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嘉峪关文物考古发掘成果|长城夯土墙体保护研究

嘉峪关文物考古发掘成果|长城夯土墙体保护研究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配合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维修工作,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9月中旬开始对其涉及的墙体及附属设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时间的考古勘探与试掘。考古队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分为两组同时进行。经发掘,探沟内皆以风成细沙堆积。

嘉峪关文物考古发掘成果|长城夯土墙体保护研究

为配合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维修工作,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9月中旬开始对其涉及的墙体及附属设施进行了为期半个月时间的考古勘探与试掘。针对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嘉峪关长城夯土墙体保护维修工作的实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5年7月中旬开始对其涉及墙体及附属设施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古试掘,现将考古试掘情况汇报如下: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共涉及43.85公里,嘉峪关长城明墙段4项,北长城9项。东长城6项,由于需要做考古工作地点相对分散,给考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考古队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分为两组同时进行。现将工作状况分别报告如下:

1.明墙一墩台壕堑

壕堑位在明边墙外(西)侧,距离边墙28—29m,略呈南北向。根据保护规划我们截取其中一段20m进行清理(地理坐标北纬39°44′39.43″、东经98°12′00.29″)。壕堑的部分边沿整体暴露于地表。壕堑内填充纯净的风成细沙粒堆积,从南北预留的剖面上可明显看到风成的一层层堆积。壕堑上口东西两侧边缘有人为码砌的鹅卵石,排列有一定规律,宽度有1.6m。其下的壕堑未处理,为原生戈壁沙砾层。壕堑深度4.5m,剖面大致呈梯形,口大底小,在7.2~1.7m间。

2.明墙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土质紧密,夹杂若干沙砾,土色呈黄褐色。夯层明显,厚度为0.13~0.16m。其分段板夯,每段大致长在8.6m。

在明墙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现有高度3.76m。探沟堆积可分三层:第一层为墙体倒塌堆积,质地较墙体松软,密度小,颗粒大。第二层为风成形成的细沙粒堆积,比较纯净。第三层厚度较薄,仅在探沟北壁、南壁有分布,质地较一层稍硬,土色类似于墙体,怀疑应是当时筑墙形成的踩踏面。第三层以下为原生戈壁沙砾。

3.明墙二号墩台

暴露于地表的墩台土色呈黄褐色,土质较硬,夹杂少许沙砾。板夯筑成,形状大致呈覆斗形,其接近底部风蚀似蘑菇状。在其与城墙墙体北侧东端交汇处布探沟一条(2×3m),进行试掘。经发掘,探沟内皆以风成细沙堆积。底部经过人为处理,有一层厚0.30m的踩踏面。深埋墙面较之暴露墙体,向外延伸1.10m,原因是暴露墙体经风蚀,部分残缺所致。

4.明墙三号墩台

暴露于地表的墩台土色呈黄褐色,土质较硬,夹杂少许沙砾。三号墩台现保存较之二号墩台较差,系夯筑成,形状大致呈覆斗形。在墩台北侧东端布探沟一条(2×3m)进行试掘。经发掘,贴近墙体侧有一层倒塌堆积,土质较之墙体稍软,颗粒大,土色呈黄褐色,厚0.46m。其下为原生沙砾。

1.暗壁四号墩台

四号墩台一侧紧贴城墙墙体。墩台在廿世纪八十年代曾经修复过,现保存完好,形状呈覆斗形。土色呈黄褐色,土质较硬,夹杂的沙砾较少。城墙墙体亦经修复,现保存有女墙,夯筑明显,厚在0.19~0.22m间。分段板夯,每段长3.60m。在与四号墩台与墙体交汇的一边布探沟一条(2×3m)进行试掘。经发掘,墩台及城墙墙体直接起于原生沙砾,未经过任何人为处理。

