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陕西简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秦腔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如“生”有老生、须生、小生、幼生,“旦”有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净”有大净、毛净,以及丑角,统称为“十三头网子”。戏班一般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为配角。
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
秦腔的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故事,如《荆轲刺秦》《苏武牧羊》《血诏带》《回荆州》《辕门斩子》《四郎探母》《岳母刺字》等。秦腔剧目超过10000本,剧目之丰富,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
秦腔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秦腔唱词结构是齐言体,常见的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就是整出戏词如同一首七言或十言的无韵诗。和唱词相对应的是曲调,有二六板、慢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六大板式。板腔音乐结构可以归纳为“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于急板——结束”,即打板节奏从慢到略快、快、极快、结束以前的渐慢、最终结束的过程。演唱者根据这种循序渐进的节奏展开故事情节。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甘肃和陕西是秦腔发展和繁荣的两块沃土,而兰州是秦腔演出比较繁荣的一个城市,在这里秦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自晚清以来,作为西北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及甘肃省会的兰州,是秦腔艺人生存与展示的巨大舞台,人才荟萃。据载,清末民初时,仅现在的张掖路上就有近百座戏楼,秦腔演出盛况和繁荣由此可见一斑。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兰州存有历代秦腔剧本3000多本,其中很多都是绝版,而兰州独有的耿家脸谱更是备受秦腔界瞩目。可以说,秦腔在兰州乃至甘肃是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戏种,特别是在现代传媒未出现以前,一些经典名段如同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为广大人民所耳熟能详,看秦腔、演秦腔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明末时,兰州秦腔艺人马锦在南京兴化班演戏;清乾隆时,陇上秦腔艺人张银花赴藏区大小金川军中献艺。清光绪末年,兰州有两个秦腔班社在公开演出,一个为福庆班,一个为东盛班,是兰州秦腔戏社创设之始。其“箱主”分别是福庆子(名张福庆)和十娃子(名陈东盛)。他们都投师于一个名叫元官的秦腔艺人门下学戏,十娃子为长,福庆子为次。两人后各创班社。福庆班的福庆子,先天条件好、个子高、相貌好,嗓音洪亮而柔和,扮相逼真,除《火焰驹》里的艾谦外,还以演《忠八义》里的赵盾、《游西湖》里的贾似道、《血诏带》里的曹操等最为拿手。东盛班的十娃子,个子矮,嗓音较低,但在艺术实践中努力弥补其不足,因而学戏较多,技艺亦高。他尤其擅长扮演杨衮,观众百看不厌,还擅长一些风趣滑稽小折戏,盛极一时。
福庆子和十娃子在兰州秦剧园地里培育出一批芬芳桃李。如福庆子教出的寿娃子(名张雨亭)扮演的风尘女子李亚仙,生动地刻画了这个心地善良的古代名妓形象。十娃子的高徒六指子,是后来兰州文化社中的名艺人,他曾扮演《岳母刺字》里的岳母,表演极为精湛,给人们留下了很生动的印象。福庆子和十娃子为兰州秦腔事业培育了一批优秀演员。他们去世后,由他们的徒弟继当班主。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清政府颁布了“国孝令”后,福庆班和东盛班散伙。
