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思考及成果

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思考及成果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的“养”,提高对加强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好符合实际的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基本思路。因此,在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确定思路时,不可能站在其他立场上,只能站在为老年人谋利益,满足居家老人精神养老需要的立场上去思考,这是基石,不能有丝毫偏离动摇。

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思考及成果

崔德海 周崇庚

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不仅要从经济角度使老年人居家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还要从精神文化角度使老年人居家得到较好的精神慰藉。养老不只是养身体,还要养精神。当前摆在我们而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是:绝大部分老人不存在养老的经济问题,有的还相当富足,但却比较普遍存在退休后的心态失衡,精神比较空虚(贫困),特别是那些空巢独居者,长期在孤独、寂寞中度日,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的“养”,提高对加强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好符合实际的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基本思路。同时,要根据思路采取恰当有效的具体措施予以逐步实施破解,以此提升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质量水平。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们自身心态的和谐。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人们心态上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家庭、社会的和谐。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要求,就是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老年人不仅应享有社会物质文明进步成果,也应享有社会精神文明进步成果。因此,我们在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从物质上去满足居家老人养老的需要,也要着眼于从精神上去满足居家老人养老的需要;不仅要加大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的力度,也要加大精神慰藉服务的力度。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深入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认真把握。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要求,最近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调查显示:海曙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主要问题不在于经济条件,绝大部分老年人没有经济上养老的困难,而明显存在着精神养老的不足。海曙区目前老年人已达到6.2万,占总人口的18.1%,其中空巢者占老年人总数的49%,独居者占空巢老年人总数的10.5%,失偶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9%,其中82%的老人希望能有个老伴。在实际的养老过程中,空巢老人,特别是空巢高龄老人以及失偶单身老人,在其精神上倍感孤独寂宽,但又十分无奈,许多人很少与人交往,相伴的仅是一台电视机,甚至有些高龄独居老人家中没有安装电话。在这种状态下,有的人患上抑郁症,有的人想早一点了结自己的生命,还有的走向违法犯罪……如仅看近几年我区因老人孤独寂寞而引发的几件事便可知其性质的严重程度。其中,鼓楼街道有一老人,因老伴去世孤独,患上了抑郁症,时常与邻居闹纠纷,弄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后引进专业社工进行疏导,才勉强缓解;望春街道有一位82岁的老太,不愁吃不愁穿,子女也蛮孝敬,仅因春节后子女上班离散形成极大的精神反差,便欲跳河自尽,幸被路人救起,她喃喃自语,“人老了,不中用了,还是让我死了吧”;西门街道有一老人,因赌博还债要将父女俩仅有的一所小屋卖掉,女儿反对,便将女儿残忍地杀死。另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80%老人有精神心理需求,有25%以上老人常感孤独寂寞,有3.7%以上老人出现轻生念头,老年人的自杀率比平均自杀率高出3~4倍,60岁以上老人中,70%有心理问题,27%有明显心理问题。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加强对居家老人的精神生活服务,已迫在眉睫;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必须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入手,从平衡人们的心态抓起。

老年人精神上的孤独自闭,心态上的严重失衡不和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在近几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曾多次提出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人民日报刊载的参加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的建言中指出:老年人退休后由于角色转变,常常被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笼罩,如果再无适当的精神生活及时弥补和调节,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全社会都要传变传统的养老观念,提高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关注度。

当前,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已时不我待,我们必须用心思考,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海曙区在实施居家养老之初,就提出居家养老的总目标是构建新型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总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障碍得以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得以破解,从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在破解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这一难题确定基本思路时,必须立足于完善这一服务体系,以此提升我区居家养老的整体水平。

然而,能真正确定一个符合实际,清晰易行的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好思路也并非易事。虽然我们有多年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经验,有明确的总目标总任务,但是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的服务,对我们来说却完全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且其复杂度远高于对居家老人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的服务。同时,也找不到其他地区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基本思路,我们只能根据自身对加强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理解,去进行探索式的把握。