2.高沟墩烽火台

高沟墩烽火台直接夯筑于长城南侧附近的山体之上,与邻近山体的其他墩台自成一体,构成了一套明显具有“瞭望”功能防御体系。其现保存较差,大致呈覆斗形。土色呈黄褐色泛红,土质较硬且夹杂大量沙粒。墙体北侧一端有人为掏挖的洞穴。(据当地文物工作者告知,其为20世纪60年代响应党中央“广积粮、深挖洞,不称霸”的号召而挖。)墙体西侧垂直一端布探沟(2×2m),进行试掘。经发掘,高沟墩烽火台直接建在原生沙砾上,底部未经过人为处理,夯层厚0.12m~0.16m,残高约8.0m。探沟东壁有一层墙体倒塌堆积,厚0.1m~1m。

3.暗壁三号墩台

暗壁三号墩台现正在加固修复,形状呈覆斗形。土色呈黄褐色,土质较硬,夹杂的沙砾较少。其一侧紧贴城墙墙体。在墙体北侧一端布探沟一条(2×2m)进行试掘。经发掘,墩台直接起于原生沙砾,未经过任何人为处理。

从西壁堆积来看,第一层为新近加固的墙体与散水护坡,厚度在0.40m~0.50m间,第二层为厚0.30m风成细沙层,其下是原生戈壁。南壁东端为风尘细沙厚0.40m。

4.暗壁第二段第二自然段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色。夯层明显,厚度在0.19~0.22m间。其分段板夯,每段大致长3.6m。

在明墙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任意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2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堆积以自然淤砂为主,厚1.10m,其下为0.10m~0.15m的风尘细沙层。

1.野麻湾长城第六段第二自然段第一发掘点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较差。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中泛红。夯层明显,厚度在0.16m~0.26m间。

在该段长城第六段第二自然段一豁口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3.50m,上厚0.54、下厚3.50m。

2.野麻湾长城第六段第二自然段第二发掘点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较差。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中泛红。夯层明显,厚度0.25m。

在该段长城第六段第二自然段一豁口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2.70m,上厚0.74、下厚3.20m。墙体一侧其堆积可分两层,第一层为倒塌堆积,土质较墙体疏松,颗粒大,土色等同于墙体。厚0.25m~0.68m;第二层为风尘细沙堆积,比较纯净,厚0.67m~0.95m。其下为原生沙砾。

3.野麻湾长城第七段第一自然段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极差,顶部风蚀成一条脊线。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夯层不明显。

在该段长城第七段第一自然段两侧任意处垂直布探沟两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2.26m,南北两侧皆为风尘细砂粒堆积。

4.野麻湾长城第十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一发掘点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极差,顶部看,风蚀作用下整个起伏不平。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夯层不明显。

在该段长城第十一段第一自然段任意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1.64m,顶部厚0.68m。

5.野麻湾长城第十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发掘点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极差,剖面看,大致呈梯形。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夯层不明显。

在该段长城第十一段第一自然段任意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2.24m,顶部厚0.70m。

1.野麻湾长城第二段第一自然段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较好,剖面呈梯形。夯层明显,厚0.18m。其分段板夯,每段大致长在5.5m。土质紧密,夹杂较多砂砾,土色呈黄褐。

在该段长城第二段第一自然段任意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2.30m,顶部厚0.90m。

2.野麻湾长城第五段第一自然段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较差,剖面大致呈梯形。夯层不明显,土质紧密,夹杂较多砂砾,土色呈黄褐色。

在该段长城第五段第一自然段任意处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1.22m,顶部厚0.45m。

3.野麻湾长城第一段第三自然段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较差,风蚀严重。夯层不明显,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色。

在该段长城第一段第三自然段一豁口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1.44m,顶部厚0.58、底宽2.10m。

4.野麻湾长城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暴露于地表的墙体现保存较差,风化倒塌严重。夯层不明显,土质紧密,夹杂较多沙砾,土色呈黄褐色。

在该段长城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一豁口处垂直布探沟一条(2×3m)。经发掘,该城墙无墙基,直接起于地表,总高大致在1.10m,顶部厚0.92、底宽3.40m。

5.野麻湾长城三号墩台东侧

三号墩台东侧与长城墙体交汇处布探沟(2×3m)一条。垂直3号墩台有一独立土坯墙体,以横砌平铺四层。残高0.36、残长0.80m,以东墙体倒塌,散置于墙体以南。

此段长城墙体高3.90、顶宽0.60m,夯层明显,厚0.20m~0.26m间,分段板夯,段长5.04m。其墙体土质较硬且夹杂大量沙粒,土色灰褐中泛红。(www.xing528.com)

