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短片创作的关键:前期田野调查与之后的正式采访的不同

纪录短片创作的关键:前期田野调查与之后的正式采访的不同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纪录短片的初学者而言,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要以做田野调查的态度搞创作。这次带有田野调查式的前期采访主要是为之后的正式采访和拍摄做准备,所以和之后的正式采访并不相同。前期采访的时候如果是导演亲自出马,那么到正式采访的时候可以换一个面孔来提问题。在前期田野调查的时候,要分析判断采访和拍摄的前后时序究竟如何安排更合理。

纪录短片创作的关键:前期田野调查与之后的正式采访的不同

当你初步确定了影片的主要人物,后续的创作就可以围绕人物来展开了,但是在正式进入拍摄之前,还是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在纸媒的黄金年代,曾经有些资深记者每周用邮件和电话就可以搞定采访,凭借想象力创造力就能够完成发稿量。这种不去现场、不见当事人就能完成采访的能力固然让某些人惊讶,但也会遭到很多同行的诟病。

电视媒体的鼎盛时期,也有一些导演、记者、主持人和制片人,会把一切准备工作交给助理,从不提前接触被采访的人物,然后在开机前的时刻才第一次抵达采访现场。当然,他们有自己的考虑,有时要刻意留出一种神秘距离来保证双方的新鲜度和兴奋感,但那必须是经验相当纯熟和阅历非常丰富的老导演、老记者才能有这个功力。况且他们虽然未必提前见到了当事人,但是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准备工作。

对于纪录短片的初学者而言,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要以做田野调查的态度搞创作。摄制团队的核心人员除了此前要做好对于文字和视频资料的梳理,还应该和主要人物进行早期接触,建立某种程度的熟悉信任关系,并勘查未来的拍摄和采访现场。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包括:

其一,和拍摄对象进行简单交流采访,进一步了解人物特点、人物日常生活状态和操作行为(美食、工艺品等工作)的流程,这部分内容会是你拍摄的基础。

其二,抵达人物工作生活的日常现场后观察选择有可能进行拍摄以及采访的环境。要明确的是会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拍摄人物的行为动作,准备在什么样的背景和环境下采访人物;确认拍摄地点和采访地点是否光线充足、环境整洁,以确保录制的画面相对清晰、明亮、干净;还要确认采访的环境是否足够安静,以确保声音录制的清晰、准确、干净。

其三,了解人物近期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动态,确定人物是否存在可以跟拍的正在进行中的事件。我们要从几个维度来理解人物和他所生活的那个时空之间的关系:从纵深的层面来说,就是历史和时代维度,例如我们今天都普遍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但是也有人经历了更早年代的生活,它们都会给一个人留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印记,并且决定人物的行为方式;横向的层面就是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维度,例如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给一个人的生活必然带来了影响,某些人物的命运有可能发生转折。微观的层面就是某个具体的社会性新闻事件,或者是发生在拍摄对象自己生活中的某件事,它们有可能深刻影响了人物的生活。这些要考虑的因素,有些会构成理解人物的背景,有些会成为故事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拍摄和采访人物的主体内容、摄制周期、主要节点(时间)和主要地点(空间)。

这次带有田野调查式的前期采访主要是为之后的正式采访和拍摄做准备,所以和之后的正式采访并不相同。

其一,对主要人物的采访,可以带设备录制也可以不带设备录制。带设备的好处就是可以提前堪景,并且让拍摄对象熟悉镜头感觉。不带设备的好处就是沟通会更加放松,同时让人物在正式开机采访的时候有新鲜感。这可以根据人物性格及状态进行判断和选择,拍摄对象一开始就不怵镜头,适当跟拍和录制也没有问题。

其二,提前沟通,主要是明确与未来叙事架构有关的内容和信息。为了保证在正式采访时有新鲜的临场感,建议双方的沟通不宜在细节层面上太具体和太深入。一般来说是简单采访、观察为主,话题点到为止。对于导演来说,能够掌握人物和事情的基本背景信息就足够了,关键是对人物的性格谈吐和最近的生活工作情况有所了解判断,从而为拟定下一步的拍摄计划做出参考。

其三,平衡好“一”和“多”的人物相互关系。所谓“一”,对于初学者来说,叙事性纪实性的短视频(纪录短片)最好是一人一事一主题——聚焦一个人物主体,展现他做的一件事情,表达一个主题。所谓“多”,就是除了主体信息,同样要了解人物背景里的人物,掌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因为它们有可能构成对于主体人物的注解。但这些信息是否要在影片中体现,是否要采访主要人物之外的其他人,这些内容会出现多大的比例,就得另外进行权衡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文无定法,选择以“一”为主来进行拍摄、采访和叙事,主要是考虑降低初学者的拍摄难度。有些导演会同时拍摄两个平行人物,有的导演会拍摄和采访三个以上的人物,这都没有问题,只要最终能够形成你自己完整自洽的叙事结构就可以。

