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前面几万字的篇幅说完了核心概念,并且似乎已经告诉你了什么是“导演意识”,但是当你手持摄像机进入短纪录片的拍摄现场,是不是仍然会感觉手足无措?
不要沮丧或者惊慌,因为我们刚开始都这样。
你也许是一个年轻的学生,虽然还是一名出色的摄影师,拍摄技术纯熟,第一次出去采访,面对渐渐围上来的人群,却陷入慌张……对方其实没有恶意,但你却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就像是非洲草原上的狮子误入野牛迁徙的浩荡奔流,那种混乱的局面就能摧垮你的气势。
拍摄纪录短片或许就是一种从千头万绪的生活中理出头绪的工作,其实只要你拍摄的是社会类题材的选题,无论你关注的是现实生活还是历史故事,是人物命运还是公共空间,或者是美食、教育、文化、体育、科技,乃至商业现象、媒体事件,首先……你要找到一个人!
什么是找到一个人?
就是找到你短片的主要人物!无论你是要拍摄什么题材,都必须要有这样一个人物,找到这个人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毫无头绪的创作立刻就明朗多了。
他会让你的拍摄有了焦点,所有的场景设计和采访问题都可以围绕这个人来展开,尤其是在人群中进行拍摄和记录的时候,记着把主要的镜头给他,重点捕捉他的表现和反应。他会让你的叙事有了线索,你的影片可以是围绕他来讲故事,也可以是通过采访,让他自己来讲故事。你可以跟拍他当下的生活状态,记录他正在做着的某件事情;也可以挖掘他以往的个人经历,探求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的痕迹。
最重要的是——“新闻探求事实的真相,而纪录片探求人性的真相!”——拍摄纪录短片就好比在杂乱无章又层层掩盖的矿坑里寻找宝藏,而一个好的人物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矿眼,深入下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但是,该如何找到这个人呢?这就要考验你的记者素质了,可以是顺藤摸瓜、循迹而为,也可以是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许多年前,笔者曾经和国家电视台合作拍摄一部关于历史老照片的纪录片,刚开始也一样毫无头绪。后来在旧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家庭老照片的启示,这些照片被放置在深圳档案馆里。笔者用一周的时间飞速查阅了这几万张照片,发现了一张当年深圳第一高楼“国贸大厦”建设者们的合影。照片后面留有学校电话,打过去才知道交照片的小学生已经毕业,但幸运的是学校还保存着他家里的联系方式。拨通那个陌生的座机号码后,接听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就是小学生的父亲,也就是当年的建设者,今天已经是深圳某个地产企业的高管。小学生的父亲讲述了他当年建设“国贸大厦”的故事,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纪录片的主人公。围绕他的故事,笔者拍摄了一部三十分钟的纪录片,名叫《深圳速度》,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见证》栏目播出。
这是一段听起来有些烦琐的故事,笔者想说的是,全世界的记者可能都有过这样寻找采访对象或新闻当事人的经历,自己主动寻找人物的过程确实会非常麻烦、艰难和充满不确定性,但是因为你很清楚自己要找的是什么,所以往往能够得到一个让你真正满意的结果,而这种千辛万苦的寻找过程在很多人看来恰恰是作为一名记者的妙趣。
作为初学者,你也许充满了激情和拥有惊人的执行力,但是在判断力、沟通能力以及社会资源上无法和老记者相比,所以才建议你的选题人物可以从你生活半径内的亲人朋友之中找起。在能够掌握设备和基本的叙事技巧之后,再拓展到手艺匠人、美食店主或者非遗传承人这样的题材,因为他们往往出于宣传自己的需要,会配合你的拍摄。
我们更多时候的困难往往并非来自要面对的个人,而是来自与选题相关的机构。机构会出现两种情况,配合或不配合。不配合是很常见的,也许是因为不愿意被媒体曝光,也许是因为有不能为外人知晓的运作内幕,也许是出于某些国家政策的限制,也许是因为官僚主义的推诿,也许是没有时间奉陪,那么被拒绝或者被忽视都是家常便饭,如果多番努力都说服不了对方,也要尽量搞清楚原因是什么,以利于下一步开展工作。很多时候,无论陌生人还是机构拒绝拍摄和采访的主要缘由还是不了解你的身份,也不清楚你的目的,所以对你缺乏信任。遇上这种情况,如果幸运的话能找到熟人牵线搭桥,如果不幸运的话也没有捷径可走,你只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身份,以真诚的态度打动人,获得对方的信任,说服对方接受你的采访和拍摄。有时候可能还得签署协议,保证以后不把拍摄的作品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但真正的麻烦恰恰可能是另一种情况——“过度”配合你的采访。就像本节说到的那名学生,他面对的是一个“友善”的机构,他们出于他们自己的目的或者是自己对选题的理解,给他的“节目”里塞进来一大堆人。