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和框架一般是在纸上编辑的阶段大体完成,然后就要进入实质性的线上剪辑。事实上,在非线性后期编辑系统出现之前,传统的电视编导都习惯于使用对编机对影像素材进行编辑,传统的电影剪辑师则是一帧一帧地对胶片进行剪辑。今天来看对编设备和胶片剪辑显然没有非线性编辑设备操作更灵便,但是却能有效锻炼导演的剪辑意识。因为电视对编机的试错成本较高,电影后期剪辑的操作也相对烦琐,大部分导演都习惯在纸上或者心里预先整理好剪辑思路,而不会像一个非线性编辑那样在编辑线上漫无边际地进行各种排列组合。
本书一直将后期编辑称为剪辑,就是因为仍将纪录片视为一种电影化的创作,并且希望创作者保持着电影剪辑的意识。我们反对盲目地凭感觉任意处理素材,更主张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来寻找素材的内在逻辑和纪实性视频自生性的结构与节奏。这就意味着首先有可能要抛弃剧本,而是遵循现实素材自身的信息和逻辑来组织结构段落;其次就是要对素材深入熟悉,以逐步缩小包围圈的方式进行剪辑。整体而言,后期剪辑就主要是五个步骤:
纸上编辑——输入有效素材——粗剪——精简——包装制作。
粗剪工作的要点
思考主题关系:素材的影像内容和揭示的主题之间是否存在有机联系?
明确先后顺序:按照纸上编辑明确的框架结构将大段的素材进行归类。
建构内在逻辑:进一步思考段落和段落之间、场景和场景之间的关系。
分析信息含量:素材信息量是否饱满,是否有重复,有无实质性递进?
关注人物状态:拍摄对象此处表现是否有些呆板,有没有更好的状态?
预留剪辑空间:简而言之就是别把镜头剪太干净,可以适当留长一点。
精剪工作的要点(www.xing528.com)
进入精剪阶段其实是要对画面、声音、结构、逻辑、信息、节奏、状态进行综合考虑和精细打磨,所以最忌讳在剪辑上心浮气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已经进入精剪阶段,也存在着对纪录片框架进行推翻重构的可能性,因为随着剪辑师思考更深入和更熟悉素材,也许能找到更精妙的排列组合。
我们的剪辑经验是既不盲目地堆砌素材,也不立刻陷入对小段落的精细打磨。首先要给纪录片找到一个非常有吸引力,并且具隐喻性和能够预示后面内容的开头,这个开头的影像感觉和叙事节奏还要和后面整个纪录片保持一致,也就是能够引领着整个作品的艺术感觉。
这里特别提醒的是,开头部分要同时思考人物的第一次出场。就类似于京剧舞台上的人物亮相,如何能够做到既体现人物身份特征、性格特点,又让人印象深刻和有足够的吸引力。也许是直接开门见山地介绍人物,也许需要预先的铺垫,也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关键是人物的出场不能突兀,还得合情合理。人物出场是应该直接放在开头部分,以预示后面的人物命运或故事发展;还是等片头结束后再露出庐山真面目,以保留一点悬念——这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需要通盘思考。值得注意的是,人物第一次出场时所展现出的信息要和整个片子里的信息密切相关,而不能纯粹为了吸引人而吸引人。
在扎实地做好开头后,就可以将开头作为你的剪辑出发点,向后面步步为营地挺进。纪录片的剪辑不是一个堆积木的过程,最好不要每个段落由不同的人按照自己不同的感觉来剪辑,然后再组合在一起,那样你会发现做出来一部不伦不类的作品。我们要把纪录片的后期剪辑理解为一个植物生长的过程,它是从种子开始一点一点有机生成的,所以要从开头“顺着”向后剪,每剪完一部分,再倒回开头反复观看。在这个过程中,剪辑师一直在尝试各种叙事的可能性,直到找出最好的内容组合。
有时候剪辑师因为对素材过于熟悉所以会出现感觉麻木,因此无从判断哪段素材更好,或者哪一种剪辑感觉更好,那就要做到“相信直觉和反复观看”。所谓“相信直觉”,就是第一眼看过去感觉好的,或者是有问题的,那感觉往往有可能是对的。所谓“反复观看”,并非只是自己反复观看,而是请别人来看,哪怕是不相干的人来看,他们往往是代表观众立场来看。其他没有看过你片子的人,哪怕是非专业人士从旁观者角度提出的建议往往都具有合理性,因为他们有可能拥有和你差不多的直觉。
初步的精剪完成后,要用以下标准衡量剪辑效果:①镜头之间的切换是否干净利落?②人物动作的衔接是否流畅合理?③空间和场景转换的轮廓是否清晰分明?④事件发展的脉络是否容易被人理解?⑤细节的运用是否准确到位?有时你觉得有意义的细节,可能并未被有效强调出来,观众或许也无法明白你展示它时的用意。
其实整体而言,最主要是把握住三大标准:
首先是声音和画面的切换和衔接是否干净流畅;
其次是整体的结构段落是否清晰,节奏是否具有变化而不是过于沉闷拖沓;
最后一点最关键,你所要传递的信息、表达的情绪和隐含的意义能否被最普通的观众所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