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公共环境的污染物从数量到种类都在急剧增加,处理这些污染物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有些污染物甚至不可降解,具有时滞效应,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危。比如,铀渣的放射性污染会使好几代人的基因发生变异,钚的毒性延续时间比人类文明还要长50倍,从这个角度来看,污染环境的行为要比那些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可恶得多。垃圾成灾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此,垃圾回收运动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在美国,垃圾回收利用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相关企业达56 000家,提供劳动岗位110万个,年度总销售额2 360亿美元;德国每年产生垃圾6 000多万吨,回收利用3 500多万吨,整个国家的生态系统已进入良性循环;据推算,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垃圾回收利用产值会达到3 000多亿元。[9]关于垃圾回收问题,马克思曾做过深刻论述,他认为传统的工业生产是线性的,即工业生产从自然资源中抽取生产资料,然后加工为产品,经过消费,产品变为垃圾直接排入环境当中,这种生产方式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因此提出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即通过工业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使垃圾变为资源,再度投入生产。“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正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10]事实证明,工业废弃物利用得当,确实可以变“废”为宝。变“废”为宝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将自然界的“无用”或“有害”之物变为可利用的生产资料。例如,煤矸石长期被视为无用甚至有害之物,但可以被研制成纯净水的高效混凝剂。二是指对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形式排出的垃圾进行再回收利用。比如有色冶炼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回收利用,可以制成工业需要的硫酸。
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一般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大自然中直接取得的,称为原生资源;另一类则是从排放物即垃圾中再生的,称为次生资源。实践证明,垃圾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如法国巴黎从垃圾中获取热能,为居民提供暖热源;日本焚化垃圾,将垃圾灰制成农肥;美国利用垃圾制造铺路材料。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垃圾的回收与利用确不失为一种财富的创造。据有关数据统计,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纸材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47%的成本,减少75%的空气污染,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11]由此可见,所有的垃圾都有利弊二重性,处置得当可以变废为宝,改善生态环境。例如,废弃的轮胎低温粉碎后生成的胶粉重新应用于橡胶业,能大大降低运输带、胶鞋底、自行车轮胎的生产成本;在建筑领域,胶粉制成的橡胶砖具有防滑、不易受酸碱腐蚀的优点;在交通领域,胶粉制成的沥青黏合度高,能减少路面开裂,并降低行车噪声。
当前,许多城市已意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将垃圾桶区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但在实践操作中,有些市民们并不区分,随意乱扔,更有部分保洁人员或垃圾收集部门将区分好的垃圾混合,带来更大的污染。因为将没有分类的垃圾进行焚烧,除了热量能成为回收资源外,更多能降解或再度利用的物质如废纸、塑胶、金属、玻璃就成了废物,更为可怕的是,为了使其中的某些不容易燃烧的部分也充分燃烧,需要添加助燃物质(包括添加燃料),这也是一种浪费。即便是将不易燃烧的垃圾进行充分燃烧,也会释放二噁英、汞蒸气等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会形成更严重的污染。因而,垃圾的回收与利用既需群众的觉醒与配合,还需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与协同。这也彰显了生态审美教育转变为全民意识和国家意识的重要性。对于公民而言,生态审美教育要求践行“零浪费”的生活方式,尽量少制造“垃圾”。网传,北京一对小情侣不购买带包装的商品或食材,不使用一次性制品,三个月时间内只产生两小罐垃圾,其余可降解的生活垃圾变成养花的肥料。对国家而言,生态审美教育要求从环境要素、管理措施等方面加强环境保护的整体性与系统性。(www.xing528.com)
废物的回收与再生利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从环境审美的角度来看污染处理,首要途径是推行“生态工艺”。传统工业生产的最大弊端在于缺乏生态意识,它为了追求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而浪费整体的生态资源,比如在钢铁生产中,它只考虑如何用最小的成本、通过最便捷的途径去提取钢铁成分,而将污染物甚或尾矿弃之不管。生态工艺则不然,“生态工艺,就是无废物工艺。它以闭路循环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输入生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第一次使用,生产出第一种产品后,其剩余的物质是第二次使用,生产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由此类推,直到全部用完,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是对生物体无毒害作用或能被自然降解的物质”[12]。也就是说,生态工艺是在“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模式下生产的。比如在金属冶炼厂中,将尾矿中的石英成分提炼出来生成玻璃,将石灰石成分提炼出来生成水泥,将二氧化硅成分提炼出来生成耐火材料,再将尾剩的废渣生成有机土壤;又如在污水处理中,上海市引入“赤子爱胜蚓”,将之放入污水池中,利用蚯蚓消化污水中的生物膜,生成蚯蚓粪,蚯蚓粪再与污水中的化学元素反应,清除污水的毒性,又使污水中悬浮固体沉淀为污泥,生成有机肥料。同时,生态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推行“非物质化”的生产模式,“非物质化”并非在生产中不使用“物质”或能源,而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与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物质材料与能源的使用量。比如纳米技术的运用使今天的计算机、手机等日益微型化;米粒大小的汽车、黄蜂大小的飞机已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组装成功。“非物质化”生产模式一方面要求我们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产品的科技与知识含金量,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寻找新型的无碳或低碳能源,来代替今天的煤耗与油耗等。
2018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无废城市”的建设是为了解决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垃圾围城”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里的“无废”并非指没有废物排出,“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13]。由此可见,推进“无废城市”的建设,要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排放,并将垃圾资源充分利用,除了要求工厂“清洁生产”,推行生态工艺,发展绿色产业外,还有一点是要从生态审美教育的角度,引导民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是房子越大越好、汽车越多越好、家具衣物越多越好,而是节俭紧缩,够了就行。”[14]只有民众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与价值观,亲和自然、践行节约、正确投放垃圾,自觉成为城市环境的保护者与建设者,“无废城市”的愿景才能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