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塔胜迹:珍藏3道长城和墙体、壕堑、关堡、烽火台

金塔胜迹:珍藏3道长城和墙体、壕堑、关堡、烽火台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现金塔境内保存有3 道长城防御体系,依次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总长约312 千米。金塔县境内的东部塞即为该段长城的一部分。长城遗存汉长城遗存金塔境内汉长城墙体85 段,共计261206.5 米,其中较为完好的约80000 米;壕堑23 段,共计44884 千米;关堡13 座,烽火台83 座,其中较为完好的12 座。

金塔胜迹:珍藏3道长城和墙体、壕堑、关堡、烽火台

金塔县,酒泉市辖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北部屏障,是出入居延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在金塔境内大肆修障筑城,屯兵固守边防,遗留了许多长城及城障、烽燧遗址。据调查考证,金塔境内现遗存的汉、明代修筑的长城共四道,分别是汉长城东部塞、汉长城西部塞、汉长城北部塞和明长城鸳鸯池至镇夷东段,总长度约为336 千米。长城沿线尚存城障遗址15 座,烽燧100 余座,其中较完整的烽燧近30 座。

长城修建史

汉长城修建史

武帝时期,为保障河西走廊安全、防范匈奴南下骚扰,中央政府在包括金塔在内的酒泉一带,修筑起长城防御体系。据调查,现金塔境内保存有3 道长城防御体系,依次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总长约312 千米。

芦草井长城局部(汉)

境内汉长城是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 骠骑将军霍去病逐匈奴而取河西之后开始修建的。据《汉书》 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 年),西汉第二次大规模反击匈奴。河西走廊的中、西部为汉军所占领,先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年),汉军经西域征讨大宛,为保障前往西域的道路畅通,同年,西汉王朝派遣18 万戍边甲卒,在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二都尉府,以保卫酒泉、张掖。据考证,最早修筑的是令居(西汉县名,今永登县中堡乡罗成滩) 至酒泉一段。 《汉书·张骞传》 亦详载此事,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令居,县名也,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故知令居以西至酒泉长城的修筑,是元狩二年之后的事。大约十多年后,又修筑了酒泉至玉门间这段长城。 《史记·大宛列传》:“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余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赵破奴与王恢虏楼兰王、破姑师,事在元封五年(前106 年),可知酒泉至玉门的长城,筑于同年或稍后。但据调查,汉长城到张掖市高台县境内的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过黑河直接向西,而是在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处过黑河后,沿北山盆地边缘先向南(西部塞),在营盘城南折向西直至玉门(北部塞)。这段长城应该就是《史记·大宛列传》 记载的“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由于居延地处军事要冲,据《汉书》 记载: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 年) 汉武帝遂重新起用因犯法失侯的路博德为居延强弩都尉,有计划、大规模的修筑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及府、县设施。南抵祁连山北麓,后又连至玉门附近祁连山下。两条长城同接于金塔县东北处的肩水金关,形成L 形的掎角之势。 《甘肃新志》 载:“古长城在甘肃城北四百里,由镇夷东、狼心山北,至哈密北山一带,皆有长城及墩基一道……今州城北三十里有边墙,而边墙北三百余里有孤红山,山外现有长城遗址。”它大致在狼心山和孤红山以北,沿青山头西山、虎背山、炮台山、梭梭井、炭窑子井向西延伸。本段长城又称遮虏障。它既是防御线,又是控制线,在历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金塔县境内的东部塞即为该段长城的一部分。

明长城修建史

明朝政府为了防御被推翻的元朝残余势力、后期的鞑靼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扰乱,先后用一百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万里长城。金塔和高台、酒泉交界处的边墙和边壕就是万里长城西端的一部分。明洪武五年(1372 年) 宋国公冯胜西征,首筑嘉峪关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1500 年) 参将彭清修筑野麻湾至下古城的“北长城” (时称边墙) 35 千米,“高一丈三尺,厚五、六尺。”嘉靖初,吐鲁番部族侵扰酒泉,嘉靖十一年(1532 年),兵备道李涵督修南自讨赖河,北至石关儿的“西长城”17.5 千米。嘉靖十八年(1539 年),杨博又将“北长城”增筑、重修和补修,全系黄土夯筑,墙高4 米~5 米,带巡墙,底宽2.7 米~3.3米,顶宽1 米。万历二年至四年(1574—1576 年),筑成鸳鸯池至镇夷东(即金塔境内) 的边壕。

芦草井长城局部(汉)

长城分布

汉长城分布

金塔境内长城分别从县境东部和中部贯穿而过,东部塞和西部塞沿黑河两岸分布,北部塞沿北山山脉分布,介于东经98°03′~99°57′,北纬39°52′~40°41′之间。

金塔境内汉长城根据走向分为三支,分别为东部塞、西部塞和北部塞。东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南向北,自高台县进入鼎新镇双树村,起于鼎新镇双树村南19.08 千米处黑河东岸的兔儿堡,由东南向西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南的辽草湾、大茨湾、芨芨村西南、骡马湖后,又向东北先后经过鼎新镇上元村西南、东明村东、友好村、航天镇焦家湖、永联村东北、东岔村东、红柳坑、马莲井、毛城南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遗址。西部塞总体走向为由北向南,起于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9.31 千米处的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沿黑河西岸,穿过航天镇大湾村东北15.21 千米处的黄毛土沟后,拐向西南,经航天镇大湾村西、二杰村西、天仓村东北,止于鼎新镇营盘村东北2.1 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北部塞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起于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 千米处黑河西岸的营盘堡,经航天镇营盘村西、大庄子乡双新村东北、古城乡下东沟村西北、西坝乡西移村北后,穿过沙枣园子自然保护区、芦草井和金塔与玉门交界的沙漠后进入玉门境内。

本次调查登录的烽火台主要分为四路,一路沿东部塞分布,一路沿西部塞分布,一路沿北部塞分布,另一路,从肩水金关向北,沿黑河东岸分布,一直延伸到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