第一,要站在正确立场上进行确定。立场决定一切,立场是总定位。有什么样的立场定位,就有什么样的思路。站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老年人的立场上定位就会产生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的思路,就会深受老年人欢迎,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反之站在其他立场上就必然会出现偏差,出现定位失误,就不可能得到群众支持,也难以有所作为。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是治党、从政、干事业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确定思路时,不可能站在其他立场上,只能站在为老年人谋利益,满足居家老人精神养老需要的立场上去思考,这是基石,不能有丝毫偏离动摇。所以作为基本思路的目标任务应当定位在满足居家老人精神生活需要,构建全社会共同关怀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体系上。

第二,要从文化精神动力上进行确定。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背后的动力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即人们的价值取向。海曙区近些年的居家养老之所以能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个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准确地把握了符合海曙实际的尊老敬老、积善积德价值取向,即海曙的文化精神。

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就是尊老敬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海曙人的传统美德。对于这一文化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推进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中,必须大力弘扬。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尊老,说到底就是尊重老年人的人格。任何人都有做人的尊严,老年人也不例外。我们的服务应当是在维护老年人尊严的基础上进行,使他们更有尊严地生活,更有尊严地养老。因此,在实际为老服务过程中,切忌出现居高临下的所谓施舍姿态,要着眼于维护老人的尊严。尊老不是施舍,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所谓敬老,说到底就是对老年人要敬重。有人认为养老就是敬老,这是片面的。孔子曰:“今之孝者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是说,对待老人不但要养“体”,要进行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更重要的还要养“心”,养精神,要对老人发自内心地去敬重,去进行服务,使老人心境好,精神好。

积善积德是一种文化精神,是千百年来人们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对这一文化精神,必须在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中大力弘扬。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积善,说到底是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做好事善事,并使善事不断积累,即由小善积大善,从而避灾去祸,平安地享受生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许就是对积善最好的诠释。积善是一种文化精神,积善是强大的发自内心的驱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孝敬老人放在百善之首,即“百善孝为先”。因此,在今天我们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时,必须大力弘扬这种文化精神,以此形成为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强大动力;所谓积德,说到底是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德性的磨炼积累,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品格,有德性,受人敬重的人。德性三要素是诚信、责任、报恩。如果一个人对老人、对他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和对事业没有责任感,不知知恩图报,不讲信誉不诚实,那么这个人就是没德性。“无德无以立身,德高才能望众”,也许这就是对积德的最好诠释。积德是一种文化精神,积德是强大的发自内心的驱动力。为老人服务,尊老敬老是积德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因此,我们在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中,必须大力弘扬“积德”精神。

尊老敬老是指对他人——老年人,积善积德是指对个人——自己。对他人与对个人,对老年人与对自己的有机统一,必将构成推动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强大文化精神动力。因此,应当作为确定基本思路的重要方面。

第三,要从加大服务资源配置力度上确定思路。对众多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仅靠个别的社会组织和少数人的努力,很难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广泛调动社会力量,使其参与进来,与满足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需要进行有效对接,具体如图所示:(www.xing528.com)

图1 海曙区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基本思路图

图中的政府包括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其中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已拨款60万元作为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启动运作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图中的企业包括所有愿意回报社会的企业,其中宁波市狮丹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主动支持8万元作为海曙区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启动运作资金;图中的有关社会组织主要指可以直接提供精神生活服务的组织,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医疗机构、大专院校、新闻机构等;图中的NGO包括海曙区一切与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要有关的非政府组织,其中主要是指区敬老协会和街道社区的有关组织;图中的人力资源包括极为广泛的社会成员,其中主体是社区的老年义工。动员成千上万的老年人做义工不仅是为了部分居家老人能有人走进家门为其进行精神生活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这些老年义工走出家门实现价值,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并实现自我精神养老。这既符合联合国提出的“老龄社会最大的人力资源就寓于老年人之中”的论断,又符合我区提出的“以老养老”服务理念;图中的物质资源包括两个面:一是指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提供新的养老设施,二是指对近些年政府已投入的物质资源,有关的NGO要进一步加大整合利用力度,提高其利用效率;图中的广大老年人包括全区的老人,但重点是空巢独居老人。

