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哲学:富裕与精神生活的改善

和哲学:富裕与精神生活的改善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8]孔子的上述言论,可以概括为“富而教之”——亦即从物欲满足向精神满足的有机转换是人的存在态的合规律性的自然显示。根据现代学术规范,可以称其为孔子定理。显然,孔子的这种思想并非一时兴致所至得来的,《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记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这意味着人们除了物质生活的小康之外,还需要精神生活的小康。

和哲学:富裕与精神生活的改善

儒家经典《论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人口繁盛)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58]

孔子的上述言论,可以概括为“富而教之”——亦即从物欲满足向精神满足的有机转换是人的存在态的合规律性的自然显示。换言之,学习对于改善人的德性需求,改善感知理性和精神生活的结构与维度,进而平衡人的过度物化和工具化是有意义的。根据现代学术规范,可以称其为孔子定理。显然,孔子的这种思想并非一时兴致所至得来的,《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记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59]所以,总的来说,这里面含有以下基本理论含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中的这句话高度强调了思知觉之于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感知理性和工具理性由此逐渐融合

1.人的存在态和社会的存在态,是人类的历史时态和当前时态共同拥有的基本存在方式。

2.快乐和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存在态。(www.xing528.com)

3.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物质生活能够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出现边际效用递减效应,这说明物质生活能够带给人的快乐和幸福是有限的。

4.人类如要得到更多和更大的快乐和幸福,精神的追求和德性需求的满足必不可少。精神的追求和德性需求的满足不仅是物质欲望的满足无法替代的,从中得到的快乐和幸福也是简单的物质欲望的满足远不能及的。历史上诸多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的人生经历,都有着典范性的意义。同时,日常生活中人们从文化娱乐活动中得到的快乐和幸福感,也有助于说明这一点。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人们除了物质生活的小康之外,还需要精神生活的小康。实际上,如果没有精神文明和精神生活的小康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和精神文化,所谓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向后世炫耀的?有什么是能够留给子孙后代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我们现在享有的福荫和福祉,绝大多数都来自历史上的精神产品和精神文化,它们还成了历史延续的基本脉络和社会的基本伦理

5.人的身心和精神的愉悦,贵在参与和体验,贵在精神得到较好的和解。奇妙的是,精神愉悦、精神和解与物质生活不同,当人们将其分享出去时,主体的快乐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进一步增加,在时态上引发群己之间的群效应和绵延效应。这很好地说明了,与物质生活小康相比,精神生活小康有其独特的生成路径,值得人们做更多的探讨。要达到精神生活小康,首先需要的是机会和成本,可以将其称为机会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