进入民国后,兰州的秦腔戏班相继成立,有化俗社、得胜班、觉民学社、万和班、三兴社、中兴社等。这些戏班的演员主要来自福庆班和东盛班,也有从西安等地前来搭台演戏者,较著名的有唐待诏、十二红(李寿山)、曹辅臣等。
其中化俗社开风气之先,值得一书。化俗社是民国前夕由陕西秦腔名青衣朱怡堂带领艺人来兰州进行演出的社班。时值辛亥革命,北京已出现了坤角演员剧社,影响较大,在兰州的朱怡堂亦想着手培育坤角,在兰州秦腔艺坛打开局面。他公开招收女演员,但因当时兰州风气未开,无人报名。李喜凤是朱怡堂的妻子,兰州人,她不惧娘家与其断绝关系的威胁,在朱怡堂的潜心传授下,破天荒地在化俗社登台公演了《走雪》《卖酒》《珍珠衫》等戏,成为陕甘两省第一个登台演戏的女艺人,打破了清规戒律,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当时的戏班大多成立后时间不太长而散班,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文化社,又称老班子,文汉臣等人创办并领班,在城内碱滩(现静宁路南段)、兰山市场(现兰园)及安定门外钟姓大场院等处公开演出。除按照演员的不同特长和情况演出一些折子戏外,还常演一些传统历史剧,如《黄河阵》《回荆州》《文天祥殉国记》《下南唐》等。20世纪40年代初,领班文汉臣即弃艺经商,在城内开设一小酒铺以卖酒为生,由其他人领班继续进行公开演出,所留的部分演员于兰州解放后进行了整编。
民国十四年(1925年)冬,刘郁芬任甘肃省督办,主持甘政,于次年创办了省秦腔训练班,又称娃娃班,由省教育厅具体负责,招收了一批10多岁的孩子参加学习,学员均以“中”“华”“民”“国”四字而命名之。培育出了一批青年名演员,有须生王致中、黄致中、郜守中,花旦梁培华,小生彭安民、赵振国等。演出剧目有《放饭》《走雪》《逃国》《伍员扫墓》《抢饭》《二堂舍子》等,给兰州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后因刘郁芬被调赴河南参战,省秦腔训练班随即停办。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省教育厅在接办原属刘郁芬国民军政管辖的“净化剧社”秦剧训练班的基础上,重新整编了一个戏曲训练班——觉民学社,此举改变和丰富了此前戏曲人才的四类培养方式:一是由戏曲名老艺人出资兴办的科班;二是由实力雄厚的班社出资办的科班;三是由地方热爱戏曲的豪绅富户出资开办的科班;四是由学识渊博富有政见的知识分子、军政要员合股出资办的科班。觉民学社成为我国第一所公办的戏曲学校,意义深远而重大。
新兴社于20世纪30年代初由陈景民创办,在城内三圣庙(今陇西路南口对面武都路南侧)、柏道路等处公开演出,是继文化社之后在兰州城内成立的又一个新的文艺社班,主要演员有陈景民(青衣旦角)、李世英(须生)、穆九龄(老生)、雷振鸣(大净),还专门培训了一批青年演员。演员阵容庞大,生、旦、净、丑齐全,加之该社不断革新音乐伴奏设施,使唱腔音调更为和谐悦耳。一时轰动金城,观众常常爆满,剧场座无虚席。20世纪40年代初,该社曾由西安请来王文鹏、耿善民等一批著名演员,在柏道路剧院演出《苏武牧羊》《五典坡》等传统戏。为看演出,观众每晚争相购票,购不上票者,只能在剧院门外从扩音器里听戏。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该社散班。
20世纪40年代,还成立过正兴社、众英社、胜利剧团等。在兰州秦腔发展过程中,相继成立过一些班社,一代又一代,“你方唱罢我登台”,培养和涌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为兰州秦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兰州观众特别器重秦腔演员,民间常说的“金城四绝”指:牙古子的包子、马保子的面、富保子(耿忠义)的净生、八娃子(史月卿)的旦,其中秦腔演员就占两绝。在历史上,兰州率先将戏曲演员称为“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兰州秦腔三杰——耿忠义、郗德育、文汉臣。
