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做出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最终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他个人深邃思想、主持地方和中央工作生动实践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辅相成、螺旋上升的结果。结合习近平不同时期的工作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段历程。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芽期
1969—1975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期。1969年,习近平奔赴陕北梁家河插队,开始了为期七年的知青生活。贫瘠的黄土地,黄沙漫天的恶劣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近平在担任大队支书后,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村民重点抓了两项工作:一是修筑大淤地坝。由于雨季到来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并阻碍了农村农业生产,为了合理引导雨季黄土高原上的雨水,防止雨水泛滥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习近平带领村民在原自然河道开展加深、清淤工作,修筑大淤地坝。二是兴建沼气池。为了发展生产,改善村民落后的生活条件,又不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习近平通过学习四川绵阳地区的先进经验,1975年8月,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在梁家河成功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打破了坊间“沼气不过秦岭”的传说。沼气池的兴建,为村民解决用火做饭、照明问题,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习近平自己也说,在陕北插队劳动的几年,是他人生成长的起步时期,有关人民群众、实事求是、农村生态循环经济等思想观点都是在那个阶段萌生的,至今,他仍旧受益。在这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开始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改善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这个时期也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期[54]。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起步期
1982—1992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起步期。在这个阶段,习近平在地方分别主持了县委、市委工作,生态文明思想随着他政治生活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1983—1985年,习近平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城区绿化面积,禁止乱伐树木活动,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河北省正定县委制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还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习近平还和县委班子一起开创了“中国正定旅游模式”,并率石家庄市养殖业代表团参观了美国艾奥瓦州的农场,借鉴国外经验增加粮食和畜牧业的产量及其附加值等。这一时期,正定县经济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初步形成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生态理念。
1990—1992年,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主持制定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3820”工程)[55]。该“战略设想”明确提出,要切实做好城乡绿化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并从福州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教育、交通、科技等行业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两岸经贸交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划,致力于发挥福州市山、水、温泉的自然特色,融众多文物古迹于一体,把福州建设成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清洁、优美、舒适、安静、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良性循环的沿海开放城市”[56],并用了整整10页篇幅集中在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设思路和系统规划[57]。从“3820”工程规划设计可以看出,习近平把保护生态环境思想逐步渗透到福州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肯定了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而且,习近平的公开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生态环境”的概念,这为后续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凝练、拓展、深化奠定了基础。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期
1993—2007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期。在此15年间,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省长、浙江省委书记和上海市委书记等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上升成为理论并快速拓展、深化的时期。
第一,最早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理论并深入开展实践。从现有公开文献来看,习近平早在1992年《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中就提出了“城市生态建设”的理论。该思想理论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污染、交通污染等的综合整治。习近平任福建省领导后,针对福建长汀县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于2002年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希望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把“福建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省份”。这是习近平首次使用“生态文明”的概念,随后,福建省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建设试点省。习近平调任浙江后,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再次丰富和发展了“建设生态文明省”的科学内涵。他提出,“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加快治理海洋污染和加强建设海洋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海洋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集约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可见,习近平的生态建设理念从陆地生态治理发展到海洋生态保护和利用,是一个从点到面的生态建设理念[58]。
第二,最早把生态建设与文明发展统一起来进行哲理分析。2002年,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任务。为了进一步丰富“建设生态文明省”的理论内涵,进一步加快“绿色浙江”建设步伐,习近平在多家报刊上撰写文章论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调整经济的结构优化、产业的合理布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更好地为生产力的发展增添后劲”[59]。这些论断不仅丰富了习近平“建设生态文明省”的内涵,而且,还首次站在文明兴亡的高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使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迈向了与人类文明建设相协调的认识论的高度[60]。
第三,最早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进行综合分析。习近平强调,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体现并落实到制度层面,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考核机制;强调人类“不能盲目发展,环境污染,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61]。在此阶段习近平提出著名的“两山论”,深入系统地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二者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内在逻辑统一的关系。习近平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以形象化的感性方式上升到了更高的哲学境界,成了一种发展新理念。
第四,最早对“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理论界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国家制度、人们行动层面,还应把生态建设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植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既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要进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为此,习近平在2004年以“哲欣”为笔名,撰文论证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生态文化的核心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还是一种价值理念的科学论断。衡量这种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植根,关键要看这种准则和理念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否能自觉体现。[62]这一论断的提出,不仅准确界定了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科学内涵,还进一步提升了习近平生态文化建设的认识论[63]。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熟期
2012年至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熟期。2012年,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多次针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批示,深刻阐释生态文明思想。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与同年2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以及《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都把创建“美丽中国”当成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升华。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进一步明确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11月,习近平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把“保护生态环境”列为全面依法治国内容。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绿色”理念成为新发展理念之一。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工作时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论;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文件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道路,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阐释了生态兴衰与文明变迁、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耦合关系,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第四,全面绘就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的立体作战图。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已经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部实施,全面绘就了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的立体作战图。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目的是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第五,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7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上,习近平在谈及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时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使全国人民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六,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5月,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点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第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9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指出,“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2021年1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在河北考察时指出,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1.生态自然观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人、田、水、山、土、树命脉相连,要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在自然开发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系统中各要素,遵循其内在规律,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自然环境。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表达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突出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展现了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019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年4月,习近平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总之,自然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要求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意识,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2.生态发展观
