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短片剪辑的叙事性特征及相关问题

纪录短片剪辑的叙事性特征及相关问题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叙事形态特征的作品,往往遵循人类“讲故事”的习惯,并且具备新闻的六要素。某些“辐射块状结构”或“访谈逻辑结构”的专题片因为也具备叙事性特点,以讲故事为目的,或者会在影片中提示时间的线性存在,所以仍然放在“叙事性剪辑”的范畴内来讨论。本章节主要是介绍叙事性的纪录短片创作,所以暂且仍然聚焦于叙事性的纪录短片作品来讨论剪辑的相关问题。

纪录短片剪辑的叙事性特征及相关问题

在本书的开头,我们曾经讨论过:短视频可以分为叙事性的短视频和表意性的短视频。一般来说,纪录片属于叙事性短视频的范畴。创作叙事性作品还是表意性作品,往往是在前期阶段就已经明确的,创作者会根据这两种不同的呈现形态来有目的性和有选择性地拍摄、搜集和整理素材。但有时候在后期剪辑阶段仍然存在重新选择叙事形态的可能性,所以就有必要区分一下叙事性剪辑和表意性剪辑。

叙事性剪辑的目的是制作具有叙事形态特征的作品。所谓叙事形态特征的作品,往往遵循人类“讲故事”的习惯,并且具备新闻的六要素。从剪辑的角度说,叙事性作品的叙事要遵循时间顺序和故事的情节发展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部影片的主轴和框架,安排影片的结构、段落和场景,然后依据现实逻辑处理镜头素材。整体而言,叙事性剪辑工作是一个按照“时间轴”或“故事线”来排列、组合、筛选和压缩时间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要完成对一个故事的完整叙述,并且有效地控制影片的时间节奏。上一节里所讲到的“时间线性结构”和“平行穿插结构”的大部分纪录片,我们都可以说采取的是“叙事性剪辑”的方式。某些“辐射块状结构”或“访谈逻辑结构”的专题片因为也具备叙事性特点,以讲故事为目的,或者会在影片中提示时间的线性存在,所以仍然放在“叙事性剪辑”的范畴内来讨论。

表意性剪辑有同样悠久的历史传统,如《桥》《雨》《夜与雾》《持摄影机的人》《柏林交响曲》《墨西哥万岁》《风的故事》等多部著名的纪录电影作品。表意性剪辑的特点就是未必按照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而是按镜头内在的视觉逻辑,或者创作者自己设定的意义关系,以蒙太奇的方式对素材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影片往往是通过镜头间的一系列对比和冲突,激发起观众的视觉联想,并产生新的意义。经常会有观众质疑:“这样的作品也能算纪录片吗?”其实这些实验风格明显的影像作品仍然大部分是在真实素材的基础之上创作完成,而创作者在叙事层面的尝试则开拓了人类的影像表达语言,赋予了纪录电影以实验性和探索性,所以我们不用太拘泥于形式或概念本身。(www.xing528.com)

颇为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的许多纪录片创作者,会在叙事性的作品里加入表意性剪辑的段落或元素。例如,陈传兴导演的作品《掬水月在手》,讲述的是著名诗词研究学者叶嘉莹先生的故事,片中运用了大量抒情、写意、象征性的影像表达方式,但是不采取这种方式就难以传达出古诗词意境和神韵。所以,使用叙事性剪辑还是表意性剪辑,有时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根据影片的题材、内容和素材情况来决定。本章节主要是介绍叙事性的纪录短片创作,所以暂且仍然聚焦于叙事性的纪录短片作品来讨论剪辑的相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