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因素
资本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无论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资本因素在影响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资本的概念非常宽泛,从广义上看,人力、物质以及土地都属于资本。笔者将物质资本看作资本,也就是投资于有形资产所形成的资本。资本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切起作用因素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资本总额能够反映出实际参加经济活动的资本量。资本总额是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变化量,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的是常住单位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扣除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价值,分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存货增加指的是单位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也就是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等存货等。自改革开放以来,和其他国家比起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也取得了许多建设性的成就。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形成、劳动投入、科技进步和制度变革都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特别是资本形成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培育能够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劳动者,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资本形成都是必要条件,其对经济增长十分重要。从近10年的全国和五区资本形成总额均值和变化趋势来看,10年前,东部地区的资本形成总额高于平均值,也高于其余四个区域,同时其标准差也相对较高,各省(自治区)间差异较大。中部地区的均值也较高,标准差与其余几个区域(不包括东部地区)相差不大,说明这一时期四个区域的资本形成总额分布较均衡。10年后,西南地区的均值增长较快,差异也变大,东北地区均值有所下降,但是其标准差是最小的,说明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三个省份资本总额分布均衡。西北地区的均值和标准差始终处于五个区域的最末。
(二)劳动力因素
作为生产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起到引擎作用。如果严格遵守理论的要求,在分析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力的指标值不仅取决于数量的因素,而且要和劳动力因素的利用效率、质量等相关,它是一个概括性的指标。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学者利用劳动力指标展开讨论时,它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计算方法为标准劳动强度的工作时间。其中,工作时间可以从工人数量和标准工作时间的统计数据中推断出来。在我国,由于目前还没有直接的对劳动时间的统计数据,所以通常情况下,国内的研究采用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力的指标值,反映在统计年鉴上为各地区年末就业人员人数。这里的年末就业人员数指的是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从我国目前劳动力发展状况来看,数量充足,但是增长率有所下降,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利用我国各省(自治区)就业人数指标值,对近10年全国和五区域就业人口数量和比重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0年前,东部地区就业人口比重最高,10年后中部地区就业人口比重最高,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比重始终处于五区域中的较低水平。劳动力是具有流动性的因素,会存在集聚的现象,两个地区在吸引劳动力方面在五区域中处于相对劣势。
(三)产业结构因素(www.xing528.com)
产业结构是社会进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果产业的整体结构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合理的产业结构必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不合时宜的产业结构必将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首先,产业结构优化将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对于资源的需要是不相同的。因此,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替代传统资源型产业,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社会长足发展的需要;其次,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更替关系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发展伴随着部门的增长,经济发展的过程是非均衡的。主导产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一个国家的主导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时代的发展潮流而变化。新的主导产业替代旧的主导部门,必然会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后,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这两种方式的共性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期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另外,经济发展又会反作用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将顺势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笔者对我国各省(自治区)近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全国和五区域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稍低,但是近年来西南地区上升明显,西北地区仍然处于较弱状态。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占各地GDP的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为2.06%,五区域中增长最快的是东北地区,增长最慢的是西北地区。
(四)科学技术因素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结合生产资料共同发挥作用可以创造相当大的经济繁荣,并大大提高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科技投入可以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集约型经济增长以稳定的生产规模为基础,通过增加技术投资、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经济增长也叫作内涵型增长,因为它减少了消费和成本,并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等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科学技术可以改善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广泛使用可以使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的速度。[7]笔者利用各省(自治区)人均科学事业费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进步情况的指标,这是因为科学事业费是国家预算拨款中用于各级科委归口管理的科学事业费以及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科学事业费,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以及社会科学事业费。其中,自然科学事业费由技术开发研究经费、基础研究经费、社会公益和农业研究经费、行业技术开发基金、科研管理机构经费、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奖励经费、研究生院经费、国际学术交流经费、干部培训费及其他科学事业费等构成。一个地区科学事业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地区的科技水平,考虑人口因素,采用人均科学事业费进行讨论,由《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年鉴》可以得到近10年各省(自治区)和五区域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要高于其余四个区域,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和东北。东部地区人均科学事业费远远高于其余四个地区;中部地区占全国百分比有了明显的上升;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差距不大;东北地区变化明显,由第二下滑至第五。我国各地区在人均科学事业费上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各省要高于其余地区,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各省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迅速崛起地区的人均科学事业费上升较快;其次,各地区对科研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企业资金和政府财政比较雄厚,科研支出相对比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