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布尔草原上的话剧:城关文化艺术撮要

康布尔草原上的话剧:城关文化艺术撮要

时间:2023-10-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康布尔草原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舞台上出现的第一台大型话剧,对兰州文艺界的鼓舞很大,影响深远。其后,《在康布尔草原上》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创作一等奖;1956年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一举拿到了演出、剧本创作、导演等14个奖,是此次调演获奖最多的剧目。《在康布尔草原上》剧照在汇演期间,年轻的剧作家汪钺还带团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代表团介绍创作经验。

康布尔草原上的话剧:城关文化艺术撮要

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人民纷纷携家带口流亡内地,兰州舞台由秦腔唱主角的局面被打破,陆续出现了10多个剧种近30个剧团的空前兴盛局面。其中,话剧艺术作为新生事物,引起了兰州广大观众的极大兴趣,生活化的逼真表演和内容上同仇敌忾时代精神一下子拉近了观众和艺术的距离,一时跃居兰州舞台的中心。各文艺团体的出现,使一向落后、闭塞、沉闷的兰州古城顿时活跃起来。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进步青年罗伟、万良才等人负责的甘肃青年抗战团(简称“青抗团”)在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发展团员3000多人,总团编辑出版了《抗战通讯》和街头墙报,组织歌咏队演出了抗战话剧和街头剧。

西北抗战剧团是当时的教育厅在甘肃民众教育馆(旧庄严寺原兰州晚报社址)组织的官办剧团,由专业画家音乐教师、大中学生等20余人组成,有进步文化人士塞克、王洛宾、王德彰、罗珊等。演出抗日话剧、街头剧,演唱歌曲、讲演或教群众唱抗日救亡歌曲,有《打回老家去》《保卫卢沟桥》等抗日剧目。其中,《放下你的鞭子》是主打节目,王德彰扮演老汉,罗珊扮演香姐,王洛宾扮演小伙计。西北抗战剧团在兰州演出过塞克、萧红端木蕻良合写的话剧《突击》,由塞克执导。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初,平津学生演剧队抵达兰州,利用甘肃省民教馆礼堂茶园及新舞台剧场,演出话剧和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演出剧目有《前线》《电线杆子》《八百壮士》《雷雨》《日出》《渡黄河》等。

血花剧团成立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由甘肃省青年抗战团、省外留学生抗战团、省妇女慰劳会三个团体中爱好话剧的青年联合组成。该团主要负责人为聂青田、刑华、樊大畏,主要演员有瞿锦芳、季飞霞、郝俊杰、万良才、朱芳兰、岳维峻等。演出的话剧主要有《松花江上》《到前线去》《不要放走汉奸》《前夜》《卢沟桥血花》等,并演唱《黄河大合唱》等抗日歌曲。

天山剧团隶属于国民党91军,主要演员有崔超、寇家伦、田野、聂兰英等人,演出主要剧目有《满江红》《屈原》《夜话》《北京人》《桃花扇》等。八战区政工大队、剧教四队也曾一度活跃在兰州舞台上,演出了话剧《山城梦》《牛头岭》《日出》《大明英烈传》《女店主》《金指环》等。

新安旅行团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经绥远辗转来兰,沿途写标语、编宣传画、演出抗战歌曲及街头剧,放映幻灯和影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在兰州众多的抗日救亡文艺团体中,王氏兄妹剧团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影响极大。王氏兄妹是当时榆中县县长王云海的子女。《放下你的鞭子》讲述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东三省老百姓纷纷逃亡关内。一个老汉带着他十七八岁的女儿香姐以卖艺为生。一开始,香姐心情悲痛难抑、泣不成声地唱开了“九一八小调”,老汉嫌女儿不好好卖艺,举鞭就打。一名工人模样的青年人从人群中站出来大声制止:“放下你的鞭子!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趁机给老汉讲解不当亡国奴,必须抗日救亡打回老家去的道理,以此来教育观众,从而引起共鸣。当大家得知小剧团的演员是县长的儿女们,纷纷议论道:“哎呀!原来是县长的少爷小姐呀!演得真好!”后王云海因故被解除职务,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携子女离开榆中到兰州安家。王氏剧团继续在街头和民教馆为群众演出,一度引起轰动,人们奔走相告:“走哇,看鞭子去,看鞭子去!”

