一定奖励与鼓励;第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艺术教育理论知识与艺术教育活动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统一。不论采取怎样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够让大学生积极参加艺术教育活动,进而获得进步与成长。
(3)将艺术教育活动引入课堂
艺术教育活动是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艺术理论与实践性的失衡也从侧面反映出艺术教育活动的缺失性。艺术教育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将艺术教育活动引入课堂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意识到艺术教育活动在整个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其次,将填鸭式的教学法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出书本知识;再次,将各种艺术形式进行融合,例如在欣赏京剧时,可以让学生画脸谱;在诗歌朗诵时,让学生描绘出此时此刻脑海中的画面等等,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展示与交流;最后,将传统的考试方式改变为艺术汇演,学生分组选择一种艺术类型诠释自己所想表达的主题。教师要抓住大学生的特点,注重实践、注重活动,因材施教,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在合作与表演中获得经验。
(二)课程内容改革的建议
1.加大艺术教学课程的建设力度
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起步比较晚,现在仍属于探索阶段。综合类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更侧重于实践技能与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过程中忽略了人文素质,尤其是艺术教育方面的培养,因而学校对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存在一系列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颁发一系列关于艺术教育的文件以及国际竞争的局势,综合类大学也已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刻不容缓。第一,学校领导者要改变传统观念,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第二,把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第三,开设一系列艺术教育课程,举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第四,根据综合类大学的育人特征和学生特点,选取科学、有效的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注重艺术教育的实践性;第五,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在学校的网站、微博、微信、广播等媒介上进行艺术教育宣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艺术的熏陶;第六,选用适合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教材,或者自编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发展特征的艺术教育教材;第七,成立艺术教育科研室,组建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度、专业较强和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决策与课程设置将引领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以“创新”为时代特征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艺术教育作为创新能力的承载者,综合类大学对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力度的加大是当务之急。
2.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当今社会,如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判断力很容易迷失自我。当前大学生参加艺术教育活动,多数是因为奖学金、结交朋友、获得荣誉等功利原因,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据悉,大多数大学生来源于农村,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好奇心,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真善美”是人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做人原则,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它比言语更具有说服力。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看文学作品以及听戏曲等,都可以达到这一目标。通过这些艺术欣赏活动,使他们能够做到“真善美”。“真”,即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真诚待人的心地;“善”,即为人友善,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美”,即“内涵美”,它是“真”与“善”的结合。因而“真善美”在生活中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综合类大学要善于借助艺术教育这一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教育,尤其是对于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影响与建立。通过了解艺术史和作品,进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打破世俗的束缚,用审美的眼光来认识客观世界,成为具有“审美”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