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一名“菜鸟”,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能够给你的选项不多,首先你要做的是冷静下来,不用急着表态或者立刻投入工作,而是耐心倾听一下对方的需求,了解一下对方推荐的人物。如果有太多异想天开的要求,在你的个人能力之外,可以适当礼貌地给对方泼泼冷水;如果对方仅仅是希望帮助他们做点宣传,那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另外再替他们做个小片,把他们希望采访的人物都采访一遍。但作为交换条件,他们就必须配合你的拍摄,尊重你对人物选择的主动权,毕竟你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是的,因为你是导演。
我们往往会遇上的几种情况:其一,在可选择的人里就有合适的人物;其二,几个人选条件都不错,需要良中选优;其三,机构推荐的人都不符合要求,那就不要怕麻烦,继续按照你理想中的人物寻找。虽然选择人物没有绝对正确的结果,只有相对正确的过程,但导演自己心里还是要有标准:
第一条标准:人物要有主题相关性
人物的身份、经历、状态等符合你对主题内容的要求。我们曾屡次拍摄类似于古代建筑园林这样看起来内容比较空洞或者静态的选题,而且主题要求是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相关机构往往给我们推荐的人物是这些地方的管理者。如果管理者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和这些地方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就没有问题;但我们经常遇上的管理者是一个纯粹的管理者,对于相关的历史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也没有从事专业工作的经历。这样的人物往往不是一个理想的人物,他们会让空洞的选题更空洞,静态的内容更静态。我们宁愿把视角放得更低,选择一名在园林里工作了许多年的老园丁,或者是一直为古建筑做修护工作的学者,寻找这些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这些人物的工匠精神,有时能够将选题的内在价值和文化韵味实实在在地传递出来;并且因为他们是有行动能力的人,可以让原本静态的选题有更多动态的场景。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你接触的人物,也许未必符合你对于主题的想象,但他的身上可能有另外的亮点。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权衡,是继续按照自己原有的主题走下去,还是顺势而为做出调整。真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和千变万化的,纪录短片创作的魅力也在于开放和灵动,不要被自己的固定思维捆绑住手脚。(www.xing528.com)
第二条标准:人物具有代表性
按照以往文学艺术的理念,那种“高、大、全”(高尚、伟大、完美)的人物才能够成为典型人物,我们按照常识来判断就知道这种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我们一般说的典型性(或者代表性)是指能够代表和体现某行业、职业或群体的特色,例如拍美食的选题当然最好是选择能亲手烹饪美食的厨师,拍手工艺的选题最好是选择可以制作工艺品的工匠,拍园林的选题最好采访和花草树木朝夕相处的园丁,拍教育的选题最好是真正在一线搞教学的老师。类似于美食和手工艺这样的选题,如果你选择的是餐馆的老板或者工艺品的营销商就未必有典型性,在一部纪录短片里如果还得浪费篇幅来介绍他们可真是划不来。
当然以上说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是一种表层的标准,我们有时候还要挖掘一个人物内在的价值,也许要考虑人物在某些方面能体现他所属这个人群的共性或者所属时代的特点。尤其是拍摄大历史中的小人物,选择的人物要有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又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足以构成一个“个人际遇”与“历史变迁”相呼应的关系。当然,能够看出人物内在的典型性,就非常需要你对于选题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以及各种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
第三条标准:人物好玩、有趣、有天然的表现欲
这个问题相对好理解,一方面,好玩有趣有特点的人无论出现在哪里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自身的存在就能构成你拍摄一部短片的理由;另一方面,对于初学者而言,一个外向活泼的人显然比内向沉闷的人要容易采访得多。内向的人不善言辞,回答问题的状态也不好,你很难获取更多信息,而观察、记录和捕捉他们生活中的微妙细节显然非你所长。一个有表现欲的人则往往状态更开放,面对镜头也更容易放松,我们有时候也许会质疑他们是一种表演,但是不得不说,即使这是一种“表演”也是我们镜头所需要的,他们能够赋予你的拍摄以能量。