在抗日的烽烟中,话剧找到了适合它生长的土壤,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话剧艺术在兰州异军突起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兰州的戏剧始终跻身于全国戏剧的前列,在各个时期均有优秀作品风靡国内剧坛,话剧也是佳作频出,影响很大。

《在康布尔草原上》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兰州舞台上出现的第一台大型话剧,对兰州文艺界的鼓舞很大,影响深远。《在康布尔草原上》由汪钺执笔,集体创作。1953年初,为了迎接文化建设的高潮,汪钺、武玉笑、姚运焕三人受甘肃省话剧团领导的派遣,到甘南去深入生活写一个大型剧本。三人参加了当时配合剿匪大军工作组,深入藏区体验生活。在藏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访贫问苦,调解纠纷,穿藏服、吃糌粑、说藏话、唱“拉依”,与牧民一起生活了半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1954年冬天,甘肃话剧团的易炎带领汪钺和姚运焕又一次去甘南广泛听取意见,设计了剧情结构,以剿匪平乱为历史背景,围绕工作组组长方振和头人焦巴两个中心人物,充分表现工作组、藏族人民与敌特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工作组与头人的斗争,工作组内部工作方法上的分歧和敌特众叛亲离等情节,多方面表现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特别是方振,以其沉着冷静和富有人情味的斗争艺术,成为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化身。

1955年,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在兰州新建的人民剧院连演30多场,场场爆满,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盛况空前。其后,《在康布尔草原上》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创作一等奖;1956年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一举拿到了演出、剧本创作、导演等14个奖,是此次调演获奖最多的剧目。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十多台剧目中,《在康布尔草原上》是唯一一台经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调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剧目,连续上演三场,一场演给苏联专家看,一场演给各国驻华使节看,一场演给毛泽东主席及其他所有在京的中央领导。在给毛泽东主席及中央领导看的那一场,周恩来总理在演出前介绍了这台戏的情况后说:“过一会儿,中央负责同志(毛泽东、刘少奇等)入场时,你们不要起立,不要鼓掌,你们不听我的话,我就不请你们看戏。”幽默风趣的话音刚落,全场鼓掌,笑声四起。

《在康布尔草原上》剧照

在汇演期间,年轻的剧作家汪钺还带团给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代表团介绍创作经验。此剧先后在全国近20个大中城市演出了30多场,有些省、市话剧团还排练演出了该剧。

汪钺因此受到极大鼓舞,笔耕不辍,力作频出。1956年创作独幕话剧《上下之道》(又名《豁然贯通》),1958年与人合作电影文学剧本《黄河飞渡》,1961年创作大型话剧《岳飞》,1979年创作大型话剧《三军会师》,1984年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咫尺天涯》(后改为同名歌剧,由甘肃省歌剧团上演),1986年与人合作大型话剧《抉择》等。

话剧《岳飞》用独具匠心的情节结构,择取岳飞面君主战、舍身刺字、呕血挥书、囹圄不屈、慷慨成仁等典型事件,着力铺陈“登台点将”“呕血挥书”两处高潮,来升华岳飞忧国、忧民、壮志难申的悲愤情怀,揭示了岳飞悲剧的根源在于他“爱国忠君”的传统文化人格。同时对其他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如韩世忠、赵构、秦桧及小人物牛皋等也做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刻画。《岳飞》是汪钺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但因与那个追求“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时代不合拍而惨遭迫害。“文革”结束后,《岳飞》被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作为教学剧目排演演出。1983年,甘肃省话剧团公演了《岳飞》。

《岳飞》剧照

汪钺等人创作的《在康布尔草原上》在反映重大题材上为兰州戏剧舞台的创作实践确立了一个标杆,展现了民族风情的无穷魅力,是剧情、人物形象、语言水乳交融的一曲优美和谐旋律,生动地表现了藏族同胞在新旧交替时期的生活和心态变化,唱响了民族团结和共和国统一的赞歌。

