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是通过一个案例来讨论如何采访经历了灾难的人、身处灾难当中的人,以及那些心灵有伤口尚未愈合的人。
虽然我们在本节只是举了一个新闻专题片的例子,但是我们不要仅仅理解为只有新闻节目才会采访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因为有人格魅力,而且有传奇经历,是我们纪录片工作者非常欢迎的故事主人公。但是因为这位人物所遭遇的不幸事件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心灵伤害,我们可以将他等同于灾民和难民,那么采访他就既涉及采访伦理问题,也涉及采访方式的问题。
《沙登高中枪击案》是美国《六十分钟时事杂志》当中的一期节目,讲述的是美国校园枪击案中的一位英雄体育老师的故事。在持枪歹徒挟持师生作为人质的危险时刻,他挺身而出,追击持枪歹徒,保护了他的学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学生还是出现了伤亡,使他永远无法忘记这段灾难经历,于是他选择离开了原来任教的中学,到另外一个地方做体育老师。没过多久,他新执教学校的球队要和以前执教的学校球队打比赛,所以他不得不回到原学校,亲自指导当下的学生和当年的学生们展开一场冠军争夺赛。《六十分钟时事杂志》的团队显然是提前接到爆料,知晓了这一情况,所以选择在这场比赛发生的前后时段里采访了这位体育老师。
这期节目的时长不到十五分钟,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但内容的层次非常丰富,关键是采访的记者与策划执行团队的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专业。围绕这期节目,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提醒学生从几个方面关注它的特点,作为采访与拍摄环节一个回顾式的总结:
(1)这期节目都采访了哪些对象?
(2)每位采访对象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背景)里采访的?
(3)为了让主要人物接受采访,记者都想了哪些办法?
(4)采访时,记者自身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
(5)每位采访对象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各自的状态有什么区别?
(6)记者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如何提出不同的问题、展示不同的状态?
(7)拍摄团队跟拍记录了哪些重要的场景和画面?
(8)在比赛的前后时段里,拍摄者有意捕捉了什么内容的画面?
当然,我们首先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让受访对象以一种更舒适、更安全和更稳妥的状态接受采访。一开始,节目的主人公显然不肯面对那段带来了心灵伤害的历史,记者没有进行粗暴的干预,而是对他进行了耐心说服。最终,采访的地点安排在这位体育老师的家中,这显然会让受访对象更容易放松和更有安全感。电视采访因为往往是一个团队围绕着一个人,所以容易让受访对象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创作团队安排了“受伤”的英雄在其家人陪伴下接受采访。
我们还要关注记者如何围绕一个新闻事件选取不同的采访对象;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又是如何问出不同的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提问状态。首先在面对拥有灾难记忆的主要人物时,记者没有咄咄逼人和毫无保留地问出所有问题;某些关于事件过程的回忆则交给了其他事件亲历者来讲述,这和主人公的采访构成了信息的补充。记者对主人公的采访更多停留在情感的交流上,在某些故事细节上会稍作停留,以还原主人公的情感现场为主。面对校长、学生、英雄和英雄的家人,记者的态度上有微妙的差异,但因为这是一场“灾民”们的集体回忆,所以总体而言,我们观察记者的表情神态就能直接感受到,他的采访方式是以“宽慰、鼓励和倾听”为主。
《六十分钟时事杂志》制作这期节目的用意也非常明确,记者并不是在剥削自己的受访对象,对灾难故事进行消费,所以没有刻意去揭“灾民们”的疮疤,更没有刻意渲染灾难的恐怖,而始终是从英雄的视角来进行采访。但是记者也没有回避灾难为人们带来的心灵伤害,而是通过疏解人物情绪、营造正向感动来平复恐怖事件给社会心理带来的创伤。通过非常平实的故事讲述和非常真诚的人物讲述,该片塑造了一个平民英雄,并且让更多在这个事件中受到负面影响的人,借助这位英雄的故事,重新凝聚起了人性的力量和生活下去的勇气。
当然,该片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作团队如何选择拍摄和采访的最佳时机。主人公当下执教的中学球队即将和曾经执教的球队打比赛,这种事情在外界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对主人公和球队的学生们来说却非常重要。主人公的心态会在此刻变得复杂而纠结,这是采访的绝佳时机。抓住这个时机不管是做人物专访还是对比赛过程进行镜头的跟拍和捕捉,都能较为容易记录到这位英雄人物的情感外溢,从而让画面里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看了这期节目,我们可以对比和思考一下,同样是塑造英雄,为什么《六十分钟时事杂志》塑造的英雄不仅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而且真实可信,更容易被人所接受?节目的制作团队对英雄事迹没有做任何过度煽情的处理,更没有去声嘶力竭地用口号来拔高,但节目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非常积极正面的——自然、温暖、励志和深入人心。
有灾难经历和灾难记忆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才要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讨论面对他们时候的采访方式。经历过跌宕起伏人生的人物自然会有好故事,受访者如果出现情感外溢的状态会让你的镜头更有冲击力。但既要让他们开口说话,同时又不能对人物构成二次心理伤害和对灾难的情感消费,就得用心去把握采访的微妙尺度。或许,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当人,把采访对象也当人,把每一次采访都当成人和人之间的真诚交流。还有一些交流的技巧可以适当参考,中华心理学会曾经有一个面对灾民时的行为提醒,虽然并非是专门针对记者的,但是却能对我们的采访有所启发。