明长城分布

明长城甘肃段主线起自嘉峪关,由西北向东南,经肃州、金塔、高台、临泽、甘州、山丹、永昌、民勤、凉州、古浪天祝、永登、西固、皋兰、安宁,抵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金塔境内明长城的具体线路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2 千米处金塔夹山南麓的杨家井烽火台起,由西南向东北穿过金塔———石泉子公路,止于高台交界处的红口子1 号烽火台。

长城遗存

汉长城遗存

金塔境内汉长城墙体85 段,共计261206.5 米,其中较为完好的约80000 米;壕堑23 段,共计44884 千米;关堡13 座,烽火台83 座,其中较为完好的12 座。

墙体 墩墩山长城段。位于航天镇营盘村西和大庄子乡双新村北面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随山势起伏而建,总体呈东北- 西南走向,总长约23 千米。该段墙体呈断续分布状,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因风雨侵蚀及山洪冲刷,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5.3 米~14 米,残高0.2 米~2.7 米不等。瓦窑长城段。位于古城乡下东沟村北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墙体随山势起伏而建,痕迹清晰可见,总体呈东北- 西南走向,总长约8 千米,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3.5 米~11 米,残高0.2 米~2.2 米不等。芦草井长城段。位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54 千米处的沙漠腹地中,总体呈东北- 西南走向,总长约12 千米。中间有许多段被流沙掩埋或风沙侵蚀消失。该墙体为沙土夹红柳根、梭梭木分层叠筑而成。墙体酥碱坍塌严重,两侧形成斜坡面,残存墙体两侧沙土淤积较多,墙体剖面部分呈丘状、梯形、三角形等,底宽3 米~12.2 米,顶宽1.1米~3.1 米,残高0.5 米~2.5 米不等。天仓长城段。位于航天镇天仓村西的洪积扇软戈壁及砾石丘陵之上,痕迹清晰可见。总体呈西南- 东北走向,总长约24 千米。中间因洪水冲刷形成多个豁口。墙体建筑方法为砂砾石夹红柳分层叠筑。因风雨侵蚀及洪水冲刷,墙体风化坍塌成丘状土垄,两侧坍塌形成斜坡面,底宽6 米~12 米,残高0.2 米~1.5 米不等。东光长城段。该段长城由南向北先后经过鼎新镇双树村、芨芨村、上元村、东明村、友好村、航天镇永联村、东光村、东岔村后,又折向西北,止于肩水金关,总长约40 千米。该段墙体用砂砾石堆筑于洪积扇软戈壁和盐碱地之上,痕迹清晰可见。因自然破坏和人为开垦农田损毁,形成多处豁口,残存墙体因风雨侵蚀、风化,两侧形成斜坡面。底宽5.7 米~14米,残高0.3 米~1.1 米不等。沙枣园子壕堑段。位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40 千米处的洪积扇软戈壁、砾石丘陵之上,总体呈东南- 西北走向,总长约24 千米。该壕堑为掘地挖土堆积两侧,南北垄为壕内挖出的土与砾石、红柳垒筑而成。壕堑南北两边土垄痕迹明显,壕堑深0.3 米~1 米。因山洪冲刷,壕堑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形成多处豁口,残存壕堑内有沙土淤积。

关堡 肩水金关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27.15 千米黑河东岸的砾石戈壁滩上,遗址仅存关门和关内西南侧坞院1 座。坞院西南角残存烽火台及其围墙(墩院)。其他建筑形制和面积不清。1930 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挖掘汉简850 枚;1973 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掘出汉简11577枚,出土的汉简占居延汉简的三分之一之多。发掘其他实物1311 件,有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地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11 千米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西距黑河70 米,北距肩水金关遗址500 米,整体保存一般。该遗址由障城和坞院两部分组成,其中障城建于一夯土台基上,保存相对较好,平面呈正方形,22 米见方。西墙正中开一门洞,四周障墙均为黄土版筑而成,夯层厚0.2 米。障外有早、晚期坞院残迹。东大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东岔村西南26.8 千米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西距黑河200 米,由堡、瓮城、罗城组成。堡的平面呈北大南小、形似“冒”字的不规则格局,南北长100 米,东西宽75 米。墙体为夯土版筑,残高7 米。城内西北角有南北排列的三间房屋遗迹。堡门外东侧有瓮城,瓮城外有罗城三重环围。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汉简1500 余枚,纪年简集中在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 年) 至平帝元始二年(前2 年) 之间,最晚为王莽始建国三年(前11 年)。同时,出土器物约350 件,有木器、竹器、葫芦器、芦草编制的器物以及石器、陶器、铜器、铁器残件、皮革、丝麻织物残片等,还有西夏文的印版文书和西夏文的丝绸各1 件。1972 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又在此发掘出汉简数百枚和部分珍贵文物。西大湾城遗址。位于航天镇大湾村西北14.5 千米处的黑河西岸,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10 米,南北宽180 米。墙体为黏土夯筑而成,受雨水风沙侵蚀及黑河河水冲刷,东墙南部1/4 部分墙体已坍塌无存,仅存87 米部分。南墙东部3/4 部分墙体坍塌无存,仅存63 米部分。西、北墙均有豁口,墙体内侧有坍塌堆积形成的斜坡。墙体最高处8 米,最低处残存3 米。银盘大墩堡。坐落在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2.22 千米处的残丘地上,整体保存一般,东西长30.5米,南北宽21.1 米,平面呈矩形。堡由堡院及角墩和积薪堆组成,墙体早期为土坯砌筑,晚期为夯土版筑,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堡内建筑全部坍塌,堡北部有8 间房屋址,并有大量的灰堆。因受风雨侵蚀,部分夯土墙体被破坏,最高处残存7.6 米,最低处3.7 米。石营堡遗址。坐落在西坝乡西移村东北5.45 千米处的黑石山包上,整体保存一般,东西长31 米,南北宽24.1 米,平面呈矩形。南墙正中开一门。墙体为片石、红柳筋、夯土、土坯分层叠筑而成。受雨水风沙侵蚀,部分墙体坍塌呈豁口状,最高处残存8.9 米,最低处为2.8 米。营盘堡遗址。坐落在航天镇营盘村东北2.1 千米处的黑河西岸一片风蚀台地上,堡平面呈方形,边长80 米。墙体为夯土版筑、内有红柳平铺为筋,夯层厚0.08 米~0.13 米。堡坐北向南,南墙的正中开有一门,门的前方有矩尺型曲臂(回门),在堡的四个墙角处各有角墩一座,东墙、西墙、北墙中部各有马面一座。受雨水风沙侵袭,大部分夯土版筑的墙体被破坏。