长城墙体无墙基,剖面呈梯形。

6.野麻湾长城三号墩台西侧

野麻湾长城三号墩台西侧为一房址遗迹,编号为F3。

F3:土坯围构,门道置于南端。外围四壁倒塌。东侧为一土炕,西侧为一灶坑。

土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50、东西宽3.30m。北高南低。南北两壁置炕面土坯支柱。内填充炕面废弃堆积、草木灰、红烧土块、未燃烧尽的木材等。土坑北壁、东壁内外墙面抹有草拌泥,且北壁、东壁内墙面有烟熏火烧痕迹。炕门掏挖于北墙中部位置,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外侧以残块土坯封堵(其经过烟熏火烧),排列混乱。炕门内壁部分区域在烟熏面上二次敷草拌泥加工处理。土炕四壁土坯堆砌排列各异。其中东壁从下至上先横砌平铺一层,其上顺砌立铺,中间隔横砌立铺一层,再其上横砌平铺一至三层土坯。西壁横砌错缝平铺六层土坯。北壁南壁土炕底部经人为加工处理,土质较硬且平整,部分区域有火烧痕迹。上覆一层细沙。土炕废弃堆积内发现青花瓷片、酱油瓷片、铁器等遗物。

西侧灶坑东、北、南三壁土坯围构,仅预留西侧敞开,平面大致呈半椭圆形,长径0.42m、短径0.26m。灶坑火烧面较厚。灶坑西侧底部亦经人为加工处理,土质较硬且平整,部分区域有火烧痕迹。灶坑废弃堆积内亦发现青花瓷片、酱油瓷片等遗物。

7.野麻湾长城四号墩台

野麻湾长城四号墩台清理房址两座,编号为F1、F2。

F1:东、北两壁利用4号墩台、长城壁面,西、南两壁以土坯围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70、东西宽2.20m,高由北向南倾斜,在0.80m~0.24m之间。门道应朝南。西墙所砌土坯从下至上,底先顺砌斜向立铺两层,上竖砌平铺一层,再其上顺砌斜向立铺两层。南墙土坯仅砌一层,以顺砌立铺之。居住面经人为修整,土质硬且平整。西墙外侧有成片灰迹,系当时人所倒垃圾。房址倒塌堆积发现黑瓷、白瓷片等遗物。

F2:F1以南,置房址F2,东壁利用4号墩台壁面,其余三壁以土坯围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6、东西宽1.86m,高度由北向南倾斜,高在0.56m~0.40m间,门道朝南。北壁土坯残存六层,以横砌平铺之;西壁南端残缺,残存者的保留三层,以横砌平铺之;南壁系用夯土、土坯混合堆砌。房址东北角横向掏挖一土洞,平面近似半圆形。洞口底部以砾石加固,洞顶及四壁经火烤,有烟熏痕迹。其底部低于房址居住面。房址居住面不甚平整,整体北高南低。

依据《嘉峪关长城墙体(夯土)保护维修工程方案》中第一章第四节第九条“根据相关法规,在文物遗址区工程活动,须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以防止对遗址的破坏和遗址信息的流失。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应先行开展考古发掘清理工作,局部地段与施工结合进行”的要求,我所选择了6处试掘点,共计9条探沟,试掘情况分别如下:

试掘点1:野麻湾堡遗址

野麻湾堡遗址位于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村一组东100m,嘉峪关市至新城镇公路南侧15m,西南距关城约30公里,是关城东边防务要地之一。《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野麻湾营,城(肃州)西北六十里。万历四十四年,兵备内江李应魁、参将湟中祁秉忠议呈巡抚祁光宗筑堡,添设防守兵马。”堡址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14400平方米,坐西向东,门向东开,东墙外残存瓮城墙一段,长11.2m,宽5.3m,高3m。东、西墙各长120m,南墙长117m,北墙长110m。墙体为黄土版筑而成,底宽2m~7.6m,上宽1m~6m,残高1m~10m,夯层厚0.18m~0.21m,夯段长6.7m~8.5m,有2—3次夯筑的痕迹。墙顶内侧有女墙痕迹,宽约0.7m,外侧有垛墙,残高0.5m~1.7m,垛口宽0.6m,高0.8m,厚0.65m,垛口间距4m。西墙中部有腰墩一座,与城墙同高,呈方椎体,墩体南、西、北面有裂缝,墩顶南、西、北面有垛墙,南面垛墙损毁严重,西、北面保存较好,垛高0.3m~2.05m,宽5.4m,厚0.65m。墩顶有房屋遗迹,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内有柱窝4个(图15、16)。1989年1月17日,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15日,甘肃省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坐标:N39°54′50.26″,E98°23′37.73″,H1448m。