耿忠义,甘肃武山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卒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他拜师清末秦腔名角来喜子(人称“麻旦儿”),开始在兰州社班中主演旦角,以后改演须生、大净,一直在兰州文化社公开演出,成为文化社的主要台柱子之一,在兰州久负盛名。耿忠义通过潜心学习,善取百家之长。他功架稳重,表演肃穆,道白清晰,唱腔洪亮。他演《火焰驹》中艾谦的三鞭子、《战方腊》中方腊的三杆子、《斧劈老君堂》中程咬金的三板斧等,都有独创的程式,成为“耿家”戏派的精髓。耿忠义还以演须生《杀驿》《盘门》《伍员逃国》《法门寺》《灯棚失子》《郑丹打子》等闻名。在演大净和须生时,他能注重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气质,并能独树一帜。耿忠义的戏在演出过程中高潮迭起,观众对每段做派的绝活在什么时候出现都清清楚楚,那时尚无鼓掌之习,演到好处时,两边站立的好家吹口哨,座上客翘大拇指叫好,甚至有些回民观众从怀里掏出鸽子放飞,鸽哨响彻戏园,场面极为热烈火爆。
在舞台表演艺术实践中,耿忠义能融会贯通,思变创新,在唱腔、功架表演、服饰装扮、花脸脸谱造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其所扮演的人物形象别具一格。他所创的秦腔耿家脸谱享誉陇原,在陕甘两省形成一个重要流派。耿忠义成为甘肃秦腔花脸表演的一代宗师。耿忠义的脸谱独树一帜,最能鲜明地体现兰州派秦腔艺术的特征,通称“耿家脸谱”。“耿家脸谱”是耿忠义根据自己的脸型来布局的,属“瘦长型”类,图形追求夸张写意,色彩运用花哨古拙,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耿家脸谱的笔锋如银勾铁划,这同他凌厉刚健、气势森然的表演艺术风格是一致的。《兰州戏曲志》总结耿家脸谱的艺术特点:耿家脸谱的基本色调,大体可分为白、黑、红、黄、粉五色。五种颜色有五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白色表示奸险阴狠,角色如曹操、贾似道、秦桧等;黑色表示勇猛憨直,角色如包拯、张飞等;红色表示忠义豪侠,角色如黄飞虎、赵匡胤、赵得胜、关羽等;黄色表示庄严神武,角色如闻仲、杨戬、方腊等;粉色表示廉明爽朗,角色如徐延昭、尉迟恭等,其中有些加太山眉的角色如高旺、檀道济、郭广清等。此外,还掺以紫红、酱紫、瓦灰、绿、金等色彩,以象征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刻画特殊的面貌特征。如《审潘洪》中的潘洪,鬓间画一绺绿色斑点,表示奸险狭隘;《鸿门宴》中的项羽,两腮染酱紫色,表示暴戾残忍等。
耿家脸谱对色块的整体布局和晕染也十分考究,如对亮、暗、冷、暖各色的调配,主、副色的合理选用,甚而对帽盔、服饰色彩的和谐等都有通盘考虑。如对包拯脸谱的勾勒,其主色是黑,双腮却染粉红色,展示其明朗慈祥的性格。还有些特殊的人物造型,如《鸡头关》中穆兰英的脸谱,左脸是美丽的花旦妆,右脸是狰狞的花面型,斜眉怒目,巨口獠牙。额、鬓和左颊染绿色,以示有大片青记等。耿家脸谱在绘画时十分讲究细线条的勾勒,尤其对眉端的眉纹、两颊的腮纹、额面的花纹、眼角的梢纹,均以工笔雕琢而成。同时还很讲究笔法和笔意,勾勒出的线条情致韵味十足。耿家脸谱人物形象独特,色彩鲜明,造型庄重,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茶馆、酒肆、饭店等处,都挂有耿忠义在戏中的一些脸谱,甚至在小吃担子上,搁凉粉盘的小条板和卖晶糕的担桶四周也多绘有他的脸谱小像,花花绿绿十分惹眼,是当时兰州市容的一大特色。1949年兰州解放后,他的一百多幅脸谱被著名演员岳钟华画出,由名画家郝进贤复制放大编制成册,成为研究戏曲脸谱造型艺术的珍贵资料。
耿家脸谱——曹操(www.xing528.com)
耿家脸谱——穆兰英
郗德育,因他脸上有几个麻子,又称麻子红,陕西长安县仁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师承秦腔名家李云亭(老麻子红),以演《拆书》而初负盛名。民国初年到兰州,先后在得胜班、化俗社、觉民学社、万和班、三兴社、中兴社、新兴社、文化社等社班演戏。他天赋聪慧,广征博采,生、旦、净、丑和文乐、武乐皆通,并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会戏百余本,熔陕、甘秦腔的精华于一炉,创造性地发展了秦腔须生行当的表演艺术,形成秦腔史上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郗派。郗德育的唱腔柔润隽永,妆容清新雅致,做派舒展洒脱,神态并备多姿。他所演的《辕门斩子》《抱烙柱》《九莲灯·六部大审》《潞安州》《哭秦庭》等誉满西北,成为秦腔艺苑的珍品。他在培养人才上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入室弟子有黄致中、周正俗、周培元、梁培华等。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去世,年仅52岁。他一生虚心学他人之长的精神最为人称道。