马庄子堡(汉)

廿里小墩(烽火台) (汉)

烽燧 腰墩子烽燧。位于大庄子乡双新村西北3.7 千米处的砾石山之上,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4.2 米,东西3.8 米,残高5 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整体为黄土夯筑、顶部有部分土坯砌筑。因长期受风雨侵蚀、风化,台体四壁均有酥碱;南壁顶部、中低部位均有豁口,台体贯通裂缝一条。廿里小墩烽燧。修筑于西坝乡西移村西北29.6 千米处的砾石戈壁滩之上,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东西4.1 米,南北4.7 米,残高4.2 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台体土坯砌筑,因风雨侵蚀、风化坍塌严重,整体保存状况一般。下五分敌台。修筑于航天镇沙门子村西南3.8 千米处的高10 米的黑色砾石山顶之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4.8 米,南北12.2 米,残高3 米。剖面呈不规则梯形,台体为砾石、土坯垒筑。因风雨侵蚀、四壁均酥碱坍塌严重,形成斜坡,整体保存状况较差。沙河墩烽火台。修筑于航天镇大湾村5 组东北6.4 千米处的黑河西岸的丘陵之上,平面呈矩形,南北5.5 米,东西5米,残高8.5 米。剖面呈梯形,台体土坯砌筑,因风雨侵蚀、四壁均酥碱坍塌,整体保存状况一般。双岔敌台。修筑于航天镇大湾村5 组东北10.6千米处的一风蚀台地之上,平面呈长方形,剖面呈尖簇形,台体垡子砌筑,因风雨侵蚀、风化坍塌严重,整体保存状况较差。

明长城遗存

金塔境内明长城遗迹总长15.7 千米,沿线有长城墙体1.6 千米,壕堑14.1 千米,城障1 座,烽火台6 座。墙体、壕堑遗迹清晰可辨,烽燧保存较好。杨家井长城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5.5 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墙体为黄土夯筑,修筑于壕堑南垄之上,与壕堑东西向并行,全长1620.8米。受风沙等自然侵害,墙体大部分坍塌,形成高低错落不齐的缺口。截面呈梯形,基宽3 米,顶宽1.7 米,残高2 米,夯层0.13 米~0.18 米。半节红壕堑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6.6 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南距“金石”公路15 米,由东南向西北走向,全长3762.7 米,壕沟上宽下窄,截面略呈梯形,底宽5.7 米~6 米,上宽8.8 米~10 米,南北土垄为壕堑内挖出的沙石土堆积形成,基宽4.9 米~6.9 米,顶宽3.2 米~3.8 米,残高0.5 米~0.7 米。半节红烽火台遗址。位于金塔镇塔院村东南15 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台体建于自然形成的砂砾石基础之上,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红土夯筑,夯层0.21 米~0.23 米。东西基宽9 米,上宽4.3 米,南北基宽9.8米,上宽5.2 米,残高4.4 米。另外,本段长城以北与其平行的金塔夹山,西起野麻湾,东至镇夷东,主要山口设有崖栅,山头高处有6 座墩台,它又是长城的外围防线。

长城沿线自然与人文环境

金塔境内汉长城地处金塔盆地,属马鬃山——阿拉善地台边缘拗陷带及营盘堡——金塔断褶带、弱水断裂带,堆积了千余米的石炭系、二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仅第四系地层就堆积了400米厚的洪积、冲积、湖积的砂砾石,砂和黏质砂土、黏土等。长城沿线地势起伏较大,地貌景观为洪积、冲积平原和丘陵山区。土壤为沙质土壤。明长城地处金塔盆地东南边缘,地貌为洪积扇冲积平原及戈壁荒漠。北面为夹山子边缘的沙砾戈壁,南面为灌丛沙滩,周围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沟壑纵横,荒漠流沙侵入较为严重。

该区域属温带干旱气候,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59.9 毫米,蒸发量为2538 毫米,干热风和风沙为主要灾害性天气

区域内植被脆弱,主要有白刺、红柳、骆驼刺、锁阳等沙生碱性植物野生动物蜥蜴、黄鸭、蛇、野兔等。

长城沿线有鸳鸯灌区北大河水系和黑河河道。鸳鸯灌区地表水主要有鸳鸯池、解放村两水库拦蓄讨赖河冬春季余水;地下水是地表水资源通过水库、河道、渠系、农田灌溉的入渗补给,是地表水资源的直接转化,二次利用。黑河灌区地表水主要有黑河主河道来水和小型水库季节性蓄水;地下水主要是黑河河道来水下渗补给,地表水9000 万立方米,地下水1600 万立方米。

长城沿线居民较少,零星分布有居民点,常住人口5000 人左右。长城沿线零星分布有农田,种植有棉花、小麦、玉米、葵花、辣椒等农作物。

汉长城北部塞墙体沿线有呈东西走向的戈壁便道;西部塞沿线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鼎新——天仓的公路;东部塞南段沿线有呈南北走向的鼎新—芨芨的公路;东部塞北段沿线有呈西南- 东北走向的酒(泉) ——航(天城) 公路,公路西侧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铁路。明长城沿线有金(塔) ——石(泉子) 公路西北向东南走向穿过。

