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仰观俯察游目模式

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仰观俯察游目模式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仰观俯察是指审美主体站在一个稳定的基点上,上下察看,把握周边整体环境风貌的自然审美模式,古人称之为“游目”“流观”等。[88]除诗歌外,王羲之的散文《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也体现了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模式。中国古人对“仰观俯察”自然审美范式的推崇与中国整体混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仰观俯察游目模式

仰观俯察是指审美主体站在一个稳定的基点上,上下察看,把握周边整体环境风貌的自然审美模式,古人称之为“游目”“流观”等。如“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西晋潘岳《在怀县作》);“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西晋张华情诗》);“游情宇宙,流目八纮”(李善注:冯衍《显志赋序》);“属耳听莺鸣,流目玩倏鱼”(西晋张华《答何劭》)。程相占先生认为,“仰观俯察的自然审美方式,是一种‘体知’的感知方式,对自然万物的观照,总是身临其境‘上下察之’,从而感知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深奥性”[87]。其所谓的“体知”强调的是一种亲历性与在场感。

“仰观俯察”的自然审美范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胜枚举。战国宋玉“仰视山巅”“俯视崝嵘”(《高唐赋》)。汉苏武诗:“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诗四首》)东汉班固云:“仰悟东井之精,俯协河图之灵。”(《西都赋》)魏文帝诗:“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子建诗:“俯降千仞,仰登天阻。”何敬祖诗:“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露。”嵇康诗:“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潘安仁诗:“仰睎归云,俯镜泉流。”(《怀旧赋》)谢灵运诗:“俯视乔木杪,仰聆大壑淙。”(《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宗白华先生举了一些关于诗歌创作的例子:“左太冲的名句‘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也是俯仰宇宙的气概。诗人虽不必直用俯仰字样,而他的意境是俯仰自得,游目骋怀的。诗人、画家最爱登山临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诗人王之涣名句。所以杜甫尤爱用‘俯’字以表现他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他的名句如:‘游目俯大江’‘层台俯风渚’‘扶杖俯沙渚’‘四顾俯层巅’‘展席俯长流’‘傲睨俯峭壁’‘此邦俯要冲’‘江缆俯鸳鸯’‘缘江路熟俯青郊’‘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等,用‘俯’字不下十数处。‘俯’不但联系上下远近,且有笼罩一切的气度。”[88]

除诗歌外,王羲之散文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也体现了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模式。在这里,“观属于宏观,察属于微察,观之察之,是一种宏观与微观贯通的天地,宏观可取气势、驾驭关系,微观可得性情,把握质性;宏观求宇宙之大,微观求品类之盛;宏观达万物之表,微观入万物之里”[89]。中国古人对“仰观俯察”自然审美范式的推崇与中国整体混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观物取象的过程是一个圆融会通的过程,是游走的,是即远即近、即高即深、往而复返、尽收眼底的可融通的审视方式。这是中华文化观照宇宙的独特方式,更是中华文化的特质。”[90]这也与古书记载的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有着内在的文化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自然审美范式体现了中华民族而非个体审美观照的特点,是民族审美话语结构的一种映现。韩林德先生在《境生象外》一书中指出:“华夏民族对天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审美观照,大体上都是持仰观俯察、远望近察的‘流观’方式。……事实上,仰观俯察、远望近察这一‘流观’方式,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观照世界的一个模式(定势),已经自然而然地支配着我们民族审美活动的开展,也就是说,不但在对天地自然和艺术美的观赏中持这一观照方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物的审视,也大抵持这一观照方式。”[91]如“伯仁仪容弘伟,善于俯仰应答”(《世说新语·言语》刘注引邓粲《晋纪》),“(山)涛雅素恢达,度量宏远,心存事外,而与时俯仰”(《世说新语·贤媛》刘注引《晋阳秋》)。这里的“俯”与“仰”或表现人物善于周旋应对,或比喻人物能与时俱进,而蕴含其中的,则是指受民族仰观俯察观照模式影响下的个体能游刃有余处理人事关系的变化。不仅如此,这一观照模式还影响到绘画空间的构图。宗白华先生说:“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了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92]也就是说,中国画家所营构的空间不是几何学的焦点透视空间,而是一个随着视点的“俯仰往环”而不断变化景致的艺术空间。譬如中国国画所强调的“三远”理论就是从仰视、俯视和平视的角度来透视自然山水,营造突兀明了、重叠隐晦、冲淡缥缈的多重艺术空间。(www.xing528.com)

“游目”是为了“游心”。宗白华先生说:“中国诗人、画家确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93]其终极目的是从自然山水的感性形式中悟到生命的律动,进入与“道”相通的境界,即达到庄子在《人间世》中所说的“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当然,仰观俯察自然山水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是有层次的。白居易在《草堂记》中将之分为三个层次:“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不难理解,所谓的“体宁”阶段,就是一般的感性愉悦;“心恬”阶段就是“内心的宁静”,内在心灵与山水林木的形式相契相通;最高阶段就是“不知其然而然”的“游心”之乐。这三个层次的快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深化过程,即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再到“悦神悦志”的过程。“悦神悦志”的过程就是“对宇宙事物做一种根源性的把握,从而达致一种和谐、恬淡、无限及自然的境界”[94]。其审美状态就是“万物同其节奏”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

仰观俯察的自然审美模式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自然环境具有无框架的特征,它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欣赏绘画作品那样采取有距离的审美静观。斋藤百合子在《美学和艺术的环境方向》这篇文章中说:“限定一种环境,使它成为与以纯艺术为中心的美学相适合的客体,即使可能,也会使环境因丧失包围我们整个身体的这个根本特征而失去它自身的所有特色。”[95]环境如影随形地包围着我们,我们无法与之割裂开,故只有采用与自然环境的无框架特征相适应的“仰观俯察”方式。仰观俯察的自然审美模式让我们体味到了“乘物以游心”的自由感,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山水的整一性与和谐性。正如程相占先生所说:“仰观俯察‘观于天地’的审美方式,就是观照生机勃勃的自然,观照群动不息的万象,从中感受美,并获得宇宙永恒、天地无垠、生命循环长存的审美理解,从而进入与自然之道融合一体的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