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园林生态审美教育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生态审美教育研究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顺从自然是古典园林设计者们所遵循的首要原则。古典园林最大的特色在于自然之美。实际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统御园林主题的不是人为的建筑物,而是自然的风貌。[77]在恽寿平看来,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可望”,而且“可行”“可游”,它是人与自然交流的心灵处所。中国古典园林的伦理诉求主要体现在生态节制观上。

中国古代园林生态审美教育研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庄子和道家哲学看来,自然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然而然,不事人为造作。比如《老子·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魏晋哲学家王弼释“道常无为”云:“顺自然也。”顺自然即顺从万物本来的样子而不加干涉,这是“道”的根本性质。“自然”的另一种含义是推崇优美的自然环境,并视之为安放身心的家园。比如《庄子·知北游》云:“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在庄子看来,人只有归化于宇宙自然,回归天地之境,才能游于至乐。

顺从自然是古典园林设计者们所遵循的首要原则。计成在《园冶·兴造论》中说“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的原则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就是随基势高下,使木石泉流各种景物互相资借,以精粹合宜为目的;“借”就是不限于园内园外,无拘远近,以巧而得体、合于自然为归宿。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也谈道:“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其总大纲,则有二语: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顺从自然是指在造园组景中,强调“随基”与“随形”,反对人为地改造自然景观。如“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园冶·兴造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有类似观点,比如第十七回中,贾宝玉大观园时说:“园林当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总之,古典园林的设计者们都有一致认识:园林设计要浓淡得宜,错综有致,要尽可能地符合自然本来的面貌,做到师法自然而又巧夺天工。

古典园林最大的特色在于自然之美。它的动人不在于群落式的建筑,也不在于人为的装饰,而在于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创造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氛围。这一点秉承了道家亲和自然的思想。实际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统御园林主题的不是人为的建筑物,而是自然的风貌。青山绿水往往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基调,山是园林的骨架,有山的地方要巧于因借,没山的地方要以天然土石堆筑假山,叠石堆山既有伏地千尺的大手笔,也有精妙绝伦的小品。园林假山,讲究做假为真,以假乱真,通常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在较小的面积内,展现园林重峦叠障、峰峦起伏的气势。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水既可以成景以供观赏,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温度和湿度。中国古典园林之水有湖泊、河流、泉水、渊潭、水渠等多种形式,园林之水常绕山行,山静水流,动中有静,静中伏动,山水相得益彰,赋予了古典园林无穷的活力。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还体现在园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园冶·山林地》)由此看出,在计成设计的园林里,有花、草、松、竹等完整的植物生命系统,还有鸟、鹤、麋鹿动物生命系统,既有水生生态系统,也有陆生生态系统,而且生态系统之间互补共生,和谐生存,共同构成一幅生机勃勃、万物竞生的自然图景。设计者们之所以这样精心打造,目的在于给人以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说:“幽斋磊石,原非得已。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无聊之极思也。然能变城市为山林,招飞来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目之。”意思是说,在园林建筑的小天地里,变城市为山林,搬奇峰于平地,目的在于使“不能致身岩下与木石居”的人,借园林山水补偿对自然山水的情怀,从一卷一勺中纵情领略山水之乐。清初江南画家恽寿平曾记述他在苏州园林中的感受:“秋雨长林,致有爽气,独坐南轩,望隔岸横岗,叠石崚嶒,下临清池,磵路盘纡,上多高槐、柽、柳、桧、柏,虬枝挺然,迥出林表,绕堤皆芙蓉,红翠相间,俯视澄明,游鳞可取,使人悠然有壕濮闲趣。”[77]在恽寿平看来,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可望”,而且“可行”“可游”,它是人与自然交流的心灵处所。当代学者金学智在游览苏州园林时也做出相似的评价:“在苏州园林,游息于柳暗花明的绿色空间,盘桓于人文浓郁的楼台亭阁,品赏于水木明瑟的山石池泉,徜徉于曲径通幽的艺术境界,人们会感到无拘无束,逍遥自在,清静闲适,悠然自得,也就是说,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获得身心的自由,在生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自然美和人性美通过园林艺术美而交融契合。”[78]

中国古典园林是生态艺术的典范,这种典范性不仅体现在象法自然上,而且体现在对生态伦理的追求上。如果说前者是求“真”的话,那么后者是求“善”。中国古典园林的伦理诉求主要体现在生态节制观上。所谓生态节制观,是指人类在开采或利用自然资源时,遵循自然规律,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底线,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中国古人建造园林并非不“人作”,而是要“宛自天开”,做到人与自然的双赢,即“在‘取用’与‘延续’之间找寻一个合理的双赢平衡点,倡导实现取用自然资源‘量’的减少与自然环境‘质’的提升”[79]。中国古代都城宫殿建造多讲究气势与排场,但在园林设计上则求“宁朴无巧,宁俭无俗”(《长物志·室庐》),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明确提出:“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

为了做到节俭,《园冶》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建园思想,即建园之前必须考察原有地形、水脉,做到因地制宜。如若地势有偏缺,不如以偏就偏,减少因改造地势而产生的施工量,切不可以个人喜好随意堆山凿池,而应“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园冶·山林地》)。袁枚的“随园”阐发了这种因地造园的原则:“茨墙剪阖,易檐改涂。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记》)(www.xing528.com)

“巧于因借”体现了生态节制观,是指建造园林要根据地基的高低、体形的端正来设计,遇到树木阻隔就修剪树枝,遇到泉水就引注石上,不过分改变自然原有的样子,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保留与尊重,也是对建造成本的节约。借景也是如此,它是借目力所及之物以弥补园林实景之不足。“‘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园冶·兴造论》)如果说“因”是“借”的基础,那么“借”是对“因”的一种延伸,二者都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前者是对自然原貌的尊重,后者是在补充自然原貌的不足。“借,就完全不需对自然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它只是需要一种审美的视界,一种审美的心态,只要有这种视界、这种心态,有限的园林就可能产生无限的景观,不说别的借,就是光借天空的云霞、水中的倒影,就能美不胜收了。”[80]从生态节制的角度看,“借”能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的自然景观,扩大园林的审美空间,提升园林景观的意境,这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园林实有景观的建设成本。

而在古典园林的建筑附件上,造园者也讲究生态节制与节约。比如在选石上,“询山之远近。石无山价,费只人工”,并说:“石非草木,采后复生,人重利名,近无图远。”(《园冶·选石》)石头并非草木,它是不可再生资源,因而石料的开采一定要适度,并且要就地取用石材,这样可以减少搬运过程中的费用。又如在废弃建筑材料的处理上,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变废为宝。“废瓦片也有行时,当湖石削铺,波纹汹涌;破方砖可留大用,绕梅花磨斗,冰裂纷纭。”(《园冶·铺地》)在这里,造园者巧妙利用废瓦片创造出园林的意境:湖石铺地创造出汹涌的波纹,而碎砖绕梅花装饰,则产生冰纹意境,这既装饰美化了园林地面,又节约了建园成本。还如在园林绿化方面,《园冶》强调使用本土植物造景,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景观,本土植物适应本地气候与土壤,成活率高,这不仅降低了植物的生长维护费用,也免去了运输费用。因而,在遇古木阻碍园墙的建造时,不应砍伐树木,而应使建筑与古木互相让步,删枝以适应檐垣。“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园冶·相地》)

在中国当下都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城市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生态效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和生态节制观为当下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城市规划应该因地制宜,保护当地环境;城市景观的设计应该巧妙得体,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