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你的开头和结尾。纪录长片,尤其是“直接电影”类型的纪录片长片喜欢使用纪实感和象征性并重的长镜头作为开头,这并不意味这种作品的开头就会比剧情片缺乏设计;但是纪录短片的创作者往往是比较喜欢在开头进行更为自由、丰富、灵动、跳跃的创意设计。我们影片的主体内容可以是纪实感强烈的段落,但开头、结尾以及每个段落之间的衔接部分,不妨结合主题内容、人物特点对镜头的表现适当进行创意设计。开头往往追求的是更吸引人、更强烈、更有意味的视觉效果,结尾可以戛然而止,可以峰回路转,也可以韵味悠长,但目的都是让人意犹未尽,或者是启发思考,或者是产生感悟。
(2)剪辑的连贯原则和效率原则。有时候在剪辑人物行为段落的时候,要学会镜头成组使用的手法——将二到三个有连贯的内容但景别或角度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让叙事有递进性和连贯性。因为初学者特别容易犯的错误是将不同内容的镜头杂乱无章地剪辑在一起,而“连贯原则”避免了画面信息的散乱,形成行为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从而让镜头剪辑更有叙事感。某些剪辑师有时还会在某个场景中使用两极镜头的剪辑方式,比如直接从一个全景切换到一个特写,让画面更具有张力,但信息仍然是连贯的,场景仍然是完整的,所以这也是一种连贯镜头的方式。但是连贯原则容易带来的一个负效应就是剪辑师喜欢把镜头切得很细碎,原本只需要一个镜头或者两三个镜头就能够描述的事情,却要用五六个镜头来完成。这个时候就要恪守效率原则,在视觉不疲惫、节奏不沉闷的前提下,尽量用最少最简洁的镜头来传递信息。有时候我们还得反复确认,多出来的几个镜头是否构成了信息重复,如果不能提供新的信息就不如去掉。
(3)避免视觉、空间和逻辑混乱。纪录片不像是剧情片,会对于演员的化妆服装道具、场景内的环境舞美光线都提前安排妥当,往往是基于现实情况因陋就简地拍摄。尤其是某些题材的纪录片往往要拍摄一定的周期,所以人物状态和时空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初学者往往容易忽视这种变化里面的细节,在剪辑时引起观众视觉上的混乱,甚至导致整个作品的叙事混乱。例如,人物时而穿着夏天的服装,时而穿着冬天的服装;再比如,将屋外大雪皑皑的镜头和屋内挂着蚊帐、扇着蒲扇的画面剪在一起;这个镜头里人物正在阳光下做一件事情,下一个镜头突然切换到了深夜里……所以,不同时令、不同昼夜、不同天气、不同空间、不同行为和不同着装发型的镜头尽量避免剪辑在一起,不同时间拍摄的不同场景尽量分开完整使用,同一个场景里拍摄的镜头要成组使用,而不同场景之间要用一些镜头或其他表现方式来过渡。
(4)如何选取和使用人物采访。我们的大量影片类型都涉及使用人物采访的素材,更有不少人喜欢完全用采访作为主要叙事方式贯穿全部影片。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人物的采访状态好和坏的问题,不是所有人的表达都那么生动有趣,而表达好的人不见得针对所有问题都能表达好,所以人物采访状态不理想是大概率事件;第二个问题是即使遇上了一个表达非常理想的人,是否要让他在影片里从头说到尾?他说的内容就真的是观众感兴趣的吗?始终让一个人说话是否存在影片节奏单调的问题,会不会对观众构成一场视听觉的灾难?无论是一部五分钟以内长度的影片,还是一部一二十分钟长度的影片又该如何来区分不同的段落感?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很多。比如,围绕一件事情,可以采访不同的人,挑选每个人表达最好的段落,剪辑在一起,构成互相的信息补充,又能够形成节奏的差异。或者,关于人物背景的介绍、事件过程的说明等比较复杂或抽象的信息,可以用凝练的解说词或字幕来完成。也有经验丰富的纪录片导演,只靠捕捉到的现场画面和同期声就可以实现对重要信息的交代,所以不需要用人物采访来提供一切内容。最重要的是,在选取人物采访素材的时候,尽量要剪掉那些啰唆重复的段落,只留下情感最饱满和最具镜头表现力的部分。因为纪录片采访最有价值的部分,除了信息还是直观的人物状态,我们要有效率地使用素材里最能打动人的部分。(www.xing528.com)
(5)寻找纪录片自身的节奏感。初学者刚刚开始学习纪录片的剪辑,可能会发现最大的难度是无法把握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因为我们此前对影像节奏的理解百分之八九十是建立在对剧情片或电视节目的认知上,所以已经形成了一种被剧情片所型构的心理节奏。找不到纪录片的心理节奏会导致叙事不自信,叙事不自信会带来的一种结果是很多人要预先在非线性编辑的轨道上铺好音乐,然后按照音乐的节奏来剪辑,结果把音乐从片头铺到了片尾。培养一名真正的纪录片导演,就是要从一开始培养其“硬剪”的能力,坚决不使用音乐,因为遵循音乐节奏必然会干扰纪实性素材的内部结构和节奏。真正要鼓励的是导演和剪辑师使用“原生性”素材来剪辑,如只使用人物采访、有场景内容的现场同期声、特意录制的环境声音效素材和纯信息性字幕(静默)交叉更替的方式进行剪辑。其实静默本身也能构成一个声部,即使没有音乐的陪衬,剪辑师的手里也已经拥有了至少四个“声部”,通过这四个声部的变化,可以寻找自己剪辑的节奏感。
(6)如何使用配乐。纯粹“直接电影”类型的纪录片不会使用没有声源的音乐,甚至也不使用解说词,除了唱词字幕之外,只用少量的说明性字幕,往往是对必须要交代的新闻六要素信息的一种补充,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种叙事方式的目的是将影片呈现出来的“主观性”感觉降到最低,尽量保护素材的“原生态”,尤其是没有音乐就意味着没有导演强加上的情绪渲染。但是纪录短片因为篇幅短小,要求信息相对密集和情绪相对强烈,有时迫不得已仍然需要使用“味精”来提升味道,那么该如何使用音乐呢?第一,如果一定要使用音乐,往往也使用有声源的同期声音乐。第二,是否使用音乐是基本剪辑完成后才决定的事情,可根据某些段落情绪的需要适当铺垫音乐,把音乐作为叙事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情绪的主体。第三,只在某些必要的段落使用音乐,而不要把音乐贯穿始终,如果时时处处都有音乐,那就意味着没有音乐。第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影片主题重新创作音乐。
音乐、罐头音效、主观性强烈的解说词、有人为痕迹明显的画面特效,就相当于厨房里的盐和味精。自信而出色的厨子往往只放一点点调味品,甚至有时一点都不放,就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食材本身的鲜美味道;只有不自信的厨子才会在自己做的菜里不加节制地使用这些元素,以掩盖自己厨艺的糟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