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关文化:山水有意总关情

城关文化:山水有意总关情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传说是民间口头叙事文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金花娘娘的传说。金花娘娘庙碑传说金花的哥哥劝妹妹回家的小山头兰州的文人学者十分珍视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尤其是兰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期间,搜集、整理、印刷了部分流传于乡野与市井的口头文学创作,使民间口头创作的故事转化为书面文字保留下来,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揭示其文化内涵,剖析其学术价值,成为兰州民间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城关文化:山水有意总关情

民间传说是民间口头叙事文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兰州城关区山川壮美,皋兰山、九州台南北遥遥相对,黄河浩浩荡荡从两山中穿流而过。古往今来,这里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留下来许多充满神奇色彩、美丽甚至凄婉的传说。

九州台的传说。当年大禹治水时导河积石,曾立于九州台之顶,指点九州形胜,从此天下趋向安定,故称九州台。

五泉山的传说。相传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奉命西征匈奴,当大军日夜兼程由长安来到皋兰山下时,已是人困马乏。于是,霍去病便命令三军在山下宿营,准备埋锅做饭。可是当时黄河河道离驻军之地较远,而且就近又没有其他水源,霍将军情急之下,当即飞马执鞭,在山坡上连戳五下,只见鞭到之处,顿时涌出五股清澈的泉水。自此之后,人们就把这片山坡命名为五泉山,成为游览胜地。虽然是传说,但五泉山有五眼清泉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它们自西向东,呈弧线形分布,或溪流淙淙,或水波不兴,为五泉山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红泥沟的传说。红泥沟是五泉山东侧的一个小山沟,沟口是两个山嘴形成的小豁口,沟中流水潺潺,可算是兰州城郊的一个风水宝地。以前红泥沟泉水充沛,在沟里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池塘。每年夏秋时节,池塘中到处都是蛙叫声。南北朝时期齐梁间的名僧宝志和尚曾在此修行。一天,宝志正在半山腰的洞中静坐练功,谁知山沟中的蛤蟆呱呱叫个不停,宝志说:“蛤蟆蛤蟆莫呱呱,请到沟外去安家。”从那时,蛤蟆便搬到了沟外面。至今,红泥沟仍然看不到蛤蟆的踪影。还有一个传说是说他修行的时候,口里老是含着一个珠子,每到晚上修行时,他就把珠子从窗口抛到红泥沟的石堆里,然后再出洞去摸黑把珠子找回来。找回后再把珠子从窗口抛到红泥沟的石堆里,然后再找回来,就这样抛了找,找了再抛,夜夜如此,风雨无阻。过了几年后,有天夜里他抛出的珠子竟然发起光来,他知道修炼即将成功,非常高兴。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出外去化缘,有一个老太婆赠给他两个油饼,他把油饼放在袖子里拿了回来。醒来一摸袖口,果然有两个油饼,从那以后他就飞升到天上去了。

白马浪的传说。相传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来到了黄河岸边,当时黄河水又宽又深,而且无桥无舟可渡,在搜寻之下,他们找到了一处滩浅浪急的地方,于是唐僧骑白马踏浪而过,此地故名白马浪。

刘伯温斩龙脉。皋兰山雄踞黄河兰州段的南岸,西起龙尾山,东至老狼沟,延袤20余里,形若蟠龙,中间的山头是龙头,两边部分像龙尾,而伏龙坪恰好处于龙尾的位置,因此也被称作龙尾山。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憩时梦到某地有真龙天子出世,要夺朱家天下,朱元璋惊醒后担忧不已,便招来谋臣刘伯温商议此事,下令让刘伯温遍访全国,寻找龙脉所在。刘伯温受命后,夜观天象,看到西北王气旺盛,便一路寻至重镇兰州,发现兰州南侧的皋兰山气势独特,主峰像龙头,大豁岘以下山势蜿蜒盘旋,如同龙身。他大为吃惊,认为此地日后必有真龙天子出世,将会取代朱明王朝。于是,随着一声咒语宝剑凌空飞出,将大豁岘斩了一个口子,又在伏龙坪修建了四个墩台,钉住龙的身体,使之不能腾飞。而凌空挥剑,就是将“巨龙”拦腰斩断,“伏龙坪”的名字从此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因此伏龙坪有一处名叫“四墩子”。兰州红山根、红泥沟的红土,据说就是当年刘伯温斩龙时的龙血染成的。(www.xing528.com)

金花娘娘的传说。相传,五百多年前,兰州井儿街有个金家,金家有个姑娘名叫金花,她长得漂亮,做得一手好茶饭、好针线活。金花爹把她许了人家。婚期临近,金花心里不安,趁爹娘出门,便拿着绕在烧火棍上的麻线疙瘩往乡下奔。由于走得急,麻线绳边走边撒,她也没发觉。走累了,就坐在一块青石板上歇息。金花妈发现女儿不见了,伤心落泪。金花哥顺着麻线绳去找到了她,想把妹妹拉回家。而金花姑娘怎么都不回去,手里举起烧火棍,狠劲在那青石板上戳下去,烧火棍戳通了光溜溜的青石板,直插在山坡上面,而且松木烧火棍眨眼间变成了松树。现关山松树岘金花庙前的火棍树,据说就是当年金花姑娘亲手插下的烧火棍长成的。这棵树是几个人抱不过来的一棵油松树,枝繁叶茂,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保护名树。金花的哥哥走后,金花站在山梁上思念亲人,流下的眼泪霎时变成了一眼清泉,人们把这眼泉叫吧咪山池,那泉水清澈见底,四季不干。有一年,这一带遭了旱灾庄稼地里颗粒无收。而吧咪山却长满了吧咪——野生米谷,帮助百姓度过了灾荒,人们说这是金花姑娘遍撒籽种长起的米谷。此后,人们把这座山叫“吧咪宝山”。后来人们在此地建起了庙宇供奉金花娘娘,据说十分灵验。人们为了纪念她,还分别在兰州井儿街、五泉山等处建了金花庙,其中井儿街的金花庙1979年被拆除。到后来,每逢兰州近郊一些地方遭遇干旱,当地的老百姓都要自发前往吧咪山抬着金花姑娘神像游街,求金花娘娘降雨,以保佑家乡庄稼丰收。

金花娘娘庙碑

传说金花的哥哥劝妹妹回家的小山头

兰州的文人学者十分珍视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尤其是兰州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期间,搜集、整理、印刷了部分流传于乡野与市井的口头文学创作,使民间口头创作的故事转化为书面文字保留下来,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揭示其文化内涵,剖析其学术价值,成为兰州民间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些民间传说无不与山川地形、历史人物、风俗风貌等密切相关,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城市悠久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反映了人们的爱憎与悲喜、理想与追求,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激励着人们的豪情,世代相传,韵味绵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