2005年,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考察安吉县天荒坪余村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2014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11月,习近平在关于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批示中指出:“各地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强调不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重申并进一步发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和思想,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之间共生互存的关系,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阐释发展和丰富了生产力理论,以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
3.生态民生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始终围绕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目标。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需要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同时又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秉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从民生福祉的高度看待生态文明,就承认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
4.生态法治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多种场合都强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指示,建设生态文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12月,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将生态文明上升到制度层面,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深化环保领域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5.生态治理观
一是体现在国内治理方面。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安排部署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中的思想、原则、保障等重要内容,确保其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年规划任务目标之一。
二是体现在国际治理方面。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其危害和影响的是世界各国。发达国家利用自然资源先富裕起来,产生的环境问题弥留至今且蔓延全球。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曾指出:“先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理应对生态治理多一份责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发达国家应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积极致力于国际生态治理。我们党和政府积极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不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习近平相关主张启示我们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重视各个主体的团结协作,调动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
6.生态目标论
发展生态文明,关乎人民幸福,关系国家未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面积广阔,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就必须建设“美丽乡村”。习近平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搞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乡土味,体现乡土色,保留乡村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2016年1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9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新时代“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
7.生态全民论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关键在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与记者见面会上曾提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需要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牢记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参与到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行动中来,使之成为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伟大事业。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既适合国内,也适合国际。2016年6月,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演讲时强调:“我们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2017年5月,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道:“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倾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借此凝聚世界各国的力量,传递生态理念,实现生态治理全球化。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美丽中国”的实现离不开周边国家环境的改善,实现国际密切合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56.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www.xing528.com)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
[13]同上。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2.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67.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5.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6.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
[22]任俊华,刘晓华.环境伦理的文化阐释——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探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3]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9.
[24]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13.
[25]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146.
[2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73.
[27]曾振宇.春秋繁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99.
[28]论语[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53.
[29]论语[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78.
[30]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
[31]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822.
[32]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38.
[33]熊十力.新唯实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97.
[3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9.
[3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33.
[36]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8.
[37]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3.
[38]叶蓓卿.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6:284.
[39]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2.
[4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08.
[4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8.
[42]老子.道德经[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82.
[43]老子.道德经[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6.
[44]董国柱.佛教十三经今译(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33.
[45]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中论[M].成都:四川省新闻出版局,1994:177.
[4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2.
[47]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271.
[4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147.
[49]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实,1992(11):1-16.
[50]赵国锋,肖洁.生态环境视角下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57-19759.
[51]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11-415.
[5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5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54]朱玉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个维度解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0(7):17.
[55]习近平.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10.
[56]习近平.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30.
[57]习近平.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145-146.
[58]阮朝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的历程[J].前沿,2015(2):106.
[59]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J].求是,2003(13):1.
[60]朱玉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个维度解析[J].黑河学院学报,2020(7):17.
[6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7.
[62]哲欣(习近平的笔名).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N].浙江日报,2004-5-8(1).
[63]阮朝辉.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的历程[J].前沿,2015(2):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