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场记。一个不负责任的专题片或者宣传片导演会告诉你,直接把素材全部堆在编辑线上,铺好音乐,凭感觉开始剪辑就可以了。但一个有工匠精神的纪录片导演却会告诉你,不管是制作多长的作品,都要提前做好场记。做场记的过程本身就是让你再次熟悉素材的过程,可以视为后期编辑工作的一部分。因为你在拍摄之前想象的内容和实质拍摄到的内容会有巨大差异,所以做场记也是确认实际的拍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工作习惯和工作需要,将场记做好日期、类型、人物等的分类。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场记有利于后面的检索和查找。一开始这样操作看似很花时间,但后面反而会逐渐提高工作效率。
(2)熟悉素材。将整理好的场记打印出来,认真阅读场记,并结合场记观看已拍摄完成的素材。这个过程中所要阅读的内容包括所有场记里的同期声、对白、场景和空镜,拿一支颜色笔将重要的场记内容画重点,摘取出来。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理性,又得相信直觉。所谓保持理性,就是要有所选择,一定把有价值的信息挑出来,不要遗漏和你的主题构想相关的重要内容,同时把无关的信息略过。所谓相信直觉,就是对感觉看上去有趣或有意思的场记内容也要画重点,因为说不定就能用上,并且有可能颠覆已有的结构。看完场记后,可以按照已精选过的场记内容回看一下素材,再次确认一下人物状态、话语内容等镜头里的信息是否适合预想的影片主题和叙事,并且开始思考后期剪辑的主轴和框架问题。
(3)纸上编辑。通读所有场记的过程既是熟悉素材,又是“消化”素材,但最终是为了寻找素材之间的逻辑联系,围绕后期剪辑本身进行深度思考。我们一般采取的方式是静下心来将场记读三遍:第一遍带有熟悉性质的通读,更强调“相信直觉”;第二遍通读的过程中关注重点信息,更强调“保持理性”或者“问题意识”,同时对应场记回看素材,确认场记和影像在信息、内容和状态上的异同;第三遍反复阅读已经画了重点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琢磨、酝酿和尝试,进一步设计剪辑结构。可以把画重点的场记摘取出来,打印成文稿或者复制到电子文档里,反复进行排列组合,一直到找出最好的影片主题、叙事主轴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4)明确主轴。拍摄和采访的素材情况往往决定最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叙事主轴。首先是叙事者和叙事方式的问题,在纪录片里常见的就是几种:以时间为顺序,纯客观视角,用一个接一个的事件场景来完成叙事,这是直接电影的惯用方式。以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的采访、交流和互动构成影片,“真理电影”和某些新闻专访类节目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人物自述来穿插叙事,许多真人秀、短纪录片都会使用这种方式。以导演的第三者视角,运用解说词(旁白)来进行叙事,这在传统的纪录片和专题片里比较常见。叙事者和叙事方式要解决的是“谁来说”和“怎么说”的问题,叙事线索则是要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其一是要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其二是围绕什么来说故事。不同题材和类型的作品,会采取不同的叙事线索,这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www.xing528.com)
(5)建构框架。纪录短片的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认为影片篇幅比较短,就不用考虑框架结构,也不再考虑叙事节奏了,所以他们把所有素材都堆砌在一切,或者全片都在使用一种相同音频节奏和话语状态的采访声音,或者是从头到尾都铺满了解说和音乐。这种做法从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其实他们自己作为观众的时候都不会看这样的作品。任何所谓专业性的视频节目,都要有整体的框架结构和布局谋篇,有开头,有结尾,在开头和结尾中间也要一段一段地讲故事。所以要把内容分成若干段落,并想清楚每个段落都说些什么,段落和段落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同时每一个段落也都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起幅”和“落幅”,两个不同内容的段落之间要考虑用什么镜头语言、声音方式来衔接、转场和过渡,这就是所谓的“起承转合”。大结构里有小段落,大段落里有小结构,必须建构起整体的框架和局部的结构,才有可能创作出一部完整和好看的作品。
(6)调控节奏。节奏其实是要和框架结构一体考虑的重要剪辑因素。我们说的节奏包括影片整体叙事的节奏,也有不同段落的节奏,还有相邻镜头间的节奏和一个镜头内部的节奏。在剪辑的时候,要注意利用“动—静、快—慢、高—低、长—短”等不同节奏形成的对比和反差。节奏有适当的变化,叙事才会丰富而好看。当然,纪录片的节奏和剧情片的节奏是不同的,这个要在以后的实践中慢慢体会。在建立叙事框架的阶段,还要考虑如何安排优良素材的位置问题,精彩的内容不见得一下子集中在一个段落里使用完,要追求整体节奏布局的均衡。可以在不影响整体叙事结构和段落逻辑关系的情况下,把有意思的素材分开使用,从而让节奏更均衡。因为节奏和结构是初学者在剪辑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后面还会有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