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因此,我们也可以分别从知、情、意三个角度来探讨环境教育如何通过生态心理教育培养和塑造生态化的心理人格。
(一)传授、普及生态知识,塑造和培养生态心理人格的认知之维
从外延上说,环境教育是指传授的有关生物与其有机和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生态知识。传授生态学知识时,更注重传授有关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与其自然环境(包括有生命的自然系统与作为有机生命之支撑系统的无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第一,传授生态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正是把握了人类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懂得了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的关键性作用。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是以人类实践活动即生产劳动为中介而展开的。人类实践活动首先要遵循客观规律,但这种客观规律已经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融为一体,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规律了。具体而言,支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等社会历史规律,共同决定着人与外部自然的相互联系。由此可见,广义的生态知识并不是一种仅仅属于自然科学的自然知识,而是一种关涉人自身的人学知识。第二,传授生态知识,除了把握人与生态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层规律外,还涉及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价值评价的认识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人类对外部生态环境进行“好与不好”“有利或不利”等价值评价。当外部生态环境危害到人类生存、发展时,我们常常称之为自然灾害。其实,对生态知识的价值评价内容,不应该指向外部自然环境,更应该指向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以及支配该活动的内在动机。今天,人类已普遍意识到自身不合理的实践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并开始批评这些不合理实践活动的心理动机。在这种情况下,环境教育所要普及传授的生态知识,才内在地包含了人类自身活动及其内在片面的占有欲和逐利心理动机的价值评价,从而试图通过倡导一种健全合理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价值引导和价值定向。第三,传授生态知识,着重传授关于人类自身实践活动与外部生态环境在历史进程中现实作用的知识。实践证明,人类自身的活动会对外部生态系统尤其是其生态平衡产生巨大影响;外部生态系统又会依照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人类虽然在实践活动中显示了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终究不能改变客观的自然规律。正因如此,人类只要有不顾及未来的自然后果的行动,就会遭到大自然无情的反击。也就是说,人类这类经济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并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基础,环境教育更应该着重向人们传授所有关于人类自身实践活动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努力培养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总之,生态心理人格的认知之维需要由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来构建和填充。从范围上看,需要传授和普及的生态知识不仅有除人类之外的各种生态环境知识,还包括了人类自身及其与外部生态环境间关系的认识。从层次上看,要传授和普及的生态知识,不仅有对生态现象的表面描述和深层规律的把握,还有对人类自身活动的合理性评价。
(二)强化生态意志,塑造和培养生态心理人格的行为之维
生态知识的传授和普及,仅仅影响人们行为的内在价值观,还未直接涉及行为之内的驱动力意志。只有当内在观念直接构成驱使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时,这种观念才与意志有了关联,意志直接支配人的行为。因此,环境教育不仅要向人们传授各类生态知识,在向人们传授生态合理价值基础上,还需要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志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从而培养和塑造生态人格的行为之维。
要把一种评价性的价值认识变成行为的驱动力,就是要将这种价值观再变成直接驱动某种行为的“命令”,也就是变成直接规范实践活动的“实践知识”。生态知识涉及“是什么”,评价性认识涉及“应该是什么”,当这种评价性认识转化为行动命令时,生态知识就变为实践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良知,这种实践知识(道德良知)便构成了我们心理结构中的意志环节。
生态意志是意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特指自觉驱动人们去主动承担保护生态环境之责任的行动命令,并积极展开保护生态环境的合理行动。这种生态意志命令要求我们应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做,并最终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中。生态环境教育必须利于帮助人们形成这样的生态意志,否则,作为生态环境的法权主体就不可能落实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发挥生态意志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促进人们展开积极主动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二是按照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要求,自觉禁止人们破坏环境的逐利行为。很显然,生态意志并不等同于人们具有的自然欲望和本能,人们很可能会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特别要注意,多数情况下,环境保护的要义在于人的自律,个人自觉按照环境保护法和生态伦理规范,自觉抑制某种不合理的追逐功利而破坏环境的行为。
生态意志的合理性在于生态意志主体始终服从自身颁布的各种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然而,人类始终是一种自然存在者,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各种自然本能和欲望,因此,生态意志不可能在人的身上自然形成,轻易形成,在面对种种病态的欲望和冲动时,生态意志更不可能始终显示出它强大的力量。但是,通过生态环境功利教育,受教育者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合理的,虽有一时的自我牺牲和对自我欲望的压制,但可能成全自己更大的利益;通过超功利的道德教育,受教育者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且还可以获得崇高的道德价值,赢得人格的尊严。
