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关文化艺术雕塑:展现人文特色

城关文化艺术雕塑:展现人文特色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时期,最具纪念意义的雕塑要属孙中山铜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艺术院校相继成立了雕塑专业,开始培养新中国的雕塑家。霍去病西征雕塑群雕由铸铜和花岗岩打造,由霍去病主雕塑和将士群雕组成,高达26米。雕塑体现了兰州历史、人文、地域时代特征,具备启迪性、纪念交流性和象征意义。霍去病身穿盔甲,骑高头骏马,双手抱拳于左胸前作拱手状,威风凛凛。

城关文化艺术雕塑:展现人文特色

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历史上,兰州市城关区范围内著名的雕塑,如庄严寺的“塑绝”、东关接引寺的接引铜佛等,都是雕塑艺术中的精品和佳作,是前人精美绝伦的创造,可惜大多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民国时期,最具纪念意义的雕塑要属孙中山铜像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甘肃制造局长陶祖椿全权办理,聘请雕塑专家严德辉来兰州塑造孙中山立像,整体浇铸,一举成功,铜像共用去了上好红铜1400斤。铜像原坐落于兰州中山林内。1956年,五泉山秦公庙改建为中山纪念堂后铜像随迁而来。如今屹立于五泉山小广场正中央,周遭松柏掩映。孙中山铜像高2.4米,身着传统长衫,右手拄着文明杖,左臂半曲自然置于胸前,双目炯炯有神地眺望着前方,巍然挺立,表现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博大胸怀和决心。方形大理石基座高3.5米,基座的正面镌刻着孙中山的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艺术院校相继成立了雕塑专业,开始培养新中国的雕塑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雕塑系的王堃、何鄂,毕业于西南美专雕塑系的汪兴中、罗代奎等先后来到甘肃兰州,在甘肃省文化美术社任职,从而揭开了兰州乃至甘肃现代雕塑创作的序幕。

1969年在东方红广场建造的毛泽东像是甘肃省首件大型纪念雕像。像高12.26米,雕像内用钢板焊接成人形状,内设避雷装置,外用混凝土浇灌,在艺术上和技术上相当成熟。于当年国庆节隆重揭幕,1971年9月拆除。

孙中山铜像

1985年2月,兰州市成立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城市雕塑。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在某种程度上往往成为这个城市形象的代表,成为城市的“名片”。作为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和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兰州的城市雕塑大多与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有关,具有鲜明特色。

西游记”雕塑位于城关区南滨河东路,1992年7月建成。这是根据唐僧取经经过黄河白马浪而来。最前面是脚踩祥云、左手持金箍棒、右手搭凉棚探路的孙悟空,紧随其后的是袒胸露乳、肚大腰圆、手执钉耙的猪八戒,接着是身披袈裟、胯下白龙马、仪态端庄的唐僧,最后是任劳任怨、肩挑行李、大步向前的沙僧。整个雕塑意态生动,互相照应,再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场景,为滨河路上的著名景点。

“西游记”雕塑

“搏浪”位于滨河路东段“白塔远眺”小游园中,1986年10月1日由汪兴中所作。雕塑钢筋混凝土基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卷状。皮筏破浪而飞;青铜铸成的青年筏客子呈跪姿昂首挥桨,孔武有力;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详。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上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

丝路古道”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这座大型花岗岩雕塑作者为甘肃省博物馆龙绪理,1987年5月由四川都江雕塑社朱孝学制作完成。雕塑高6米、长7米,重百余吨。雕塑以丝路古道的一峰骆驼为核心,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路盛况。雄驼满载绸缎,上骑一衣着披风、右手搭凉棚瞭望的长者。骆驼的右前部,为一深眼、虬髯的胡商牵缰而行;右后方一青年右手做喇叭状呼喊后续驼队。雕塑构图集中古朴,风格写实,整体凝重大气,气势恢宏,令人顿生朔风凌厉大漠苍凉之感。

“搏浪”雕塑

“平沙落雁”,又名“芳洲思雁”,位于兰州市滨河路东段,滩尖子南面,由王志刚于1987年10月制作而成。在不规则浅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只不锈钢大雁离水展翅欲飞,塘西畔点缀以五枚“雁卵”,错落有致。雕塑总体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变形,显得新颖别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据说,这一雕塑取材于兰州新十景之一的“芳洲思雁”景观和雁滩的传说,寄寓兰州人民恢复生态平衡,使大雁重返雁滩的愿望,同时使人们能联想到大雁从孕育到雄飞的生命过程。

霍去病西征”由雕塑家陈箫汀设计制作,2013年8月在兰州市雁滩高速路口落成,为金城再添一处人文景观。霍去病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曾在甘肃河西大败匈奴,打通河西走廊,逐步使兰州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茶马古道商贸往来的大市场和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霍去病西征雕塑群雕由铸铜和花岗岩打造,由霍去病主雕塑和将士群雕组成,高达26米。霍去病气宇轩昂,挥戟向西,昂首注视前方,战马身形矫健,前肢作腾跃状;众将士个个果敢剽悍、英姿威猛,表现出跟随骠骑将军击败匈奴的昂扬斗志。雕塑体现了兰州历史、人文、地域时代特征,具备启迪性、纪念交流性和象征意义。2005年10月,五泉山公园大门的广场建成霍去病塑像。铜像重2.6吨,高3米、底座高3米。霍去病身穿盔甲,骑高头骏马,双手抱拳于左胸前作拱手状,威风凛凛。霍去病塑像成为五泉山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据说许多游人都要去摸“霍去病”三字,认为能去除病邪,健康吉祥。

