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具理性:问题与挑战

工具理性:问题与挑战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具理性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手段得到的知识和判断。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工具理性难免会导致人的过度工具化和物化、常识和常理沉没、情和理相背离、缺乏必要的兼容性等问题。所以,工具理性有自身的不足或缺陷,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不新鲜。与此同时,主观认为教科书足以代表或者代替现实社会和社会存在,无疑是现代社会以工具理性教育为主导的一个不小的盲点和误区,存在着相应的和合失度的问题。

工具理性:问题与挑战

工具理性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手段得到的知识和判断。它的重要特征是以事物的真或本质性作为根本诉求或证伪对象。具体来说,就是诸如借助仪器设备和实验、通过构建概念体系并进行抽象而复杂的思辨和逻辑演绎等得到的知识和判断等,还包括有关的制度规制和安排,具有内涵和外延的复杂结构和丰富的维度。工具理性可以超越人的一般感知功能,对于现代社会它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显现出巨大的优势。正如韩非子所言:“审于地形、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则入多。”[3]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法家和墨家是比较典型的富有工具理性偏好的重要代表。

历史和现实来看,工具理性难免会导致人的过度工具化和物化、常识常理沉没、情和理相背离、缺乏必要的兼容性等问题。这说明只有线性逻辑思维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具有整体性的系统思维和生态思维等思维模式,同时还要注意工具理性的生成环境和条件是否足以涵盖现实的丰富性及其非均质性。

“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马克斯·韦伯对“合理性”的分辨,亦即合理性可以分为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现今人们常说的“工具理性”,主要是指人的行为活动只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并借助理性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主体纯粹从效果最大化来考虑自身行为活动,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于“工具理性”的解释,本身就含有对“理性”的误导,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可谓对错参半。其问题在于,这种定义蕴含着将“理性”窄化成“功利性”、“利己性”——“功利性”、“利己性”才是“理性”的问题。如此一来,“意义”、“利他性”便成了“非理性”,进而使得公平、正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处于“非理性”的尴尬境地,甚至成为可以任由“功利性”、“利己性”凌辱的对象,为现代性现代人的野蛮生长提供说辞,使人们潜移默化,将常识、常理置若罔闻,致使人之为人的人性日益枯萎和贫化,社会生态理性和社会生态危机重重,这不能不让人担忧。其实,利他、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华传统文化“和”的理念是一种更高明的理性。如若不然,何谓“借助理性”?何谓“工具理性”?

由此看来,正如俗话所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现代社会的思潮中确实含有不少“工具理性”的思想陷阱,其基本特征就是:借助简单的线性思维,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有着明显的简单化的物本位思维的缺陷。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由于缺乏和合性、和合度以及“和”具有综合性尺度意义等和合效应的思想意识,人类对善和德性完善的需求、相互间的精神和解未能得到应有的观照,思维和行为不陷入错乱、不陷入非理性的境地,是很难的事。所以,永远不要放弃自我的思考和感知判断,放弃它,将形同放弃追求快乐和幸福的权利。道理很简单,你的快乐和幸福,没有谁可以替代;你的生命意义永远等着你去揭示和实现。简言之,任何个体的意义性都有其独特的唯一性。

还需要注意工具理性来源的知识环境与人们的现实实践环境之间所存在的“非均质域态”的差异问题。许多知识来源的逻辑境地与对应的现实境地是有区别的。例如,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只有预设它是均质或者同类的才能运算。在这个条件下,可以通过机械或机械特定模型来进行飞速运算。相反,一只鸡加一只鸭,无论是等于两只鸡还是两只鸭,都是错误的,除非作“类”的转换,统称为“家禽”。这样一来,如果说十只家禽,那么其中到底有多少是鸡、多少是鸭,就需要进一步还原。正是因为知识来源境地与现实境地之间的非均质性,针对历史上名家的诡辩,中国哲学提出了“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循名责实”、“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等理念。显然这是应对这种域态和合度差异问题的法宝。所以,工具理性有自身的不足或缺陷,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不新鲜。(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代知识还制造出这样一种怪异的现象:教科书有教科书的世界,现实有现实的世界,并且常常让人觉得,教科书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另一个怪异现象就是,现代教育制造出许多有知识没文化的人,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无法让人得到就业的实用性和实用价值。如此一来,知识结构的简单化、人的工具化和情感弱化等问题就可想而知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方面,科学很重要,但并非全部;另一方面,感知理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在现实中不断萎缩和贫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成长,造成人们对工具理性的过度依赖,进而导致情感和感知上的诸多危机,使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共最适度处于边际效用递减状态。与此同时,主观认为教科书足以代表或者代替现实社会和社会存在,无疑是现代社会以工具理性教育为主导的一个不小的盲点和误区,存在着相应的和合失度的问题。

现代社会,基于科学的切实有效性,人们似乎不再相信自己的感知理性——包括眼、耳、鼻、舌、体、思、意等感知功能,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类个体的微生态感知系统——的有用和有效性,至少对人类自身感知的有用和有效性缺乏信心或重视不足。基于相同的理由,人们对常识、常理、经验同样缺乏信心或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所谓“科学”却有诸多的不同解释,因而其实际意义和作用未尝没有被过度放大之虞;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兴起过程中,由于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不足,还存在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污名化的问题。有鉴于此,爱因斯坦这一言论值得我们重视:“整个科学只不过是对日常思维的一种精致化。”[4]还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主要关注的是真,对善和美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何实现真、善、美的兼容和有机统一,还有许多基础工作和基础理论有待补齐。

总的来说,人类的知生病了[5]。在工具理性日益剥夺人的感知理性的今天,在人们正日益工具化的今天,在一个族群的情感与核心文化正被作为工具来进行试验而浑然不觉的今天,如何梳理其中的问题,显然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必要余事,尤其需要严肃应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