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塔胜迹-镇夷峡:战略要塞,匈奴击退,黑河小三峡

金塔胜迹-镇夷峡:战略要塞,匈奴击退,黑河小三峡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镇夷峡,又名正义峡,因其显赫的军事要塞地位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族平等,故将“镇夷”改为“正义”。镇夷峡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石头峡口,在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双树村南端。战后,赵通奉旨留守镇夷峡,他带领军民垦荒屯田,修筑烽墩,多次击溃匈奴的侵扰,后来战死疆场。黑河水随山势流入石峡,蜿蜒曲折穿越百里峡谷,前后分作三段,分别叫镇夷峡、阎家峡、赵家峡,素有“黑河小三峡”之美称。

金塔胜迹-镇夷峡:战略要塞,匈奴击退,黑河小三峡

镇夷峡,又名正义峡,因其显赫的军事要塞地位而得名。峡口周围山岭重叠,壁立千仞,飞鸟难渡,黑水中分,仅此一线。汉晋时期从黑河北岸通往匈奴老巢——龙城的古道便由此穿过,正处于甘(甘州今张掖)、肃(肃州今酒泉)、蒙(今内蒙古) 三方交界,而且左右山崖如刀削斧劈,十分险峻,自古有“天城锁钥”之美誉,在抗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发挥了天险要隘的战略作用,所以古人美其名曰“镇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族平等,故将“镇夷”改为“正义”。这里旧有黑河古渡、苏台云香、紫塞平沙、赵墓烟冥、石峡晚翠、红崖早霞、东山峭壁、西岭生盐等“镇夷八景”,明代诗人岳正观后分别以此“八景”为题欣然赋诗赞赏,一时名播四方。

镇夷峡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石头峡口,在甘肃省金塔县鼎新镇双树村南端。弱水穿峡而出,折向东北,穿越沙漠注入居延海

镇夷峡东南五里是甘肃省高台县天城村,1958 年前,村子还有完整的城垣。明代镇夷守御千户所治地,名镇夷城。城里有四街八巷,有白府和阎府两处古代府邸建筑。白府是明代嘉靖年间在临洮任总兵的白兆庆的府邸;阎府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任过提督的阎相师的府邸。

从镇夷峡口进入峡内,四山环抱,弱水明流,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很有些世外桃源的氛围。高台十景中,镇夷峡就有三景:“太上灵岩”“金龟点水”“稻香晚霞”。从峡内到峡外,随处可见文化古迹遗存,如汉代的烽燧、明代的长城、清代的碑文、还有传说史前大禹治水的遗迹“石门”石刻。

镇夷峡

“石门”石刻传说是大禹治水时的遗迹,其实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石刻。一壁悬崖刻写“石门”,一旁的巨石上刻写“碫石开路”。

镇夷峡峡口的高山确实像斧头劈开的一道口子。而“石门”则是通往居延海的运输捷径。居延海周围屯田产出的粮食运往张掖或酒泉,正是从此而过。

此处的合黎山,如一道阻隔漠外的天然屏障。唯有大禹王劈开的石峡,是群山深处的一条狭窄通道,乃古代连通匈奴龙城的必经之路,古称“龙城古道”。在汉代,此地叫“酒泉塞”。酒泉塞是酒泉郡辖域丝绸之路的东南门户关塞。两千多年前,西汉名将霍去病在河西大破匈奴,溃散的胡马即是穿镇夷峡逃往山外大漠,天城山上因而留下了有名的霍王庙。匈奴被汉军逐出后,渴慕河西山川水草,屡图卷土重来。经多年将息,到了汉宣帝时,胡骑又在大漠上踏起狼烟。公元前70 年,汉宣帝拜赵通为宣武将军,赴河西再讨匈奴。赵通是先秦赵高之后,出身将门,武略过人。赵通联络乌孙,约定在居延道包抄匈奴。他自率精骑,出镇夷峡从黑河北路直下,在石门山与匈奴相接,一场激战,匈奴大败,汉军乘胜追击百里,适逢乌孙兵马从西路赶到,两边夹击,斩杀匈奴右贤王,大获全胜。战后,赵通奉旨留守镇夷峡,他带领军民垦荒屯田,修筑烽墩,多次击溃匈奴的侵扰,后来战死疆场。当地军民怀念赵将军功绩,特意在他生前亲手开挖的水井前立碑纪念,上书“甘泉济众”四个大字。魏晋时期这里又叫“都督涧”,西凉王李暠之子李歆在此屯兵。在明代,又有勇将白刚,平定河西战功显赫,被朝廷封为世袭五千户,掌镇夷所印,自此世居天城。白氏家族中先后共有七人提任此职,据险镇守峡口,确保河西门户。到了清代,天城本土还出了一员大将,名叫阎相师,骁勇善战,在雍正、乾隆年间多次征讨叛乱,屡建战功,历任瓜州营参将、金塔寺协副将、肃州镇总兵,直至甘肃提督。阎相师于乾隆二十七年病卒,乾隆皇帝御赐祭葬碑,碑文赞他“从征戈壁,威行葱岭之西;跃马崦,嵫勋策凌烟之上。”相师墓就在镇夷峡内,墓碑至今屹立无损,成为石峡内一处有名的文物古迹。(www.xing528.com)