此次试掘在野麻湾堡遗址东、西、南、北四面围墙内侧顺围墙方向各布探沟一条,面积均为2×10㎡。野麻湾堡遗址内部地层堆积可分为三层:①层为耕土层,均匀分布,厚度20m~30cm,土质疏松,深褐色,包含大量草根等杂质;②层为垫土层,均匀分布,厚度20m~30cm,个别区域厚度可达50cm,土质坚硬致密,灰褐色,杂质较少;③层为生土层。未发现遗迹现象。在T1中部①层下发现应是近现代石磨盘一件。

试掘点2:半路墩烽火台

半路墩烽火台现存高8.0m,底部长10.0m,宽10.0m,夯层厚10cm~15cm。表面泥流痕迹很明显,表面结壳致密,较坚硬,部分呈片状脱落,墙体表面有白灰面残留,底部周边生长有杂草。

此次试掘在半路墩烽火台南侧布东西向探沟一条,地理坐标:N39°53′12.58″,E98°25′40.59″,H1451m;面积5×1平方米。地层堆积可分为三层:①层为沙砾层,均匀分布,厚度15cm,由细沙与砾石等组成;②层为黄土,均匀分布,厚度30cm,土质坚硬致密,为细黄土,纯净无杂质;③层为细沙层,由直径小于一mm的细沙构成。未发现遗迹现象及遗物。

试掘点3:柳条墩长城三段

柳条墩长城三段位于新城镇中沟村七组,全长1520.5m,墙体两侧为新城镇新城村七组的耕地。墙体底宽4.50m,顶宽2.20m,残高1.30m,夯层厚0.21m。

此次试掘在柳条墩长城三段墙体东侧布南北向探沟一条,地理坐标:N39°52′18.40″,E98°28′59.11″,H1408m;面积2×1㎡。地层堆积可分为三层:①层为耕土层均匀分布,厚度15cm~30cm,土质疏松,深褐色,包含大量草根等杂质;②层为垫土层均匀分布,厚度15cm~30cm,土质坚硬致密,灰褐色,含有一定数量草根等杂质;③层为生土层。未发现遗迹现象及遗物。

试掘点4:柳条墩长城二段

柳条墩长城二段位于新城镇中沟村七组,全长1471.2m,此段长城为自然沉积层基础,墙体为黄土版筑,土质以黄沙土和盐碱土为主,夹杂有少量砂石。墙体底宽2.80m,顶宽0.80m,残高1.85m,夯层9层,夯层厚0.18m~0.22m。

此次试掘在柳条墩长城二段消失段的墙体位置布方,地理坐标:N39°52′39.61″,E98°28′23.11″,H1407m;面积3×1㎡。地层堆积可分为三层:①层为耕土层,均匀分布,厚度30cm,土质疏松,深褐色,包含大量草根等杂质;②层为垫土层均匀分布,厚度30cm,土质坚硬致密,灰褐色,含有一定数量草根等杂质;③层为生土层。未发现墙基遗迹现象及遗物。

试掘点5:柳条墩长城一段。

柳条墩长城一段位于新城镇钟家村北侧,此段长城为自然沉积层基础,墙体为黄土版筑,土质以黄沙土和盐碱土为主,夹杂有少量砂石。大部分坍塌,呈土垄状,底宽4m~4.60m,顶宽0.8m~3.50m,残高0.30m~1.60m。从48m处至53.90m处的墙体,保存较好,长5.90m,墙体底宽2.40m,顶宽1.80m,残高4.20m,夯层厚0.20m~0.25m。

