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还有一种可以称为中继之道的思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5]要理解这句话的中继之道的意义,还需要从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来解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族色彩非常浓厚的社会,一个人一出生就是某个家庭和某个宗族的成员。在这个宗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就是个人的伦理关系,因而“入则孝,出则悌”有其独特的价值向度意义。随着人的长大,接触的社会范围越来越广,要处理好更广泛的社会关系,自然要有维度更宽的价值理性和人的意义理性,例如仁爱、诚信、友善等,历史上将其归纳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所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实可谓儒家将个体与宗族以及更宽的社会域态连接起来的中继之道。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价值内蕴随之逐渐丰富和完善,有其人生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内在辩证关系,个人则因之拥有较高的社会和合度。需要注意的是,“学文”是儒家的一个修习大项,故而孔子有如下言论:“不学《诗》,无以言。”“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辞达而已矣。”“《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在儒家思想价值体系中,除了可供遵循的中继之道外,还有不断探寻事物根本性的务本之道。对此,孔子有这样的言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6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6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69]有子则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70]儒家经典《大学》则进一步将其综合为“格物致知(研究事物来获得新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祛其弊、和其善、以德相馨、和合天下,从而显现出人生价值和意义理性的高度辩证性和动态性,逐渐走向自我完善与圆满,最大可能地达成人的精神和解,与天地共其和,与万物共其和,与环境共其和,与天下共其和。(www.xing528.com)
通过前文的阐释和梳理,我们不难理解,无论是源还是流,中华传统文化既有其博大精深的一面,又有其浅显而日用的一面。但无论哪一面,其实都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爱环境、爱天地万物是每个人分内的事,而且,只有做好了这分内的事,每个人才能认识到自身最大的意义、人生最大的意义、人世间最大的意义,才能得到自身最大的解、人生最大的解、人世间最大的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