继《在康布尔草原上》后,甘肃省话剧团又创作推出了《滚滚白龙江》。编剧武玉笑、胡耀华、王元榜。该剧作为《在康布尔草原上》的续篇,剧中人物及故事情节具有贯穿性和延续性,主人公成为新生活的主人,为了捍卫自己的胜利果实,与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阴谋叛乱分子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形成了“大寺院辩理”“稍岔口埋伏”“防疫棚激战”“树林搜捕”等一连串惊险紧张的戏剧情节,造成了悬念迭起的剧场效果。该剧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后赴天津、东北等地巡回演出,连续演出280多场。

1957年,武玉笑赴新疆,深入到哈萨克、维吾尔族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和体验生活,写出了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话剧《天山脚下》《远方青年》。《远方青年》歌颂了主人公沙特克忠于职守为牧民全心全意服务的献身精神,再现了他的成长过程,成功地塑造了沙特克这一新型知识分子的形象。沙特克真实感人的人生历程,与蓝天白云、草原、马群交相辉映,加上民族口语、谚语自然而巧妙的运用,使全剧散发出浪漫而略带忧伤意味的牧歌情调。1962年、1964年,中国戏剧学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分别将《远方青年》搬上舞台。1963年,该剧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作奖。1963年,甘肃省话剧团将《远方青年》搬上兰州舞台,导演任庆和匠心别具地将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歌、舞蹈贯穿其中,大大增强了该剧的抒情性,演员申英、程小丽、李介媛、李最、赵组国、白敬中、刘韧等人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董兆俭设计的舞台美术清新淡远,忠实地再现了剧本的诗情画意。

这一时期的话剧,还有赵戈的《在世界屋脊上》(1958年),展现了解放军在青藏高原开山辟路的生活;程士荣、姚运焕的《雪山风云》(1961年),描绘了祁连山中勘探铁矿的地质队生活。两剧都有冷峻而厚重的西部色调。《快马加鞭》(1958年)和甘肃省话剧团创作的《教育新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姚运焕、陈工一的话剧《悲壮的历程》(1959年),展现了西路军血战河西和中共地下工作者配合解放军解放兰州英勇斗争的革命历程,塑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群像。1962年,陈工一创作了《8·26前夜》,这是一部虚构的历史惊险剧。全剧围绕敌我两条线索的交叉、冲突,以扣人心弦的悬念,吸引观众去体味硝烟弥漫、波澜壮阔的战斗生活。《8·26前夜》在兰州公演引起了轰动,连演130多场,始终保持着很高的上座率,并在全国各地剧团中出现了互相推荐、观摩和争相排演的局面。

《远方青年》剧照(www.xing528.com)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甘肃舞台艺术重放光彩,经历了严峻考验和锻炼的艺术家们,释放了十年的苦闷和压抑,长期蕴积在内心深处的创作激情喷涌而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甘肃省话剧团推出了《西安事变》,程士荣、郑重、姚运焕、胡耀华、黄景渊五人共同执笔创作。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同时,他们还对经历过“西安事变”的健在者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在此基础上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创作出该剧。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型革命历史剧,是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题材的大戏,用新颖独特的视角,大胆再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画卷。该剧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打破了当时的种种禁区,第一次将国共两党的领袖人物搬上了舞台。通过“兵谏”的情节发展,刻画了杨虎城张学良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豪情。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过程中,则突出表现了共产党人不计私怨,以国家民族为重的凛然正气和周恩来运筹帷幄的雄才伟略。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在艺术地处理史与戏的关系及刻画人物形象上都有成功的突破。该剧于1978年3月在兰州首演成功后进京演出,立刻引起轰动。据胡耀华回忆,在京演出时戏剧家曹禺专程前往观看,演出结束时,他走上舞台对在场演员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欣慰地说:“这是我一辈子看的最大的一个戏。”此后,《西安事变》剧组的足迹开始从北京延伸到全国,从而在全国兴起了编排和移植《西安事变》的热潮,成为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也成为甘肃艺术家为新时期中国话剧筑起的一个里程碑。它开辟了甘肃戏剧的一代风气之先河,同时也让戏剧界看到了话剧乃至整个舞台艺术初露的曙光。同一时期,推出的京剧《南天柱》、舞剧《丝路花雨》等,也引起全国剧坛的强烈震动,甘肃由此被视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大省。