此次试掘在柳条墩长城一段墙体北布方,地理坐标:N39°54′13.98″,E98°25′50.93″,H1406m;面积2×1㎡。地层堆积可分为二层:①层为耕土层,均匀分布,厚度15~30cm,土质疏松,深褐色,包含大量草根等杂质;②层为生土层。未发现遗迹现象及遗物。

试掘点6:坡墩长城

坡墩长城位于新城镇长城村北侧,全长1407.8m,墙体坍塌呈土垄状,底宽0.80m~3m,顶宽0.50m~1.90m,残高0.70m~1.70m。

此次试掘在坡墩长城墙体南侧布方,地理坐标:N39°54′35.80″,E98°25′15.42″,H1414m;面积2×1㎡。地层堆积可分为三层:①层为耕土层,均匀分布,厚度30cm,土质疏松,深褐色,包含大量草根等杂质;②层为垫土层均匀分布,厚度30cm,土质坚硬致密,灰褐色,含有一定数量草根等杂质;③层为生土层。未发现遗迹现象及遗物。

二、结语此次考古勘探与试掘,使我们对嘉峪关明代长城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也达到了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考古工作的预期目的。就墙体部分而言,墙体是在戈壁滩上直接夯筑修建,没有发现类似地基的处理状况;在夯筑过程中有一个薄薄的践踏面,其上是长城使用或停用后形成的风成细沙堆积,在其上才是长城废弃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坍塌堆积。部分墙体受洪水冲刷,或被洪水挟带的碎石淤积。

墩台也是在地表上直接修筑,地基没有明显的处理痕迹。墩台附近有当时守望人员居住的简单建筑遗迹。

涉及的壕堑部分,两侧口部边缘发现有砌筑整齐的鹅卵石,壕堑内堆积物以风成细沙为主,分层比较明显,未见其他遗物痕迹。

此次发掘的圆满完成,有赖嘉峪关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四家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谨表致谢!

一、试掘情况

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受嘉峪关市文物局的委托,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共同参与,通过对嘉峪关境内长城(敌台)遗址本体病害及成因的准确把握,针对不同病害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抢救已濒临危险的长城遗址,防止自然和人为再次的破坏。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嘉峪关境内明长城沿线长城(敌台)遗址、长城支线的长城(敌台)遗址,主要包括北长城遗址所有范围的设计任务,全长约13km。其中三期工程主要包括东长城柳条墩一段、二段、三段、坡墩段及敌台等遗址本体加固。

此次试掘分别对野麻湾堡址、半路墩烽火台、柳条墩长城和坡墩长城的墙体外侧及消失段墙体的基址部分进行了小范围的试掘。

野麻湾堡址内部的试掘未发现任何遗迹现象,仅在T1的①层下发现石质磨盘一件,据当地村民介绍,改堡址在1949年前曾为地主富户所占据并居住,故推测该磨盘应为近现代遗物。由于历代遭受耕种及人为破坏等原因,堡址内军事设施及建筑已荡然无存,房屋基址也因距地表较浅而被破坏。

通过对半路墩烽火台、柳条墩长城及坡墩长城墙体外侧以及消失段长城墙体位置的试掘,未发现任何遗迹现象及墙体基础,说明上述烽火台及长城墙体两侧并无任何附属建筑,长城墙体系在原地表上以黄土夯筑而成,并无下挖构筑墙基的行为。

综上所述,野麻湾堡址、半路墩烽火台、柳条墩长城和坡墩长城的墙体外侧未发现任何附属建筑,墙体系在原地表上以黄土夯筑而成,并无夯筑的墙基。嘉峪关长城夯土墙体保护维修工作不会对长城及其附属设施造成破坏。

附录:2015年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嘉峪关长城夯土墙体保护维修工作考古试掘图版及照片

试掘点分布位置图

野麻湾堡址北墙

野麻湾堡址东、南墙

野麻湾堡址试掘点T1

T1发现的石磨盘

野麻湾堡址试掘点T2

野麻湾堡址试掘点T3

野麻湾堡址试掘点T4

路墩烽火台试掘点

柳条墩长城三段试掘点

柳条墩二段长城试掘点

柳条墩长城一段试掘点

坡墩长城试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