峡口外的山头上还屹立着一座座历经沧桑的烽火台,也形象地印证了这里确实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当地人把这些烽火台叫作烽墩,每个烽墩皆各有名,而且还伴有神奇的传说。比如蟒墩,说是从前山中有一条大蟒,常于夜间出没,偷吃庙中供品,甚而伤害人畜。烽墩守兵中有一勇士,经多次探察,摸清了大蟒穿行的路径,在一个深夜里孤身埋伏在一低凹处,等大蟒中刀后疼痛万分,摆动尾巴猛地一扫,勇士躲闪不及,被扫倒在山石上,当场献身而死,那大蟒挣扎一阵后也死掉了,从此山中安宁。人们为纪念那位杀蟒英雄,便给那座烽火台命名为蟒墩。

这里又有许多古代的庙宇。令人惊异的是,多数庙宇都建于高山之上。最为有名的是香山寺,明代成化年间修建。该寺并非一座寺庙,而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宏伟建筑,从山顶到山脚依次排列下来,布局分作三层,上下通道由石桥和木桥相连接。山顶一层建有三宝殿、观音堂和财神阁;中山段是无量殿,左有灵关庙,右有达摩堂,两旁还有僧房和斋房;下山段又有菩萨楼、罗神庵和地藏楼。在山脚下还搭有一座大戏台,每逢四月八庙会,远近的善男信女都来香山寺朝拜,人流如潮,热闹空前。当然这都是昔年的景象了。今日遥望山顶,只见寺庙残迹,旧貌却早已难寻了。

镇夷峡内又是别一番诱人天地。两边险峻山崖,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天然形成一处处绝妙奇观,民间又为之冠以各形象的名称:老君石像、二僧拜佛、鹁鸽仙洞、镇水神石、金龟探水、晚翠山房……这些景观多又伴有迷离的神话传说。比如在石峡中段的陡峭悬崖下边,湍急河水受崖壁阻拦,形成一巨大漩涡,水底也因而冲刷出一个深坑。传说这深水坑中有一轮金月亮,谁若看见了水底的金月亮,即可交上好运,故名观财坑。当然,这样的神话不过是一种美好的寄托,人们来到水边看金月亮,无非是图个吉祥如意。但历来总也有些贪财如命之人,竟把那虚幻当真,不顾性命跳进神秘漩涡,妄想捞取金月亮,其后果自然是送了性命,往下一跳便不见影踪。于是这充满神奇色彩的观财坑又有了一个别名:“棺材坑”。

黑河水随山势流入石峡,蜿蜒曲折穿越百里峡谷,前后分作三段,分别叫镇夷峡、阎家峡、赵家峡,素有“黑河三峡”之美称。河水穿过三峡后,急急流向额济纳旗的茫茫沙漠。石峡内靠着流水的滋润,长有大片胡杨林。也许是因为特殊的地域环境,天城人说石峡的胡杨可生长1000年,枯死后又可站立1000 年,倒地之后还能延续1000 年不朽。

三峡的中段较为开阔,河边土壤多沙,可供农耕。而今,天城人已在这里开垦出片片土地,还培育了大片果园。我们来到石峡,正逢桃花梨花盛开的时节,峡谷里远远近近一片烂漫的雪白粉红,使人顿感如同置身画境。这迷人景色令人一下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好一个神奇美丽的镇夷峡!当年大禹王巨斧劈开的石峡天险,随着滔滔不息的黑河水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风烟,今天正以多彩的风姿揭开她崭新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