长城沿途为荒漠戈壁、砾石丘陵、河道及水库等,该区域风沙大,地表较空旷,洪水冲刷形成的沟壑分布较多,干旱荒漠为主要环境问题。

长城防御

金塔境内的长城,防御对象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防御对象不同。

汉长城主要是为“逐匈奴”而建。其目的:一是割断匈奴与河西走廊其他游牧民族的联系,削弱匈奴势力;二是维护丝绸之路,使通往西域的道路能安全畅通。汉长城———这条军事防御线,在西汉和东汉两个王朝变更时,对其经营与管理始终没有停止,长城维护着河西走廊地区的稳定与安全,终于将这片土地经营成为与中原地区有同样生活方式农业经济生产区,迫使匈奴的主要部族西迁,彻底解决了匈奴自战国时代以来对农业经济生产区的威胁。

明长城是为防御蒙古、鞑靼、女真贵族等北方少数民族侵犯。明初,朱元璋立国时,元朝军队仅仅是击溃,大量的元朝败军逃回了大漠之北,虽然士气受到重挫,但是仍有着相当强的战斗力。由于明朝初年在军事上明显实力不足,与蒙古元朝余部经历了数次交战均以失败告终。严峻的事实使得明王朝认识到,以他们当时的力量是难以消灭蒙元势力的。因此,朱元璋把缓解社会矛盾、恢复发展生产作为首要问题来解决的同时,在军事上他积极治边修筑长城、关隘,伺机向蒙元残余势力发动强大的攻势。后来,经过几次征战,蒙元残余势力被瓦解,基本上奠定了边境的稳定局面。但是蒙古亦不刺部族的被迫西迁,却使甘肃的边防又再次吃紧。在弘治、正德年间(1488 年前后),明王朝为了防止蒙古的侵扰,再次商议修筑边墙之事,并于1401 年在北方设立“九边”,布重兵,分地防御。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今北京) 后,又多次修筑长城,防御北边袭来的蒙古骑兵。明朝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国力衰落,内忧外患,强敌压境,明政府只能把加强北方边陲地区的军事防御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国防措施去实施。对明朝来说,修筑长城、扩建城堡、加强纵深防御是防止北方游牧部族侵扰的唯一手段。所以明成祖以后的每一个皇帝都对修建长城保卫边陲极为重视。

芦草井长城远景(汉)

布防体系

汉长城布防体系

汉长城是一个工程浩大、组织严密、细致有效的军事防御体系。金塔境内的长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汉长城的走向总是精心挑选的,采用最为有效的路线,尽可能控制住戈壁中的绿洲水草地带,阻止匈奴南进。从金塔县境内的长城分布走向看,东西两面沿黑河南北走向,北面沿北山东西走向,正好把金塔绿洲控制在其范围内。汉代的边塞,是一个庞大的国防工程体系。它的构成,并非“长城”一词给人的印象那样,只是接连不断的一条城墙而已,这个体系是以垣墙为主体,包括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秝武库等军事设施,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这个军事防御工程是以因地制宜、据险置塞为原则而构筑的。这个体系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城墙、城障、亭燧、烽台及军用道路四个部分。

边墙,是组成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部分。它是集阻碍、据守等功能于一身的军事防御建筑物。有墙体、壕堑、山险、河(湖) 险等。

烽燧,在汉代又称亭燧,因为驻有戌卒又是望警的烽台。烽燧作为城障的耳目主要用于报警,是边塞体系中最基层的哨所,亦是边防侯望系统的核心,地位十分重要。烽燧的主要作用是举火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兵的骚扰和入侵。每座烽燧都有戌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点燃报警,传递消息,所燃烟火远在30 里外都能看到。

汉代长城沿线的烽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长城同线的烽燧,主要作用是下传烽火警报、传递邮件、守护长城、保卫边境,它的任务主要是警备与固守边塞,兼有瞭望报警的作用,可称之为塞烽,我县境内的烽燧大多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瞭望报警烽燧,是一种延伸出长城的瞭望线,它是以郡府为中心,向郡境四周边作辐射状展开、四处延伸修建在各地制高点的烽燧。其主要作用在于侯望及向郡府传递情报,瞭望报警,基本上不承担抗敌保境的战斗任务。这一点在金塔境内的长城布防体系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在金塔境内汉长城北部塞以北约5 千米~10 千米的金塔北山的多处制高点上都发现了汉代的烽燧,这正是瞭望报警烽燧。

腰墩子烽火台(汉)

城障,是长城防线的战斗堡垒,汉代长城每隔一定距离,便在自然环境相对好,水草丰美的地方筑有一个城障,这些城障是某一段长城防线的守卫中心。城障一般都建在长城的内侧,但也有少数建在长城的外侧。它们的位置,大多还处在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防御要点之上。如金塔境内的地湾城、大湾城、将军营盘城、石营子坞障、偃泉(前) 障等都属于汉长城沿线的城障。

塞墙、烽燧及城障是汉代边防军事设施的基本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互为支持,组成一个整体的防御体系。城障是这个体系的后盾,是支持者。

关卡,是边境安全检查站。在汉代长城的每一个防区的要隘部位,往往还设有关卡,来检查过往商旅、行人。位于金塔境内黑河下游的肩水金关,是肩水侯官所辖属的一座关隘,位于北通居延塞的咽喉要道,在肩水侯官防线上占有重要位置。

道路,是烽燧、坞障之间的系带,是长城防务体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障塞烽燧是武士身上所穿的甲片,军用道路则是将这些铁片连接的系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修建长城时也得遵循这个道理,长城沿线的道路应该是率先开通的。因为,众多修筑长城的人员分布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带,他们的给养运输不得缺少,这就要求道路畅通。当长城防御体系初步完成之后,为满足大军出塞以及传递情报等方面的需要,也势必要对道路的平整和畅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居延汉简的材料中可知,修筑道路并保证其畅通无阻,是戌卒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时,设有专职筑路养路的士兵,称为“除道卒”。金塔境内镇朔墩一带的长城沿线还遗留有当时的道路遗迹。