文汉臣,又名进财子,陕西三原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早年即来兰州,是兰州文化社的创始人之一。文汉臣幼年曾习旦角,后改演须生,他有一批稀有剧目,如《乾隆王打宫》《斩李文忠》《十道本》《太白醉写》。著名戏还有《伍员逃国》《宁武关》《鸿门宴》《斩韩信》等。文汉臣的表演文秀且清新俊逸,一脱秦腔粗犷之习。他还擅长道白戏,他的《太白醉酒》在念大段的表章和蛮文时,朗朗诵出,态度自若,堪称一绝。文汉臣心地善良,与人与世无争,人们尊其为善人。20世纪40年代初,他离开文化社,告辞舞台,潜心在家拜佛念经,并在城内县门街(今武都路中段西首北边)开一小酒铺度日。若地方政府和一些团体特邀他出场献艺时,他还是欣然应允。1949年初春的一个晚上,他因不慎手心扎进一根刺而引起毒菌感染,经抢救无效而逝世,终年59岁。他是“三杰”中最后一个离世的,又正逢1949年,标志了秦腔在兰州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戏曲从业人员自发地组织起来欢庆胜利,慰问解放军。8月31日,朱军、薛炳坤等人组织兰州的著名秦腔演员刘金荣、沈爱莲、刘清华等人在农民俱乐部为解放军演出,庆祝兰州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兰州的戏曲演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戏曲团体的体制,革除在演出和分配制度上存在的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不合理因素,甚至不良嗜好。比如有演员演关公戏,可能是出于对神人的敬畏或是行内陈规,在上场前要烧黄表;一人演戏,全家靠剧团吃饭生存的“老台饭”制度;一些艺人染有吸大烟的恶习,烟瘾来时无精打采,只有吸上两口才会在舞台上生龙活虎地表演。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或戒除,演员的精神面貌与演出都焕然一新。当时,一些旧班社的演员们或继续在舞台上演出,或当“把式”收徒传艺培养新秀,如刘金荣,主攻须生,著名戏有《出棠邑》《拆书》《金沙滩》等。兰州解放后,刘金荣在甘肃省秦剧团工作,并担任教练。靖正恭,嗓音委婉洪亮,道白清晰动听,动作潇洒雅致,扮演穷小生最为拿手,所演著名戏有《白玉楼》《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兰州解放后,靖正恭一直在甘肃省秦剧团工作和演出,同时尽力培育新苗。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还不时播放他在《白玉楼》《激友》剧目中的演出和唱腔。袁天霖和田德年两人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唱腔洪亮,功架稳重,均为饰演净丑的天才。他们所演的净角戏,技艺较高,唱腔及表演手法上又各有千秋,是20世纪30年代在兰州秦腔艺坛上饰演包公的佼佼者。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们在甘肃省秦剧团工作,有时亦公开演出。还有很多秦腔艺术先辈,为兰州秦腔的继往开来默默奉献着力量。
甘肃省秦剧团源于西北军管会文化处。归建地方后,地址在今永昌路柏道路十字西南口。团内名角沈和中,人称“活周瑜”,其做派唱念堪称一绝,把年轻气盛的统帅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王定秦,艺名尕顶哒,以演《小姑贤》等丑角戏著称,在演出中巧妙地把兰州方言糅进戏词中,诙谐风趣。还有大青衣王晓玲,净角刘茂盛、沈爱莲等。1956年,该团特邀西安易俗社来兰州和本团精英合作演出《辕门斩子》《大保国》《八件衣》等秦腔名剧,盛况空前,一票难求。剧团临时决定在剧场外安装了一个高音喇叭进行现场同声直播。一时间,剧场内掌声喝彩声沸沸腾腾,剧场外一街两巷人挤人肩靠肩,人气非常高。