《西安事变》剧照

其后,甘肃省话剧团还创作演出了《艾黎在山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后名《极光》)《黑雾》《艰难时事》(与西安话剧院合作演出)、《马背菩提》《邓小平在江西》等,屡获大奖,形成了有自己创作队伍,以擅长表现多民族、重大历史事件为特点的剧院风格。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电影大片、电视剧、新媒体对传统娱乐方式的冲击,话剧也面临原有观众分流的境况,甘肃省话剧院面对话剧市场变化,以低成本小制作,接二连三推出了“话剧兰州人系列三部曲”,赢得市场和观众的好评。2001年、2002年,张明、杨晓文创作的《兰州老街》《兰州人家》在兰州首演,先后获得第十届文华奖、第十五届曹禺戏剧奖等奖项。2007年,张明、王小军创作话剧《兰州好家》,同年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著名演员朱衡因在《兰州老街》中的出色表演,2003年获得了第二十届戏剧梅花奖

《极光》剧照

《马背菩提》剧照

《兰州老街》选取的是兰州解放前的一段市民生活,它以兰州方言为基础,以兰州著名的隍庙为背景,讲述抗战胜利到解放前夕,兰州市民困顿的生活。居住在庙前街的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张素园,在那个年代沦落为一名刻葫芦的民间艺人和吸毒者,长期在堕落的现实和文人的良知与尊严之间挣扎,只有杂货店老板娘翠娘对其另眼相看,暗中资助。戏剧还塑造了一群那个时代最具兰州特点的普通小人物及他们的悲欢离合。跑龙套的秦腔艺人呱呱虽然在舞台上十分风光,但只是替身并为之付出了生命。小混混倒娃为虎作伥,终究成为马家军的牺牲品。卖枣儿水的尕巧儿沉湎赌博不能自拔,无奈讨饭为生,竟发现这才是最轻省的生计。《兰州老街》中,人物命运是被动的,靠个人改变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在黎明前垂死挣扎、抗争,呼唤新时代的到来。炭市街、绸铺街、鼓楼街、东大街、侯府街……一个个老街名的背后,是古老兰州的城市记忆,承载了那个特定时代饱含沧桑与艰辛的历史印记。该剧以纯正的“兰州味儿”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上演一年多的时间,就先后在兰州、永登、白银等地成功演出近70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兰州老街》剧照

《兰州人家》剧照

《兰州人家》以悲喜剧的艺术形式通过演绎善良执拗的文庙看守人“李大”一家人的亲情、爱情和点滴的生活琐事,反映了当代兰州人的生活图景。改革开放之初,“李大”四个女儿女婿不是下岗就是闹离婚,要么受骗,择偶观念令他不解。连看护了一辈子的文庙也要拆了搬迁。居委会主任张妈更是天天吵得他心神不安。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面对时代和观念的变化,“李大”经过阵痛,最终穿上了牛仔裤,与张妈喜结连理,包容了自己的女儿,适应了这个时代,感叹要好好活,去追求幸福。该剧演员阵容强大,“梅花奖”得主康爱石、国家一级演员祁保全、朱衡、常贵顺,分别在剧中饰演“李大”“大女婿”“二女婿”“高老师”等角色。“组撒呢”“家去啥”等独具特色的兰州方言、清新幽默的舞台风格和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赢得观众的笑声与掌声。

《兰州好家》通过人物的亲情、友情及命运变化,表现了兰州鼓子的传承。父子两代乃至三代人围绕兰州鼓子产生的恩怨、矛盾,体现的是不同时代价值观的嬗变,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变迁。三代人对鼓子的不同理解,与观众接通的是父子的情谊、矛盾。他们有忧伤有欢乐,有辉煌有落寞,深爱着对方却又常常不能互相理解。吴二山一直在寻找的,其实就在他身边。当父亲吴爷远去,吴二山才发现貌似痴呆的吴爷如高山仰止。面对用心呵护鼓子的艺人,只能捶胸顿足,这才悟到,自己的“道行”根本无法与吴爷相比,父子情由此得到了升华。

较之以前剧作多演绎的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兰州人系列话剧”三部曲有了一个大的转变,它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最大的才是一个副科长,有刻葫芦、跑龙套、卖枣儿水的,有看隍庙老汉、居委会大妈、下岗工人,还有好鼓子、好秦腔、好石头的普通兰州人。与政治人物、大人物相比,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甚至边缘。在前两部戏里,吃饱肚子是头等大事。到了《兰州好家》,才谈得上把玩自己的爱好。三部曲选取了三个历史节点,巧妙地把兰州元素、符号,时代背景及特征融入其中,通过人物和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艺术地再现了一幅兰州普通百姓从民国到当代的生活画卷。它的成功表明,深入生活实际,关注本土文化、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和喜怒哀乐,才会吸引观众的目光,才会有更大的市场。