明长城布防体系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也是修建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为完善的长城。它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古建筑工程之一,早已作为地球上人类的奇迹载入了世界文明的史册。有人计算过,若将明代修筑长城的砖石、土方,用来修筑一道5 米高、1 米厚的大墙,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苦难深重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力和生产工具都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物,令世人无不为之钦佩和惊叹。这也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善于用聪明和智慧来创造人间奇迹的。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墙台、烟墩和驿传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明长城与汉长城的走向大体相同,位于汉长城的南侧。

城墙是长城工程的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型,随地势平险、取材难易而异。砖墙指用青砖砌筑,石墙指用条石砌筑,东起山海关,西至北京居庸关东灰岭口长约600 千米的长城就是用这种方法砌筑的。铲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培筑土垣。壕沟在明长城防御体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河西的一些盐碱低洼地带,就用宽大的壕沟防御,深度多在4 米以上,口宽达10 米,替代城墙。这种壕沟和城墙一起防御着关外侵略者的进犯,维护着关内的安全。金塔境内南夹山一带的金石公路沿线就有一段长约14.1 千米的壕沟。金塔境内的明长城墙体主要是夯土墙和壕榨。

关城是出入长城的通道,也是长城防守的重点,建砖砌拱门,上筑城楼和箭楼。一般关城都建两重或数重,其间用砖石墙连接成封闭的城池,有的关城还筑有瓮城、角楼、水关或翼城,城内建登城马道,以备驻屯军及时登城守御。关城与长城是一体的。嘉峪关就是有名的关城。

城堡是屯兵以备战之用的。城堡按等级分为卫城、守御或千户所城和堡城,按防御体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长城内侧,间或有设在墙外的。卫、所城之间相距约百里,卫城周长6 里~9 里,千户所城周长4 公里~5 公里,砖砌城墙,外设马面、角楼,城门建瓮城,有的城门外还筑月城或正对瓮城门的翼城,以加强城门的控守。城内有衙署、营房、民居和寺庙。卫、所城与长城的距离或近或远,在长城内位置适中、地势平缓、便于屯垦的地方而建。堡城可称为堡,间距10 里左右,城周1 里~3 里,砖包城垣,开1- 2 门,建瓮城门。城内有驻军营房、校场、寺庙,边堡同长城的间距一般不超过10 里,遇警时可迅速登城。长城上的敌台和墙台,只能容纳很少的兵士,平时只是起到站岗放哨、遮风避雨的作用。真正有紧急情况,临时从远处调兵遣将恐难解燃眉之急,因此,在长城内侧沿线还建有许多城堡,实际上就是兵营。这些城堡根据此段长城的位置重要与否而有大小之分,但都建在长城附近,与长城构成掎角之势,一旦有急,招之即来。

在明代长城上,根据地形和地势隔不远就设置一个敌台,亦称敌楼。敌楼跨城墙而建,一般都是高出城楼数丈之上用砖砌成的方形墩台,分二层或三层,四面的垛墙上均开有垛口。敌台上面,中间修有船形小屋,名曰楼橹。敌台和楼橹里面,可以驻兵以避风雨,也可存粮或储藏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楼橹环以垛口,供瞭望之用。敌台据长城险要之处而设,周阔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军士。敌台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于16 世纪后半期创建的。

城台也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建筑设施,城台是突出于城墙之外的台子,上小下大,略似马脸,所以又叫马面。在需要重点防守的地方,约间隔300 米设一座,台面与城墙顶部相平。如台上建有房屋,就称为铺房,可供守城士卒巡逻时避风雨,使“兵夫得以安身,火器得避风雨”。墙台的外侧和左右两侧外沿砌有垛口,用于对攻城之敌进行射击。墙台起很大的防御作用,因“城墙正面不便俯视,恐其矢弹正面对攻,不敢眺望”。如果敌人进逼城下,城上将士若探身伸头射杀敌人,也容易遭受对方射击。若有了突出城墙的城台,进逼城墙脚下的登城着,就会遭到左右城台上的射击,而使登城无法进行。所以墙台距离一般均在两个城台能够控制的射程之内。如嘉峪关城及其附近的长城、城堡、墩台,就设置合理,布局得当,构成了较为完善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为保卫明王朝西北的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烽火台,明代也称烟墩,所以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东西大体相距约1.25 千米左右。

烽火台是报警的通信设施,具有守卫和瞭望的功能,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墩也称烽燧、烽堠、墩台、亭、烽火台等,是一种白天燃烟、夜间明火以传递军情的建筑物。多建于长城内外的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转处。烟墩形式上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砖石砌高台,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材草,报警的号炮、硫黄、硝石,台下有用围墙圈成的守军住房、羊马圈、仓房。烟墩的设置有四种:一是紧靠长城两侧,称“沿边墩台”,金塔县境内自鸳鸯池烽火台向东至金高交界处的红口子1 号烽火台的多座烽火台就是长城的沿边墩台;二是向长城以外延伸的,称“腹外接火墩”;三是向内地州府城伸展联系的,称“腹里接火墩台”;四是沿交通线排列的,称“加道墩台”。大约每隔10 里左右设一台,恰好在人的视力所及的范围内。(www.xing528.com)

梧桐烽火台(明)

青石咀墩(烽火台) (明)

驿传也是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辅助设施。它是人员流动或物资运输时重要的休息地点,还负责传递往来公文,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为了准确、迅速的传递情报,在明代长城沿线设有驿站、驿所等设施。

驻守军制

汉长城驻守军制

汉代长城,是随着汉王朝对匈奴战争的逐渐深化为巩固新拓西陲之地的守卫和开发而修筑的。它与河西四郡的设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汉代河西的郡县行政体系与长城的军事体系是相互依托又各成系统的。行政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县,而军事体系的构成是以都尉作为军事机构的执行长官。