第四条标准:人物的年龄、形象、表达等方面满足基本拍摄需求
人物年龄:一位年龄太大的老人有时候可能因为身体状态不佳而无法满足你的拍摄和采访要求,当然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采访小学以下的孩子也有难度,他们未必能很好地配合你,或者说不出什么东西。今天有些童趣类的节目颇受欢迎,但那都出于导演的安排和训练,有提前准备好的剧本,你要是想直接采访小朋友获取你要的内容,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你必须考虑更复杂、更多元的方式。
人物形象:在传统的电视机构里,如采访病人、残疾人、亡故者的悲伤家属等形象状态不好的人物时,不仅要获得对方的同意,还要在电视画面上做特殊处理,我们要顾及对方的形象,照顾对方的感受,也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在等同条件下,采访形象好的显然也比不好的更有利于你镜头拍摄出来的美感,但是在满足主题相关性、代表性和表现欲等条件时,形象问题又是等而下之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一个人物是事件最核心的当事人,或者是最具代表性和主题相关性的人物,那么形象好不好的确就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了。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则要尽量回避拍摄对象在形象上的缺陷,除了那种偷拍暗访视角的新闻作品,尽量要把人物形象拍得更好一些。
语言表达:表达问题和形象问题是出于相同考虑的问题,身体不佳的老人和病人、说不出什么内容的孩子及青少年人、口吃症患者、文化程度较低的采访对象等,他们的表达都容易影响录制效果。我们没有任何歧视这些人群的意思,仅仅是为了降低初学者的采访难度,从影片呈现效果的角度出发来选择人物。当你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或编导之后,任何人都可以寻找到合适的采访办法。
还有几类人作为拍摄采访的主人公也都不是特别理想,说话特别谨慎的人和说话特别啰唆的人,前者会让你提的问题比他回答的字数多,后者会让你陷入无穷无尽的琐碎内容里。还有那种因为自卑而羞于表达的人,个性自闭而沉默寡言的人,这都属于采访者的陷阱,要尽量避开。
特别要提醒的是喜欢说官话、套话、空话的人,我们称之为“荧屏杀手”。不要理解为只有管理者才喜欢说空洞无物的话,有时候普通群众面对镜头也会让自己的状态“端”起来,说更加空洞的话。管理者们是因为顾忌的事情太多,或者陷入一种职业状态时间太久切换不出来;普通群众是因为一面对镜头,就无意识地想象自己在扮演管理者的状态,所以失去自己最本真的表达。遇上这种情况,其一是要尽量避开选择这样的人物来作为主人公,其二如果实在避不开就要在采访状态上动脑筋了,这是我们后面将讨论的内容。
在讨论选择人物标准的时候,我没有专门谈到“新闻时效性”这个问题,并非意味着我们在选择人物的时候就不考虑热点话题了。事实上我们非常期待正好有新闻事件在人物的身上发生,因为这意味着有可能拍摄到戏剧性场面,也意味着人物的个体命运和生活状态有可能因为新闻事件的影响发生改变。而且,和当下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有紧密联系的人物或选题会引起更大的关注。
但是“纪录短片”与“新闻专题”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以报道新闻事件为主要目的。纪录短片会比新闻专题更有历史纵深感;纪录短片因为关注时代风貌而比新闻有更广阔的视角;纪录短片关注的是人,是人的内心和人性,所以它试图比新闻呈现的内容要深刻。因此即使我们的选题是和新闻事件相关的,往往也只是把新闻作为一个由头,更关注在新闻事件当中的人。在采访新闻当事人的过程中,我们会请他(她)还原新闻事件的过程和前因后果,也会更关注新闻事件对他(她)生活状态和个人命运的影响。
小川绅介[1]曾经说过:“要通过拍电影来描写人的心灵,在描写心灵的同时,和活在同时代的人们共同分享勇气,分享活下去的幸福,分享光明,分享和苦难作斗争的力量。”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来说,纪录片更像是一种代表人民进行抗争的工具;而今天的我们则是借助纪录片透视心灵,研究社会,记录时代。
所以,当你明确了你的第一个拍摄人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打开一组新世界的大门:一个是人物所生活的那个世界,一个是人物自己的心灵世界,一个是人物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世界所折射、隐喻或象征的那个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上所有的纪录片和影像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