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哲学之道:和合、和解、和谐

和哲学之道:和合、和解、和谐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老子和孔子各自的思想与学说来看,他们实际上都是人类思想史和哲学史上的辩证法大师。换言之,“物失其和则弊”,不仅反映了善与德的辩证关系,并且反映出德性有待进一步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格物致知、明德致善。缺德、失德、丧德、无德,后果与危害更加不堪设想。

和哲学之道:和合、和解、和谐

美可以达到极致而尽美,但善未必便因此达到极致而尽善——这应当是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所蕴含的美学命题及其意义理性之所在。那么,这一言论还蕴含着怎样的美学原理呢?我们可以说:物因其善而后美,而且,美的维度将因善的维度的变化而变化。还需要注意,美虽然有自在的善、自在的美相契合的和合度,但在一定环境背景下,还需要与所处的环境有相应的和合度,与人的精神和解需求达成最大的解,其维度还会因环境的和合度的变化而变化。

不妨通过一个故事来加以说明。多年前曾听一个同事讲述他的“浪漫”经历:有一天看见一个很漂亮的姑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就骑着自行车缓慢地跟在后面,欣赏她靓丽的背影。但没有走多远,经过一个地方时,有个民工的孩子在那里玩耍,不知怎么碰到了她的脚,那姑娘便开口骂人、言语粗暴。他一听,非常失望,遗憾地掉头返回。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也许长得很漂亮,形体和面貌都很美,甚至风情万种、仪态万方,但如果德性和品行不能与自身拥有的美共其和,不能与所处的环境达成必要的精神和解,与人的精神和解需求达成最大的解,就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甚至与环境的交往互动效果还会因此大打折扣。换言之,美不及和、美不尽和,必然有其“善不足焉,有不和焉”的不足或缺憾,在更高的维度上势必受到“万物得其善而和,因其和而生,失其和则弊”的意义理性的刚性约束与规制。

此处的重要启示是,如果知道了辩证法的基本义理与要义,还可以进一步将辩证法上升为辩证学。从老子和孔子各自的思想与学说来看,他们实际上都是人类思想史哲学史上的辩证法大师。与西方思想家和哲学家有所不同,他们的思想和哲学都有“和”或者说“和为贵”的基本价值取向,从而拥有浑厚而持重的意义性与意义理性,从中不难理解他们的“道心”和悲天悯人的仁圣情怀,这也是中华文明禀赋的自然和自觉的呈现。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可以说是义与理、情与理相通并相互辩证而统一的“和合辩证法”,是以能够达成人的最大可能的精神和解与社会和谐

人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德乃个体之善器,美不及和则说明个体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修养,还需要格物致知、明德致善。善之不足不仅影响个体与整体、与环境之间的和合度,还会进而影响个体的德性需求的满足度及自我完善的程度。换言之,“物失其和则弊”,不仅反映了善与德的辩证关系,并且反映出德性有待进一步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格物致知、明德致善。缺德、失德、丧德、无德,后果与危害更加不堪设想。而且,从影响力的角度来看,越是位高权重者越是如此。这说明,人的言行举止无不反映着自身的后天德性教养,无不反映着与环境之间的精神和解所达到的程度。

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显然有着诸多的意义理性向性与维度。在处理统治者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问题上,传统文化有其独到的见解。例如,《周易·剥卦》有这样的经文:“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大体的意思是,统治者的车辆仪仗可以装备得很华美,但如果不注意度的把握和约束,不适可而止,欲望永无止境,那么就算民众居住的房子被拆掉也难以使其满足,并会极大地破坏民众与社会之间的精神和解。在《诗经·小雅·大东》中也有类似的思想和价值观反映: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www.xing528.com)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前面两则引文不仅反映了中华文明关于美与和关系的重要思想、大公至正的价值诉求与意义取向,而且其公理性意义还在潜移默化中持续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这种思想和价值观既有“一善万有”的意义,又有深厚的社会土壤,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使其泯灭。

同样有意义的是《古诗源》遴选的这句诗:“越阡度陌,互为主客。”虽说只有八个字,却更具穿透力地显现了中华文明的上述美学价值观——人们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既是主观和客观的一体两赋,又是精神和物质的一体两赋。与现代社会的诸多主流思想相比,这一思想还有其独特的深刻性,亦即人作为主体的同时还是别的主体的客体,甚至是一定环境背景下的客体。它的思想意蕴使人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合共生,而不是自我为中心的个人至上和个人主义。在这样的公共环境或共态环境中,人们得到的德性需求和满足度无疑是比较高的。

从上述阐释来看,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生活,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是善与和一直引领人类前行。也正因如此,人类创造了许多可以引以为豪的人间奇迹。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在人类历史的深沉层次中,蕴含着一种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创造性美学,这是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奥秘所在,亦可谓人类与万物、与环境达成精神和解的奥妙所在[10],这种奥秘和奥妙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

艺术的真实源于人的德性对善、对事物的意义理性的效用诉求具有合理的和合度,它是人的德性与环境、与万物达成的和合之解,是人的德性与“和”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是以能“无中生有”,能创造出物得其善而和的美,使瞬间成为永恒。所以,从生成性的角度来看,天下百学皆源于私学[11],都是个体德性溢出的表现,是个体关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以至物与物之间达成精神和解的产物,其中的关键是“和”,因其能“和”,是以成为公学、成为官学。毋庸讳言的是,随着时态和环境的变化,未达本质意义者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同样会受到“失其和则弊”的约束与规制。“和”的综合尺度意义可以表达成这样的范式结构:“感性—理性—感性”,或者“感知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意义理性—感知理性”。人类的认知与创造性则由此走向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更丰富的维度。

综上所述,和哲学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古窖藏,是中华文明隐然潜行的文化基因,对于个体和人类追求自我完善与圆满,诠释和处理个体与整体、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合理平衡人的德性需求时常偏重于物欲需求的路径窄化问题,合理平衡个体与整体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主客体关系,达成相互间的精神和解的最大可能性,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我们善知之、生生之、善善之、美美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