河西地区的汉塞,建立了完整严密的军事组织系统,组建了由都尉(驻地称都尉府)、候(驻地称障或官)、候长(部、驻大烽台)、燧长(驻一般烽台) 组成的各级军事组织。各级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尉府属官有都尉丞、候、千人、司马等。候官的属吏有候丞、瑑令史、尉史等。候长的下属为燧长,燧设有燧长,管辖戍卒,燧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戍卒从事瞭望戍守、传递文书以及巡查天田、烽燧等其他日常性事务。据出土居延汉简考证,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都尉府辖3 塞,下设4 候官,约15 部、127 燧、1 关。其中肩水候官的人数,据地湾城出土汉简说明,燧长40 名,再加候长下属的士吏、候吏等,在50 名以上,每燧若以3 卒计,共120 人左右。

据史料记载,金塔境内的汉长城只是汉塞的一部分,分属北部都尉和东部都尉。北部都尉驻守会水县北境西段边塞,治北部障。东部都尉驻守会水县东,治东部障,其辖区大致是西接北部都尉北塞,东与张掖郡肩水侯官相连。

明长城驻守军制

明代在长城沿线部署有九大军事重镇,每镇的兵员达10 万以上。每镇之下分若干个路,各路的兵员视长城段落的位置重要程度而定,几千人至几万人不等。路城,是“路”统领官的驻地,路的指挥官一般由守备担任。路之下又分大小不等的若干个关城,关城实际上是一个据点,既要控制某个关口的出入情况,还要负责关城一带的长城防务。小关城兵员有数十人至数百人,派千总把守。大的关城兵员人数有数千人,多的可达数万人。各级指挥官所分别居住的镇城、路城、关城等是紧连着长城的,而有的则是与地方上的州、府、郡、县城合而为一,均离长城不远,一旦有紧急军务,便于调遣出动。据记载,明隆庆年间(1567—1572 年),甘肃镇的兵员在11 万人左右。照此算来,明朝政府仅在长城沿线就陈兵百万之众,可见其对长城防务的重视程度。每个军事重镇实际上就是一个战区,平时由各镇的最高指挥官总兵指挥守卫长城,战时哪里吃紧就调遣军队增援哪里。

明长城最基本的防守单位是敌台和墙台。据记载,一座墙台有14 人把守,4 人守台,其余10 人分为2 班守垛,每班5 人,故班又称作“伍”,每伍设垛长一人。墙台上配有佛朗机3 架,每架子镜9 门,蔺石(滚石)备足。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给足一个月。一座敌台配守兵60 人,30 人守台,设台长一人,其余30 人分6 个班(伍) 守垛口,每伍设垛长一人。每座敌台上配有8 架佛朗机,每架子镜9 门。神枪12 根,每根配神箭38 枝,火药300 斤,大小蔺石备足。号旗、木棒、锣、鼓各一,粮食也储备一个月。木棒是夜晚报平安敲打用的,擂鼓为进攻,击锣表示撤退。一般情况下,一个垛口一个兵,但也不尽然,有些长城地段较为陡峭,不宜登攀,易守难攻,兵员布置相对就少一些。而有些地段地势较为平缓,易于被敌人攻破,兵力部署相对多一些。有些重要关口,配置人员也比较多,每垛可达5 人。然后视其重要程度,适当酌减。

长城战事

据可查史料记载,发生在金塔境内或与金塔境内的长城有关的战事主要有: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 年) 夏,第二次河西之战。自汉武帝元狩二年春,汉军取得第一次河西之战胜利后,为保证作战突然性,稍事休整,于同年夏,发起第二次河西(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 之战。以骠骑将军霍去病、合骑侯公孙敖率数万骑兵出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分两路进击河西匈奴。以郎中令李广、卫尉张骞率部出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南) 为次要出击方向,牵制左贤王。霍去病率精骑渡黄河后,沿沙漠南缘,向西北迂回至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又转向西南,沿弱水(今黑河) 途径今金塔县境东部转向西南至小月氏(今甘肃敦煌市南湖镇旧关遗址西南),又转向东,至祁连山(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部,酒泉市南),大破酋涂王。然后经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乌盩山(今甘肃乌鞘岭) 而回到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前后降俘6500 人,其中包括单桓王、稽沮王、呼于屠王,酋涂王及五王母、单于阏氏和王子59 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 人,斩遫汉王等3.2万余级。

李陵兵败遮虏障。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人,汉飞将军李广之孙。 《资治通鉴》 记载汉武帝认为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封他为骑都尉,命他带领丹阳和楚地人五千,在酒泉(据有关史料记载,金塔县航天镇营盘村境内黑河西岸的营盘城遗址就是李陵的驻扎教习之地)、张掖一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同时命李陵于九月自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东浚稽山南面的龙勒水边巡回观察匈奴动静,如果不见敌踪,便退回受降城休息士卒。于是,李陵率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停下扎营。李陵在浚稽山与单于率领的匈奴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将李陵的部队包围。两军追赶厮杀数日,李凌终因寡不敌众,投降匈奴。

两晋太元十二年十二月,凉州饥荒,死者过半,吕光部下有的乘机叛变。吕光自率3 万骑兵攻克彭晃张掖城,杀彭晃。随后利用王穆的内部矛盾,率2 万骑兵进攻酒泉,夺取酒泉后再进驻凉兴(今甘肃瓜州)。

明洪武五年(1372 年) 春,征西将军冯胜率师至兰州,次至酒泉(包括金塔),再至瓜州(今甘肃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多次击败鞑靼。

明弘治十八年(1505 年) 冬,鞑靼兵入镇夷所(今金塔县东南),指挥刘经战亡。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 夏,俺答汗部入侵肃州(今甘肃酒泉),甘肃总兵刘承业抵抗,两战全胜。

长城构筑方法及保存状况

汉长城构筑方法及保存状况

金塔境内汉长城的建筑方法是根据所在地的地势和地貌环境因地制宜。材质上,就地取材,分别存在沙土或沙土夹杂红柳、芦苇、沙砾等形式,也存在利用自然地物做屏障的情况。防御设施方面,以筑墙、挖壕堑和自然地物为主,辅以单体建筑、关堡和其他遗存。通过调查境内汉长城从形式上看,包括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