(三)激发生态情感,塑造和培养生态心理人格的审美之维
人的心理结构中,人的复杂情感始终与客观冷静的认知、直接驱动行为的意志交融在一起。基于认知而形成的对自然的谦卑之心、敬畏之心、感激之心和珍爱之心,既是一种认识,也是一种情感,我们很难把认知和情感截然分开。同样,生态意志中包含了生态知识等认知的一面,也渗透了许多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是人们对高山河流、青草红花、各种动植物乃至整个地球发自内心的热爱、赞美等情感体验。其产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物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爱惜之情;二是因为自然界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因而,人们会对自然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认同、依恋、感恩之情。相比之下,后一种情感更加深刻稳定,这种情感不需要借助任何理论,就能促使人们去追寻自己同大自然的和谐,强化人们的生态意志,增强人们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道德责任,构成了人的心理结构中不同于认知和意志的审美维度。
以激发生态情感为目的的生态环境审美教育要求我们:第一,走进自然,感受其美。大自然具有美学价值。大自然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宝库。自然美是多种多样的:有色彩搭配的协调之美,有结构比例的匀称之美,有要素组合的和谐之美,有性能耦合的统一之美[16]。大自然以其独特的静态或无声的美丽时刻陶冶、感化着人类。著名的浪漫派诗人雪莱毫不掩饰自己对大自然的深情。第二,走进自然,领略其韵。追寻人与大自然的神秘契合交感,反对技术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抗。当我们站在高山之巅或翱翔于天空之中俯瞰广阔浩渺的大自然时,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宏伟、浩大与个人的渺小;当我们远离喧嚣闹市,深处深山老林或无际的草原时,我们又会深深感受到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是多么清静、纯洁、美好;在乡村原野、海边沙滩中,我们可以领略大自然的宁静祥和与博大壮丽。第三,走进自然,撼动于心。亲近大自然是人的一种合理的心理需求,也是实现心理健康的基础。在近代工业文明中,人类追求的现代化生活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但严重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当前掀起“寻找家园、回归自然”的热潮,人们纷纷外出游览,到森林公园、田野乡村去,寻找原本属于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可见,直接走进自然,是环境教育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对现代社会的人们展开“田园教育、荒野教育”等,可以使受教育者直接与生态环境亲近,培养人们自觉地追寻自己与大自然的和谐。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97.
[2]BALDWIN J.Ecological literacy: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book reviews[J].Whole Earth Review,1992(10):36-38.(www.xing528.com)
[3]赵唱,薛勇民.生态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25.
[4]TUNCER G,TEKKAYA C,SUNGUR S,et al.Assessing pre-service teacher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n Turkey as a mean to develop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9,29(4):426-436.
[5]ROTH C E.Environmental literacy:its roots,evolution and directions in the 1990s[M].Eric Clearinghouse for Science,Mathematics,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Columbus,Ohio,1992.
[6]大卫·W·奥尔,萧淑贞,汪明杰.生态素养[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11):9-16.
[7]同上。
[8]MITCHELL D B,MUELLER M P.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David Orr’s theory of ecological literacy:biophilia,ecojustice and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learning communities[J].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2011(6):193-211.
[9]CAPRA F.The web of Life:a new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living systems[J].Colonial Waterbirds,1997,20(1):152.
[10]FRITIOF.The web of life:a new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living systems /-1st Anchor Books ed[M].Anchor Books,1996:195.
[11][美]乔纳森·布朗,玛格丽特·布朗.自我[M].王伟平,陈浩莹,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43.
[12][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25.
[13]肖祥,梁浩翰.论公民生态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9(4):60-67.
[14]刘怀庆.公民生态伦理素养教育之必要性探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42-44.
[15]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奋斗,2019(3):1-16.
[16][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M].江枫,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