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成长规律探秘-幸福启航

孩子成长规律探秘-幸福启航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理解和读懂孩子,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既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如果在这个阶段,妈妈能够对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加以阻挠,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妈妈,可以在了解不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对应自己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以加深对孩子的理解。认识并尊重孩子所经历的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规律,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更好地建立和巩固亲子关系。

孩子成长规律探秘-幸福启航

亲爱的朋友,如果此时此刻我问你:“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我想大部分妈妈都难以肯定地说:“是的,我非常了解。”如果对自己的孩子欠缺十足的了解,他的需求和情绪就难以捉摸,在此基础上,与孩子的沟通更是难上加难。

朋友,如果你不了解你自己的孩子,你难道会非常自信地说 “我给孩子的都是他喜欢的,都是对他好”吗?你认为的对孩子的“好”,真的是孩子眼中觉得的“好”吗?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你会有十足的把握说“我能够及时发现并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吗?

因此,读懂和理解孩子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

为了理解和读懂孩子,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既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在于他会按照所有孩子必然具有的成长规律去发展;特殊性在于每个孩子也都是不同的,在某些方面会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作为家长的你,一方面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独有的气质、性格特点、情绪活跃水平、社会反应类型等。

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所提出的儿童发展的八个阶段,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读懂孩子心理发展的普遍性规律。该理论启示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每个阶段经历着一个特定的心理冲突,而这个特定冲突的化解结果将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形成。

在0~1.5岁,婴儿期的标志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心理社会危机。在这一阶段,婴儿如果能够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安全和温暖,感知到母亲总是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给予自己充足的食物和温暖的,那么他将会产生对一般人的信任。反之,若婴儿得不到周围人的关心与照顾,总是得不到及时的喂养和抚慰,那么他将会对外界产生害怕与怀疑。

在1.5~3岁,儿童早期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的阶段。这时候,如果妈妈给予其自由,让他独立地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对他所做出的行为给予支持与表扬,就能够培养和强化他的自主感。相反,如果妈妈总是对孩子保持质疑的态度,并总是给予否定,这会让他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达到标准产生疑虑。

在3~6岁,学龄初期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妈妈能够对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加以阻挠,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反之,如果妈妈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和失败感。(www.xing528.com)

在6~12岁,学龄期是获得勤奋感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这时,妈妈应该对孩子努力的行为、所获得的进步或者成功进行恰当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勤奋感。

在12~18岁,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其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这是人生中发展较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阶段之一。这一阶段的完成,帮助孩子获得对自我的进一步认识,对于“自己是谁、自己要干什么、自己喜欢什么等问题”的认识会有进一步提高。在这一阶段,妈妈要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和引路人,通过分享自己的人生阅历,提供新的视角帮助他去探索自己,并鼓励他寻找自己未来想要干什么等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作为一个干涉者和控制者,直接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道路,或者在孩子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一味地质疑、否定和打压,把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直接强加到孩子身上。

在18~25岁,成年早期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没有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也许在这一阶段,自己的孩子还未获得一段亲密关系,作为妈妈,比较提倡的是与孩子谈心,使其了解亲密关系对一个人的意义,并侧重了解孩子目前对于亲密关系的看法、顾虑和担心,并表达对于孩子的关心和支持。切忌按照妈妈自己的意愿,频繁强制性地催促孩子开始建立一段亲密关系。

在25~65岁,成年期的人们开始在社会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并为社会生产的一切承担责任。这是人生发展的稳定期,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

从65岁至生命结束,成熟期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而形成完美感。相反,就会产生失望感,容易出现自杀倾向或极度恐惧死亡。

以上就是每个独立的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结束,普遍会经历的八个阶段。作为妈妈,可以在了解不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对应自己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以加深对孩子的理解。当然,正如前面所言,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就需要妈妈要善于将自己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言谈举止的外部表现综合联系起来,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神情、言语、注意力、习惯动作等,从而全面贴近地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逐渐学会读懂孩子的语言

认识并尊重孩子所经历的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规律,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更好地建立和巩固亲子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