在金塔境内的汉长城有效地控制了适于人类生活的戈壁绿洲,蜿蜒绵恒于山岭、沙漠、戈壁等诸多复杂地形之中,其构筑的材料和方法,则因地形、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西北地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贫乏的资源所限制,汉长城在修建时不可能处处采用砖石,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建造。据史料记载,路博德在修筑长城时,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因地制宜,“或版筑土垣,或垒砌石墙,或依高山峡谷等自然险阻,稍作整治,或筑栅栏、篱笆,或于小河、溪流处构水闸,以防偷渡。”

单从金塔县境内汉长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砂石土堆筑、砂石土夹红柳芦苇堆筑、红柳和梭梭叠筑等多种形式,以砂石土堆筑的居多。如在金塔县西坝乡沙枣园子一带,过去生长着大片红柳、芦苇等植物,修建长城时就用这些植物的枝条和砂砾石为基本建筑材料。其建筑方法一般是一层植物茎干一层砂石土,交层叠铺,一般每层的厚度为20厘米~30 厘米,整个墙体的高度可达数米。在金塔与玉门交接的一段则完全用梭梭木、红柳枝条等叠垒而成。在北山一带,部分地段则利用山中的块石垒起而填以砂石土。在北山边缘和黑河沿岸的平原地带则用就地砂砾石堆筑而成。

壕堑的建筑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就地掘壕两侧筑垄而成。河险和湖险则是充分利用自然天险河流和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烽火台(敌台)的建筑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夯土版筑、土坯砌筑、黄土夯筑夹土坯砌筑和块石、砂石土、黄土堆筑(垒筑)等多种方式,多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长城内侧。如境内的廿里小墩烽燧是用土坯夹植物茎干修筑而成的;腰墩子烽燧则是用黏土夯筑而成的;在黑河沿岸则发现了几座用就地砾石堆筑而成的烽燧;在长城外围的山头上则发现了3 座用天然石块垒筑成的烽燧。关堡的建筑方式均为夯土版筑,有的中间夹有栣木。

明代壕堑

总体而言,金塔境内汉长城资源保存较差。长城墙体因风雨侵蚀、山洪冲刷和人为踩踏、机动车辗压及牲畜活动酥碱坍塌严重,整体保存较差。壕堑也因风沙侵蚀、山洪冲刷和人为踩踏、机动车辗压及牲畜活动,壕沟被沙土填埋,土垄坍塌,但整体遗迹清晰可辨,大部分保存一般。墙体和壕堑部分地段因山洪冲刷消失,形成豁口。个别地段因人为开荒和生产建设被破坏。境内的单体建筑,绝大多数因风沙侵蚀、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损毁严重,仅存残基,高在0.1 米~9.3 米之间。关堡保存一般,基本上遗迹都很清晰,城垣清晰可见。

墙体自然破坏因素主要有风雨侵蚀、洪水冲刷、河流改道、沙漠化、干湿冻融、地震。人为因素主要有人为踩踏、开垦耕地、修建道路、机动车辗压和牲畜活动等。存在病害主要有底部返潮、酥碱、植物生长和啮齿动物打洞等。

单体建筑大都保存较差或差,破坏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其中又以风雨侵蚀为主,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踩踏和盗挖。单体建筑局部存在病害主要是返潮、酥碱和飞鸟筑穴。

关堡整体保存较差。破坏因素则以自然因素为主,其中以风雨侵蚀现象尤为突出。人为因素则是修路、取土、人为踩踏和车辆辗压等。

明长城构筑方法

明长城修建充分贯彻和实践了“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从材质上,以黄土夯筑为主,个别墙体、烽火台和敌台还夹杂有砂石、红柳、芦苇等材料。从形制上,明长城墙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工夯筑墙体,为主要类型;一类是壕堑,系平地或在山腰挖掘而成,既有与墙体共同设防,也有单独为防;一类是不便筑墙的山地或河流沿岸,充分利用自然险阻,辅以关堡和烽火台进行防御。关堡与长城墙体距离不等,有的依托墙体而建,有的则远离长城墙体。依据与长城墙体的位置关系,敌台可分为两种:依墙而建和骑墙而建。烽火台在长城墙体内外均有分布,大多坐落在高、险之处,或联合其他长城设施,或独立连成线,充分体现出防御功能。每隔5000 米左右设一烽燧。

明代称长城为“边墙”,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墙基宽4米,高5 米,大墙上建烽火台,底边长8 米~12 米,高12 米左右。墩的南侧与墙面标齐,北侧凸出。正面无马道,是用绳梯向上攀登。大墙上有巡道,宽1 米多。筑长城时,凡经过城池或堡寨,均留城门洞,门外一侧筑瞭望台。城墙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随形势需要而异。城墙顶面,外设垛口,内砌女墙,或叫女儿墙,主要作用是保护守城将士的人身安全,防止守卫和巡逻的将士不慎坠下墙去。卷门暗道用以供守城士卒上下。壕沟是就地掘壕,深度多在4 米以上,口宽达10 米,两侧培筑土垣。金塔境内的明代烽火台均为夯土版筑,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上小下大,剖面呈梯形,底边长7 米~12 米,高5 米~12 米。

床窝子壕堑(汉)

长城考古调查

金塔境内的长城考古调查工作始于20 世纪初,至今大的考古调查工作共进行了8 次。

1930 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遗址尤其是金塔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考察,发掘获得850 枚汉简。

1972 年至1976 年,甘肃居延考古队沿黑河,南起金塔县双城子,北至居延海一带进行了考古勘察。在调查、踏勘的基础上,于1973 年和1974 年夏秋季,对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共掘得简牍11577 枚,遗物1311 件。

1981 年和1986 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前身)对金塔县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并于1986 年9 至10 月对地湾城障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汉简约2000 枚。同时出土的器物很多,有木器、竹器、苇草器、角器、料器、陶器、铁器、铜器、皮革和织物等,还发现残笔一支。根据这里出土的函检与簿检,认定地湾城为肩水侯官所在地。

1987 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由于条件所限,本次调查只调查了部分长城段和关堡、烽燧遗址,资料很不全面。