“霍去病西征”雕塑

五泉山霍去病雕像(www.xing528.com)

兰州龙源位于北滨河路,与黄河水相邻,占地20亩,东西长300米,南北最宽处60米,于2002年3月建成。园内有五组雕塑:伏羲女娲雕塑、“龙”字立体主题雕塑、龙生九子浮雕龙图腾长廊、龙凤呈祥透雕。伏羲女娲汉白玉雕塑重达20吨,长28米,高2.2米,整体构图为36个比例为1∶1的女娲人体造型,讲述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龙”字立体主题雕塑,以一个伏羲八卦造型的三阶圆坛为主体建筑,在八卦中央立有一座高9.9米的书法狂草“龙”字的立体主题雕塑,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出“龙”字,气势如虹。“龙生九子”浮雕石柱,在八卦坛南侧围圆坛均匀分布着9根以“龙生九子”传说为内容的浮雕石柱,由甘肃省工艺大师罗代奎根据历史传说创作,浮雕采用花岗岩,高7.4米,直径0.8米,看上去非常壮观。龙图腾长廊,几百个龙图腾分为18组,组成长70米、宽2.2米的石刻长廊,雕刻家采用浮雕、线雕等手法,反映不同历史时期龙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这是全国所没有的。“龙凤呈祥”的透雕在公园西南侧,借用陇东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用碳钢板制作,呈半圆形,弧长16米,高3米。兰州龙源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龙”为主题的公园,对“龙图腾”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可谓首屈一指。

龙源

段续雕像位于水车广场东端,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段续创制水车的情景。雕像前面是直径26米的水车图案。他左手执图,右手置于胸前,左脚向前跨出,清风将衣摆吹起,面部表情慈祥、生动,似在思索,似在比画,似在指挥,宛若在现场指导建造水车。

段续雕像

张芝雕像在兰州碑林内,由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创作,北京艺术雕刻厂用万年青花岗岩雕刻完成。3.6米高的浅灰色石质立雕的张芝雕像矗立在长廊环拱、长满碧树鲜花的庭院中。这尊立雕庄严、含蓄而均衡,下部充分利用了石料的自然肌理作衣袍,上半部精细地雕出了张芝眼视前方,似沉浸在书法创作之中的神态。雕像的下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四个大字“草圣张芝”。题字旁边还有《塔影河声》的作者流萤撰写的关于“草圣”张芝的生平简介及其评价。

“西游记”“搏浪”“丝路古道”“平沙落雁”,与七里河区的“黄河母亲”“绿色希望”等全部坐落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构成一个各具特色而又整体风格协调一致的雕塑群,表现了陇原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大提升了兰州市的文化品格。专家认为,这些城市雕塑紧扣兰州地域特色、历史背景,因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兰州建筑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的发展,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商业企业、高等学府、文化艺术单位等从各自目的出发,在商店、街头、住宅小区、校园、部门单位院内建筑了众多雕塑,有玉雕石雕、金属雕、木雕、陶雕、砖雕等,形态各异,形象生动,且不乏精品。

坐落在兰州市区中心西关十字西单商场门口的兰州热冬果雕塑,由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的青年雕塑家靳文彬创作。雕塑体现的是卖兰州地方名小吃热冬果的场景:卖热冬果的老人弯腰持勺往碗里舀热冬果,一小孩侧立一旁仰视着,并吮着指头,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十分生动可爱。位于东方红广场东侧的国芳百盛门前的两尊巨型玉雕,一尊为“丝绸之路”,重8.6吨,再现大漠雄关、驼铃声声、商贾往来的景象;一尊为“垦荒牛”,重5.8吨,材质为芙蓉玉,老黄牛拓荒耕耘,奋勇向前。北滨河东路阿波罗大酒店两尊与真人大小相同的古希腊神话的人物像,汉白玉材质,形神兼备,堪称妙品。江隆基校长胸像于1986年9月15日在兰州大学本部落成,由罗代奎设计,是缅怀前辈、重读校史的所在;坐落在兰州大学图书馆前的雕塑,以略显抽象的手法,表现的是鱼儿在大海中自由遨游的形象,象征着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汲取营养之意;兰州大学本部大门两侧墙上有两幅象征性浮雕,灰底色,黑浮雕,鸟飞云翔,意境高远

热冬果雕塑

“丝绸之路”玉雕

“垦荒牛”玉雕

上海城市雕塑委员会几位专家到西北考察,在兰州市滨河路段看了雕塑后表示:想不到在西北,雕塑艺术家们能搞出这样一组造型各异、风格独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雕塑群来,这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这些雕塑美化了城市,增添了文化氛围,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大都市意义尤其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