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教育特性探析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教育特性探析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是以人的身体练习为载体,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所选编的教学素材。这就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体现身体健康实践性的特点之二。这同样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基本特性之一。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是学生集体参与学习活动的一项教材。这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及社会适应范畴的一大特点,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无法替代的。

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教育特性探析

体育健康教学内容是以人的身体练习为载体,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所选编的教学素材。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以健康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是不同于人的一般生活活动和体力劳动的。其教育特性是:

(一)身体健康的实践性

促进身体健康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它是通过运动实践这个平台,使学生在亲身参与过程中,获得本体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使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发展生理机能,提高健康水平。

首先是发展运动技能。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各类教材中,都有运动技能的传授、学习和训练的教学因素。一种运动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看清听懂,想明白,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神经系统参与,以身体练习的形式完成。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分化—动力定型(自动化)”这个规律,只有通过身体的反复练习和训练的实践过程,才能实现某一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与其他学科的技能形成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不同运动技能的学习,相互间还具有渗透、互补功能。通常情况下,运动技能的储备量越大,意味着人体运动协调性越好,灵敏度越高,动作的技巧性越强,运动的时空感觉越准确,肢体语言就越丰富。人体运动恰似一部低耗、轻便、灵活的机器,这无疑是一种健康的表现。同时运动技能学练、掌握和运用的过程,也会促进运动兴趣浓度的不断攀升。学会了才有兴趣运用,运用的成功与失败反过来又会激励继续学习,这种学用境界的提高,久而久之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这就是身体健康实践性的特点之一。

其次是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状况。身体机能状况是一个内显性指标,身体素质是一个外显性指标。身体素质又是身体机能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这就好像汽车的性能和机器结构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利用施加生理负荷的外部条件来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身体素质的提高来促进身体机能的适应性改善,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之目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除了传授运动技能的功能以外,还内含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动负荷,通常通过课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来反映。练习密度是指学生一节课实际运动的时间和全课总时间之比乘以100%;练习强度是指练习的次数、组数、时间及相关的练习要求等。这是条件的注入,是教学内容在操作层面的量化指标,直接作用于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技能形成和改善机能状况,提高健康水平。这就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体现身体健康实践性的特点之二。(www.xing528.com)

(二)心理健康的开放性

体育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意志的磨砺。在体育运动中,人们的喜、怒、哀、乐,一切心理活动都呈开放的形式外显。这同样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基本特性之一。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教学内容的课堂上,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不断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维护健康平衡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这些开放鲜活的心理教育场景,直接受到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影响,这是与其他文化学科教学内容的重要区别,突出体现了本学科教学内容心理教育开放性的特点。

(三)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三维健康观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人类发展所提出的现代人的健康理念,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体弱,而且是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三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人体自身的物质基础,是内因。社会适应能力,则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与自然、社会(外因)谋合的效果反映。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是学生集体参与学习活动的一项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分组或结伴学练、游戏和比赛,都是在一种动态环境下进行的交流和交往。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接受式学习等等,都离不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而这种互动形式既是情感思想的交流,又是性格与个性的交往。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在个体与集体融合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价值。这些在体育学习的活动中,由人际关系的直接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及社会适应范畴的一大特点,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无法替代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