从2003 年至2007 年7 月,甘肃省西北师大敦煌考古研究所李并成教授一行及甘肃省长城普查队,对金塔县境内的汉明长城进行了普查。

2007 年甘肃省明长城调查队对金塔县境内的明长城进行了全面调查,查清县境内共有明长城15.7 千米,沿线有长城墙体1.6 千米,壕堑14.1 千米,城障1 座,烽火台6 座。2009 年又对明长城独立烽火台进行了调查。

2009 年,在全国开展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金塔县文物普查队对金塔境内的部分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新发现有墙体遗迹的长城遗址约30千米,沿线新发现烽火台12 座,城障1 座。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争相转发播报。

2010 年,在全省开展的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金塔县成立了第四调查组,对金塔境内的汉长城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彻底摸清了金塔境内汉明长城的家底。据调查,金塔境内汉、明两代长城总长度约320 千米,其中,汉代长城总长度305 千米,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其中,汉代长城墙体86 段,壕堑29 段,关堡15 座,单体建筑117 座,与长城相关的遗存6 处。明长城一线共有烽火台6 座,壕堑6 段,墙体1 段。长城长18.59 千米,城障1 座,另外沿黑河两岸及北山山脉还有一条烽火台线有单体建筑26 座。境内明长城、壕堑、烽火台和部分墙体、城障并行。通过以上8 次考古调查工作,全面查清了金塔境内的长城、烽燧、关堡遗址,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开展长城研究、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家井长城(明)

长城风物

20 世纪30 年代、70 年代和1986 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甘肃居延考古队和甘肃省考古所先后三次对居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出土居延汉简30000 余枚,其中在金塔县境内的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出土居延汉简17000 余枚。并在肩水金关出土货币、残刀剑、箭、镞、表、转射、积薪、铁工具、铁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衣服、鞋、帽、渔网、网梭以及小麦、大麦、糜、谷、青稞、麻籽等,还有棨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版画和麻纸等实物1300 余件。此外,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工作期间,调查队在长城沿线、关堡和烽燧周边采集了大量的陶片、瓷片、长城建筑材料及汉木梳、陶渔网坠、汉麻鞋、草编用具及糜子等粮食标本,为研究汉长城历史提供了大量实物依据。

长城保护

金塔县境内汉长城的保护管理工作总体有县文化体育局负责,县文物局具体管理。近年来,金塔县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组四级管理网络,明确了保护责任,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早期长城资源保护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干部考核。并健全了群众性保护组织,聘请了70 名业余文物保护员加强日常管护。实行“乡镇属地管理、部门配合参与、文保员日常巡查、博物馆职工包乡挂点、文体局重点抽查、县政府大检查”的办法切实加强早期长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健全了记录档案,落实了保护经费,基本实现了“四有”。

1981 年9 月10 日,金塔境内汉长城及其沿线关堡和单体建筑与全省其他汉长城及其沿线关堡和单体建筑被甘肃省人民政府以“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 年5 月25 日,被国务院以“长城”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草井长城局部(汉)

2006 年12 月13 日,根据金塔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金塔县境内长城及其沿线城障烽燧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方案》 的通知,金塔境内的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长城线以现有墙基外侧为准向两边扩延30 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在现有墙体的两端,以墙基为界向外扩延20 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扩延1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以该烽火台基座底边向四周扩延30 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长城沿线的城障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以该城障基座底边向四周扩延30 米为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外向外扩延100 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1987 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后建立了部分长城记录档案,现由金塔县文物局管理。

近年来,金塔县十分重视对境内汉长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对部分关堡、烽燧和墙体实施了加固维修和本体保护。1999 年申请省文物局投资100 万元修建大湾城防洪工程,修建防洪堤470 米,并在西大湾城遗址、地湾城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树立了保护标志。为了加强对居延遗址(金塔部分) 的保护,2005 年金塔县文体局向省文物局申报立项加固维修,2007 年底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加固维修,工程预算497 万元。2008 年、2009 年、2011 年先后分3 期共投资310 万元完成了肩水金关、地湾城和东大湾城、西大湾城的加固维修。主要工程项目为:遗址表面PS 喷洒渗透防风化加固、裂隙PS 注浆加固、墙体悬空面或坍塌区的加固、顶面冲沟加固,并在肩水金关四周设置了防护围栏。2009 年又在大湾城遗址、地湾城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四周埋压了保护界桩。2011 年金塔县博物馆又对沙枣园子一带的12 千米汉长城和保存较好的银盘大墩堡和廿里小墩烽火台四周用铁丝网进行了保护。

金塔汉长城“之最”

单县里程最长 通过调查查明,金塔县境内共有汉长城306.78 千米,其中墙体152.72 千米、壕堑44.85 千米、河险、沼泽险109.21 千米,为甘肃境内单县汉长城里程最长的县。

线路最多 调查查明,金塔境内共有三条汉长城线路,其中东线长城从与高台交界的兔儿堡起,沿黑河一直向北延伸至肩水金关,总长112.31千米;西线长城从肩水金关对面的黑河西岸起沿黑河向南延伸至营盘堡,总长63.62 千米;北线长城从营盘堡起沿北山边缘向西延伸至与玉门交接的芦草井西长城,总长130.85 千米。同时在长城沿线还发现了几处复线和向外延伸的叉线。由于金塔独特的地理结构,汉长城在金塔境内的走向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根据地形蜿蜒而行,充分贯彻了“因地制宜”的思路。其线路之复杂实属罕见。

建筑方式最复杂 通过调查金塔境内的汉长城从形式上看,有墙体、壕堑、河险、湖险等。从墙体的建筑方式看,有块石垒筑的,有砂砾石堆筑的,有砂砾石夹红柳垒筑的。烽火台的建筑也是多种多样,有黏土夯筑的,有土坯砌筑的,有块石垒筑的,还有砂砾石堆筑的。可以说除夯土墙外,汉长城的其他建筑方式和类型均在金塔可以找到,真正称得上是“长城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