兰州市秦剧团是由兰州文光秦剧社演变而来的,而文光秦剧社是1956年由当时甘肃著名班社兰州文化社和兰州新光社合并组建的。对于兰州秦剧团的前身,盛行并被兰州秦腔界认可的另一个说法是,它是由1909年的万顺班发展而来,因为文化社是在万顺班的基础上成立的。1926年国民军入甘后,省长薛笃弼将唐代所建庄严寺改为民众教育馆,寺西辟为剧场排演文明戏。兰州解放后,此处为兰州市秦腔剧团驻地,剧场在小巷里,木靠背长椅,靠背上是长条桌子,可放小茶壶,炒大板瓜子、油炸洋芋片、油炸兰花豆等小食品,供观众边吃喝边观赏演出。东西两侧用半人高的木栅栏隔开,为站票区。1960年前后,上演《伍员逃国》《金沙滩》《玉虎坠》《白玉楼》等传统秦腔,也演新编古装戏《生死牌》等。2006年,兰州市秦剧团和兰州市豫剧团整合成“兰州戏曲剧院”。在五十多年的风雨中,秦腔艺术深深根植于西北广袤而丰沃的土壤中,演员和演出剧目与时代共脉搏,兰州市秦剧团的剧目创作可谓成果丰硕,有建团之初的《玉枝玑》《江小莲》《打乾隆》;有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改编、移植的剧目《抢亲记》《金城关》《狸猫换太子》《曹操与杨修》等。
兰州秦腔艺术不仅有着自己的丰厚传统,同时又充满了新的活力,2005年在“西北秦腔艺术节”期间,中国戏剧家协会把兰州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兰州之所以被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可以用甘肃省戏剧专家李智提出的兰州秦腔在百年历史进程中的“十大贡献”(据肖洁《回顾兰州秦腔的百年沧桑》)来予以诠释和体现。一是民国二年(1913年)第一位秦腔女演员在兰州诞生,她就是当时的秦腔名旦朱怡堂的妻子李喜凤。作为职业演员登台演唱,她扮演的女性角色,不仅开创了甘肃秦腔女演员的先河,而且在西北秦腔界也是首创者。二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我国第一所公办的戏曲学校——觉民学社诞生在兰州,是由当时教育厅在接办原属刘郁芬国民军政管辖的“净化剧社”秦剧训练班的基础上,重新整编的一个戏曲训练班。三是民国初年(1915年左右)兰州街头食品摊上出现了秦腔脸谱,用以招徕客人。自此以后,秦腔脸谱及秦腔剧目的人物形象从舞台走向社会,弘扬着中国戏曲文化的精神。四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北五省秦腔演员交流演出越来越频繁,而率先开始举办甘陕两省秦腔演员交流演出的是兰州。五是兰州秦腔在经历竞争危机时,突破困境,变萧条为热闹。20世纪40年代初,兰州市区聚集了30多个戏剧演出团体。除秦腔外,有话剧、京剧、晋剧、蒲剧、评剧等。处于激烈竞争的秦腔,强化演出阵容,排演了《二度梅》《铁弓缘》《富贵图》等剧目,并将之推上舞台,参与竞争,使剧场门前很快“车如流水,马如龙”,变萧条为热闹。六是兰州出现了两个久演不衰的民间秦腔班社,传承演出半个世纪。七是兰州的秦腔茶园自民国初期兴起以来,百年来未有衰落。八是历史上兰州率先将戏曲演员称为“杰”,把郗德育、耿忠义、文汉臣三人称为“兰州秦腔三杰”。九是百年来兰州市在戏曲兴盛中形成六种不同格局的演出场所:神庙戏楼、会馆戏楼、家祠戏楼、王府戏楼、商业戏楼、官办的礼堂。十是兰州秦腔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表演体系,表现为演员、剧目、脸谱等一系列体系。剧目有兰州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白逼宫》《日月图》《黄金台》等。脸谱上则有在继承前辈艺术基础上的新造型,创造了独特的脸谱勾法,这就是戏剧界称道的“兰州秦腔脸谱”,俗称“耿家脸谱”。
江山代有才人出。进入新时期,在兰州秦腔艺苑中涌现出“三张”,即张兰秦、张安学、张小琴。
张兰秦,1954年生,陕西岐山人。兰州市秦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的弟子。主攻铜锤、功架花脸和红生,号称“西北花脸王”“西北第一黑头”,人称“花脸奇才”。其台架、声嗓,以及他的影响力和所享的社会声誉,在西北五省的秦腔演员中屈指可数。他天赋优越,外貌魁梧,气质豪迈,练就一副金嗓子,嗓音浑厚而高亢,能“背”近百部传统秦腔剧目,唱腔风格上大气磅礴,不温不火,不暴不炸,圆润酣畅,洪亮刚劲;在“字正腔圆”的环节上有所发展,尤其在吐字方面,声朗字清;往往铜锤花脸与架子花脸“两门抱”,表演洒脱、豪迈,富有力度,极具雕塑美感。代表作有《铡美案》《忠保国》《黄河阵》《赵氏孤儿》《五台会兄》《白叮本》《龙源》《曹操与杨修》等。张兰秦在演唱《二进宫》时,将“刘秀十二走南阳”唱段改为苦音腔(传统为花音腔),一方面是对孤儿寡母的同情,一方面是对“兔死狗烹”的憎恨,改为哭音唱腔,能唱出此时人物的沧桑又略带伤感的思想情感,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具感染力,是一个创新。因此在戏曲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张兰秦能脱颖而出,成为“传承华夏艺术具有黄土风者”的西北名净。