当您遇到一个伤恸的人时,您可以这样做:
(1)征得对方的许可,开始陪伴;
(2)全神耐心倾听,支持对方;
(3)多听少说,不判断对方;
(4)真诚实际的关怀态度;
(5)陪伴流泪也无妨;
(6)适度地用肢体表达关怀(如拥抱、拍肩等);
(7)适度地表达自己哀伤的情绪;
(8)协助对方放松(如倒杯水、散步等简单的活动);
(9)鼓励对方多休息与睡眠;
(10)舒缓对方的罪恶感与自责的想法;
(11)配合对方的信仰,陪伴对方祷告;
(12)必要时鼓励寻求专业协助。(www.xing528.com)
切忌以下动作:
(1)说“不要哭了”;
(2)说“时间会冲淡一切”;
(3)说“不要难过,你要坚强”;
(4)说“我了解你的感受”;
(5)说“节哀顺变”;
(6)说“你还有另一个孩子”;
(7)与对方争论,或企图改变对方的想法;
(8)因为好奇而发问;
(9)阻止对方重复诉说灾难状况;
(10)企图解决对方的痛苦困难。
看完这些,是否发现我们以往的很多电视节目在做类似采访的时候还是不够好、不够专业?有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电视效果,不仅没有理性,甚至缺乏人性,只要博眼球和提高收视率,从不顾及受访对象的情绪和电视节目播出后会带来的后果。
本节的内容主要聚焦于采访灾民或者是拥有灾难记忆者,但是又不限于此。我们是通过这种相对极端的情况,提醒拍摄团队要关心采访伦理:
第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首先是保护好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你自己、你的创作团队和受访对象的生命安全与人格尊严都是不能被忽视的。
第二,尊重及考虑受访对象的感受,倾听他们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匆忙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过分强烈的主观意图和干涉方式未必能让你获得真实有益的内容,却有可能构成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
第三,有时候和主要人物的面对面专访或许是最后一步,应该提前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和掌握相关信息,以更丰富的途径获得相关事实。在围绕一个重要事件进行采访的时候,核心人物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也可以考虑采访其他相关人物,构成和核心人物采访之间的信息补充。这种方式要求你在面对不同人的时候,选择以不同的状态问不同的问题,从而综合考虑哪些问题不会对你的受访对象构成伤害。
第四,采访不当有可能构成对采访对象的伤害,而节目播出时更有可能会对人物产生持续深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注意报道时的立场平衡及媒体伦理,尊重事实,尊重当事人,把握好内容的尺度与分寸,不要一味为了博眼球而去过度娱乐化地利用边缘话题、剥削弱势群体和消费人间苦难。
成为记者和导演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我们主动的职业选择,但我们首先是人,我们要做的是听从内心的人性力量,遵循外在的人道法则。我们采访的对象也是人,他们有顺境逆境,也有喜怒哀乐,我们必然是他们生活的闯入者而非拯救者。影像同样是一种话语权力,极有可能给你的拍摄对象带来不可低估的改变,所以用得好就对人类社会有益,用不好同样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灾难。
做导演和做记者并没有什么永远不能更改的规矩和原则,但有一点可能是要时刻自惕自省的,那就是永远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世界、尊重历史。
若干年之后,我们自己都会成为时间过程里的灰尘,但是我们创作的影像有可能还在,以后的人们通过我们的镜头不仅可以看到今天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于拍摄对象的真实态度。所以,我们对人类同胞的尊重不仅仅体现于和他人交往时的礼貌,还应该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制作过程。爱与真诚是我们人类才拥有的态度与情感。
本章所叙述的关于拍摄和采访的某些内容,并不仅仅针对纪录短片,其实也适用于纪录长片。因为我们的一个基本认知是长片和短片,或许有篇幅的区别,也会带来叙事节奏的不同,但是在前期的生产方式上却应该遵循相近的创作原则。我们以做长片的心态来做短片,和以做宣传片、专题片的心态做商业性的“短纪录片”,其结果必然是不同的。
我们所理解的“纪录短片”既是对以后创作纪录长片的叙事练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更浓缩更精炼更有自己风格的纪录片作品。真正的纪录片作品要关注人物的内心,关注真实的生活,而每个人物都有自身的特质,生活本身也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所以针对不同的选题和不同的人物完全可以用不同的影像记录方式和艺术表达形式。
完全按照剧本或既定策划方案拍摄出来的东西会缺乏过程中的发现和惊喜,会缺乏生活的质感,也更缺乏艺术上的个性,会让所有的纪实性短视频看起来一模一样,这恰恰是当下的许多商业性“短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千篇一律的关键原因,所以观众和用户才会对诸多“短纪录片”作品产生审美疲劳。
相反,自由开放的拍摄过程、顺势而为的采访策略、饱满充裕的声画素材、真实不做作的生活场景和自然而鲜活的人物状态,最终会给后期剪辑带来更多元的叙事可能性,也就意味着更自由的二度创作,我们在采访和拍摄阶段所下的“硬功夫”最终将带来不一样的回报。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一个自信满满的专题片导演会很迅速、很容易地完成后期剪辑的工作,但每一次都是在重复自己上一次的生产。而一个愿意向现实敞开自我的纪录片导演,也许在剪辑开始的时候会面对一大堆毫无头绪的素材,甚至感觉无处下手,但却会在第二阶段的冒险中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注释】
[1]E·H.贡布里希.世界小史[M].吴秀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7.
[2]特德·休斯.诗的锻造——休斯写作教学手册[M].杨铁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