兰州好家》剧照

2003年8月,甘肃话剧团推出大型多场次话剧《老柿子树》。该剧由张明、杨晓文创作,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讲述了1939年至1949年陇南山区一户李姓人家的生活变迁和情感经历。主人公“娘”中年丧夫,独自拉大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四个儿子。老大金德敦厚孝顺,却稍有智障;老二木德和老三水德分别参加了国、共军队,后来老二和他败退的部队一起去了台湾,临行前来到柿子树下向老母告辞,交给老母正在吃奶的孙子,然后泣血三叩而去;老三牺牲在战场上,胜利后三儿媳带着失怙的孩子来到了老柿子树下;老四火德却成了一方土匪,后受乡里想邀功请赏的保长的诱骗回到柿子树下被开枪打死。金、木、水、火注定有着不同的命运,但他们共同牵挂着坚韧善良的母亲,饱经风霜的老柿子树,揭示了世间最珍贵的母爱和土地之情。剧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将抒情与写实有机统一,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示了人性、人情的至美,让观众体验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中一个风雨飘摇的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在有着浓郁西北民歌风味的乐曲中感受母亲的悲怆和伟大。全剧凝重、饱满、自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该剧自2003年问世以来,长演不衰,深受观众欢迎。2008年初,由该剧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央视八套播出,曾引起一股收视热潮,由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扮演的“娘”这一角色更是深入人心。

《老柿子树》剧照

2012年5月30日,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剧院由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文化企业,意味着话剧创作和演出既要考虑社会效应还要考虑经济效益,机遇与挑战并存。

话剧《天下第一桥》是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创作、演出的第一部重头大戏,也是2012年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演艺集团立项推出的首部重点剧目。文学剧本《天下第一桥》由李维平和王元平联手创作。该剧描述了1906年黄河滔滔洪水,冲垮了有500年历史的兰州镇远浮桥。洋务总局总办、兰州道彭英甲拟请德国泰来洋行承建,在黄河上造一座铁桥,以保南北通途,安定西北,百姓平安,一劳永逸。陕甘总督升允上奏清廷,很快得到批准。于是,在那个国运衰败、列强横行、革命暴动风起云涌、大清王朝行将灭亡的时代,一场历时三年的建桥工程,在贫困落后的西北兰州迈开了艰难而伟大的步伐。

《天下第一桥》剧照

该剧聘请了总政歌舞剧团国家一级导演胡宗琪、当代中国著名的舞台美术设计师黄楷夫、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王瓈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灯光设计师胡华庆、总政话剧团音效设计赵晓丹等国内顶尖艺术家,组建了国内一流的创作团队,共同完成该剧的创作。在演员阵容上,聘请国内一流名家的同时,全部启用本院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朱衡领衔主演彭英甲,王明刚扮演升允,刘跃军扮演龙生,郑子荣扮演彭母,一些剧院退休演员也加盟该剧,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为该剧高水平、高质量地走出甘肃、面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10月22日晚,由甘肃省话剧院打造的舞台剧《红水衣》在甘肃话剧院“60剧场”亮相。《红水衣》改编自《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四十六回杨雄杀妻片段(北宋年间,病关索杨雄与拼命三郎石秀义结金兰后发现妻子潘巧云与报恩寺和尚的私情,愤怒的杨雄与石秀密谋将妻子杀害,随后两人到梁山落草),导演李伯男。剧中还特意设计穿越情节——杨雄家的仆人迎儿和铁儿一对小情侣穿越到现代,不但每天秀恩爱,还有现代元素“微信摇一摇”的情节设定,演出得到了观众认可和欢迎。甘肃话剧院“60剧场”的创立运行和原创小剧场《红水衣》的首演,开创了甘肃话剧的小剧场演出的先河。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小剧场灵活机动的特点,努力打造西部小剧场话剧品牌,培养演员、培育观众,尽最大的努力为兰州都市文化增添一抹亮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