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审美教育研究内容及观点

生态审美教育研究内容及观点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探讨环境保护的生态策略,主要论述生境管理模式、环境污染的处理方法以及公民绿色消费方式等;在农业生态方面,本书探讨生态农业的价值观、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模式;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本书主要研究城市自然生态、城市“场所意识”和城市人文景观的保护策略等。

生态审美教育研究内容及观点

生态审美教育是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环境设计艺术化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审美教育形态。它既相异于侧重认知性的环境教育,也不同于以艺术为唯一手段的现代审美教育。为了确定其理论边界,使之与其他的教育形态相区别,本书从哲学基础、理论资源、教育性质、审美范畴、教育模式与实践途径六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构建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体系

生态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建立在康德的物自体与现象界分裂的二元论哲学基础之上,以艺术教育为唯一手段,在工业革命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倾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生态美学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从根本上实现了审美教育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转型。本书不仅从发生学的层面探讨生态审美教育的生成缘由,批判席勒审美教育思想的二元对立思维和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且结合贝塔朗菲、普里戈金的复杂性生态哲学,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和罗尔斯顿的荒野哲学,阐释了生态整体主义的内涵。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现代审美教育以席勒审美教育思想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纳西方现代哲学与美学思想,具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而生态审美教育在理论资源方面兼收并蓄,既汇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态智慧与西方审美教育思想的生态元素,又吸纳了西方当代盛行的环境美学与生态设计思想。本书具体探讨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实施手段、教育过程和言说方式,中国传统艺术的生态智慧与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模式,西方古代朴素的自然审美教育思想,西方现当代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杜威、加德纳等人的生态审美教育智慧。

生态审美教育的性质。现代审美教育以艺术为手段,它是一种主客疏离的、视听感官的“静观美学”的教育;而生态审美教育将“自然”引入审美之维,是一种身体感官全部介入的“参与美学”教育。本书在中西美学的比较视域中认定,生态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教育、价值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生态责任教育。(www.xing528.com)

生态审美教育的范畴。现代审美教育在“艺术”的名义之下,以“情感”“自由”“经验”“想象”“趣味”“游戏”等为范畴,而生态审美教育以一系列与人的美好生存密切相关的诸如“场所意识”“共生性”“家园意识”与“诗意地栖居”等为范畴。

生态审美教育的模式。现代审美教育以“艺术”为教育手段,通常采用“灌输”或“园丁”式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生态审美教育采用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和生态本体论审美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态型人格和生态审美意识。本书以阿伦·奈斯的浅层生态学与深层生态学为依据,讨论生态式艺术教育和生态本体论审美教育的理论支点;研究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操作原则与方法、生态本体论审美教育的手段、欣赏模式和审美过程,并探求生态式艺术教育与生态本体论审美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生态审美教育的实践途径。生态审美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品格,它倡导以“生态美”的规律来保护环境,指导农业生产和城市景观建设。在环境保护中,它强调环境的审美维度;在农业生产中,它强调农业生产价值、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它强调城市的“宜居性”和“审美性”。本书探讨环境保护的生态策略,主要论述生境管理模式、环境污染的处理方法以及公民绿色消费方式等;在农业生态方面,本书探讨生态农业的价值观、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模式;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本书主要研究城市自然生态、城市“场所意识”和城市人文景观的保护策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