张安学,生于1958年。陕西长安人。1971到兰州市秦剧团参加工作,主攻文武须生、红生,甘肃省戏剧协会会员,兰州市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代表剧目有《出五关》(饰关羽)、《破宁国》(饰朱亮祖)、《唐太宗嫁女》(饰李世民)、《金沙滩》(饰杨继业)、《闯宫抱斗》(饰梅伯)、《出棠邑》(饰伍员)、《三老二子》(饰冯良)、《薛刚反唐》(饰薛猛)、《绝龙岭》(饰闻太师)等。他表演细腻,文武兼备,台风严谨,尤其是唱腔悠婉,吐字清准,发音有厚度且韵味绵长。他对兰州须生“三杰”极为尊崇,也继承了其艺术风格。张安学系第二届“兰艺之星”,在中国秦腔艺术节屡获优秀表演奖。
张小琴,1988年毕业于甘肃省艺校。第二十三届中国梅花奖得主,兰州秦苑“摘梅”第一人。她努力拓展自己的戏路,工小旦也擅长青衣,工花旦在行,演刀马旦亦功底颇深。2003年11月,在兰州举办的“西北五省会(首府)秦腔名家精品荟萃”活动中,张小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折子戏专场。这台折子戏专场是以传统戏《见判》、现代戏《刘胡兰就义》、武戏《刺蚌》和名剧《斩窦娥》组成,充分体现出张小琴戏路宽、表演细腻传神、人物性格把握准确等诸多艺术特点。专家认为,在一台专场演出中,一个人饰演三个不同命运、不同性格、不同时代的悲剧人物窦娥、刘胡兰、李慧娘,这在表演艺术上是非常有难度的。《铡美案》《窦娥冤》《金鳞记》《白蛇传》《周仁回府》《银屏公主》《茸宝记》等30多部大本戏及《杀狗劝妻》《打神告庙》《刺蚌》《劈棺》等许多折子戏都是她的拿手好戏。在《刺蚌》中她饰演的廉锦枫,扮相俊丽,身段优美,剑法娴熟,既有秦腔的本色,又有京剧的特点,还融入现代舞蹈元素,她在水战中翻、跳、滚、甩、刺、打,招招出手不凡,恰到好处,活脱脱将一个善良、勇敢、美丽机智的渔家女子形象树立起来。她善于以俊秀的扮相、清亮的唱腔、细腻的做派和高难的武功表现剧中人物特征,坚持从心灵深处刻画角色性格。功力深厚,表演独特、文雅、细腻、温柔,有亲和力。
《智取威虎山》张小琴饰常宝
《刺蚌》张小琴饰廉锦枫
还有“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之一的梁少琴,陕西宝鸡人,生于1983年。10岁时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训练班,2002年到兰州市秦剧团参加工作,主工小花旦、武旦。演出剧目有:新编剧目《黎秀芳》(饰黎秀芳)、《秦女将军》(饰花木兰),移植剧目《曹操与杨修》(饰鹿鸣女)、《穆桂英大破洪州》(饰穆桂英),传统剧《火焰驹》(饰黄桂英)、《回荆州》(饰孙尚香)、《狸猫换太子》(饰刘妃)、《闯宫抱斗》(饰妲己)、《梁宫秘史》(饰陆玉莲);折子戏有《火流星》《火烧余洪》《拷红》《失子惊疯》《苏三起解》《牡丹亭·游园》《访英台》《小宴》;戏曲小品有《瓜女子考剧团》等剧目。2001年12月,梁少琴荣获甘肃省首届“红梅奖”大赛二等奖。2002年11月,她以《穆桂英大破洪州》一戏荣获第二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三等奖。2003年12月,她获中国戏剧“红梅奖”金奖。2007年,“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兰州开馆,她的剧照成为秦腔博物馆“旦”行的代言照。2010年,梁少琴随兰州市文化局赴俄罗斯、波兰参加了“中国民间艺术节”,受到国外媒体的采访及喜爱。
在歌剧、音乐剧、选美作秀的表演大行其道的文化大背景下,戏曲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兰州“三张”和梁少琴等一批艺术家坚守着自己的秦腔领地,持续努力。
除了大舞台,秦腔茶园也是秦腔延续与演绎的重要场所。兰州的秦腔茶园自民国初期兴起以来,百年来未有衰落。茶园不仅成为群众自娱自乐演唱秦腔的场所,从清唱走向粉墨登台演唱。茶园还邀请著名演员来演唱,成为一段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