其四,把握好“动”和“静”不同人物状态下的拍摄。所谓“动”,就是指拍摄的对象正好是新闻事件里的人物,或者是处于时代变化和命运转折之中的人物,毫无疑问要捕捉和记录他在这个非常时期的行为与状态,尤其是要学会拍摄“事件过程中的人”,因为事件的发展有可能带来人物的内外变化,有可能引发戏剧性的场景,并且导致人物的情感外溢,让你的拍摄和采访内容更生动。但是拍摄“动”的人物和事件,却要有“静”的心态,也就是要学会沉稳地观察,要能够准确地记录人物的状态变化,却不会盲目地被事件过程、人物行为或者人物的情绪状态牵着走。

所谓“静”,就是指美食、工艺、非遗传承等选题的人物状态往往都是相对固定的、静态的,所以画面往往容易重复和单调、场景更容易单一而无聊。遇上这种情况,在不违背真实生活逻辑的前提下,就要适当想办法策划一些内容,设计一些镜头。通过某种场面的调度,让人物主体能够“动”起来,让拍摄的场景和内容尽量地丰富起来,拍出来的作品才会足够生动好看,这也是在前期策划阶段要着重考虑的元素。(www.xing528.com)

其五,保持采访双方的新鲜感很重要。前期采访的时候如果是导演亲自出马,那么到正式采访的时候可以换一个面孔来提问题。当然,顺序反着来也未尝不可,这是为了保证谈话双方彼此的新鲜感。因为人物对着同一个人重复说两次相同的内容容易失去状态和激情,而对一个陌生人第一次说出自己的事情则容易兴致勃勃。另外,采访者对于自己熟悉的内容,仍然表现出好奇的状态来也不失是一种很好的采访策略,因为你诚恳而耐心的态度才能激发出采访对象表达的欲望。

其六,关于采访和拍摄的前后时序。在前期田野调查的时候,要分析判断采访和拍摄的前后时序究竟如何安排更合理。正式拍摄开始后,究竟是先进行人物采访,后拍摄人物行为,还是先拍摄人物行为,后进行人物采访,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先采访的好处就是大家都刚刚认识,彼此有新鲜感,聊天的时候会有激情。后采访的好处是经过几天的观察和记录,采访者对人物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有可能问出更有深度的问题,尤其是聊出触及心灵的问题。而且在拍摄的最后阶段采访,有可能解答前面拍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疑惑,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讲述来补充和回顾拍摄时没有表现到或者涉及的信息。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对核心人物在拍摄过程的最后阶段采访,由导演和记者归纳总结出要提的核心问题。采访者可以是导演或记者亲自出马担任,也可以换一个陌生的面孔来做最后的访谈;但不管是谁,最后的采访能起到一个对内容回顾和总结的作用。

其七,把纪录短片的拍摄理解为一种人物白描训练。纪录短片固然是要讲故事,但更要用最凝练的视觉语言来提炼人物特点。因此前期田野调查结束后,摄制小组必须要开会讨论,讨论的内容是下一步要拍摄人物的哪些行为、哪些场景、哪些状态、哪些事件,而这些行为、场景、状态、事件可以体现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所谓白描,就是寥寥数笔,勾勒出人物最鲜明的特点。这些性格特点和人物信息不能太分散,更不要平均用力,如果变成对人物流水账似的记录,越是面面俱到,人物的面孔就越不清晰。因此,最好是拎出一条主线和几个最鲜明最突出的点,来集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和集中表达我们的短片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反过来思考,为了表达影片主题和展示人物性格,我们需要拍摄哪些场景和行为,又需要让人物回答哪些问题。

其八,场景的拍摄和采访需要策划和调度。在纪录片史上有一个流派叫“直接电影”,主张对拍摄现场的彻底不干预。对于初学者而言,并非不可以采取这种拍摄方式,但前提是需要拍摄周期,要等待事件的自然发展,在时间慢慢流淌中让故事自然形成。如果在你的拍摄期间,人物身上恰巧有事情发生,人物的命运即将发生变化,那真的是上天对你的眷顾,要抓住机遇对你的人物进行跟拍。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拍摄对象一直都处于平淡无奇的日常状态里,而短片的拍摄周期又比较紧张,不可能有太长时间去等待,因此叙事线索、镜头风格、采访方向等问题,都需要在前期田野调查结束后专门进行策划讨论,拿出具有操作性的执行方案。这其中就需要对拍摄和采访进行策划、设计,要对人物行为和事件过程进行有限度的调度、安排。

如何把每个拍摄环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不违背真实逻辑?

如何让形式和内容、主题和人物深度契合?

如何让调度的场景和镜头显得自自然然而没有人为刻意的设计感?

用什么样风格的影像来进行叙事?

给短片找到一条什么样的叙事线索?

如何在一个短小的篇幅里铺设起承转合的结构,推进故事层次?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导演及其团队去预先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