综上所述,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满足居家老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尊老敬老,积善积德,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和有关社会组织支持,经NGO运作,依托社区,动员和组织以广大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人力资源,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家庭共同关怀居家老人精神生活的服务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基本思路,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的服务必须扎实推进。但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的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牵涉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和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扎实推进呢?老子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对我们做好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这一难事和大事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指导作用。也就是说,要扎实推进,我们必须寻求最易操作的有效途径,即必须善于先从最容易做的事做起,必须善于抓住重点从最简单的事做起,必须善于抓住关键和核心找准突破点。对此,我们经过反复的思考研究确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抓住服务的重点。按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确定当前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根据调查我区退休后的老年人普遍存在角色传变后的孤独焦虑感,但心态失衡、精神空虚贫乏的重点对象是那些空巢老人和失偶单身老人,尤其是单身独居老人。因此,在实施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初始阶段,必须以对空巢和失偶单身老人尤其是单身独居老人的服务为重点。对这些老人重点服务无论是在前期进行社会动员,还是服务资源的整合培育对接上,都比较容易操作。对他们的服务内容,在启动初始阶段,重点抓好解除孤独寂寞。主要服务方式是通过子女、社工、义工的服务,做到时常有人走进家门,有人谈心交流,有人电话问候等,当然也可以创造其他方式使老人不再孤独寂寞,这些只要发动组织得当,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第二,抓住服务的关键。创新载体是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关键。因为我们所推进的居家养老是社会化居家养老,我们要进行的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是社会化服务,也就是说是通过创新载体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与老年人不断变化着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因此,要扎实推进对居家老人的精神生活服务,必须牢牢抓住这一关键环节。

对于创新载体,海曙区在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中,已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因而易于操作。我们曾通过创办居家养老服务社、照护院、义工招募服务中心、银龄单身俱乐部等重要载体,有针对性地先后解决了居家养老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从而为我们推进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第三,抓住服务的核心。创新机制是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核心,必须牢牢抓住。因为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发挥各服务载体的功能作用;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实现各服务载体的有效互动;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形成运转自如的高效服务体系。一句话,只有机制创新才能保证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扎实推进与长效发展。

对于机制创新,海曙区在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实践中,同样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因而在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方面就相对易于操作。我们曾通过建立政府扶持、非营利性机构运作、社会参与的机制,保证了海曙区居家养老服务在高层次上运作;曾通过建立区、街、社(社区)三级NGO的联动运作机制,把居家养老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当前,借鉴这些宝贵经验,认真研究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特点,创新符合我区实际的服务运作机制,应当说亦非难事。

根据抓住服务的重点、关键和核心的思考,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具体操作方式如图2所示。

图2 海曙区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操作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为了保证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区敬老协会依法设立海曙区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专门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专委会是领导机构,其成员主体是社区义工组织负责人和义工代表,以此保证工作的务实性。为保证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有效互动服务,专委会建立海曙区老年人精神生活服务中心,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不间断地召集专委会成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研讨、探索服务的最佳方式;通过吸纳高层专家,进行高层次的指导服务;通过专业人士来中心(培训基地)不间断地培训专业化服务人员,以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中心下设三个平行分站:一是区级分站,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义工招募服务中心,加大义工招募力度。并在中心设立老年人心灵交友社,使那些怕在街道和社区泄露隐私的老人有地方诉说衷肠。通过义工招募服务中心,进一步发展宁波银龄单身俱乐部会员(目前俱乐部已有会员361名);通过区老年大学建立义工服务队,并在建立月湖公园老年合唱队的基础上建立海曙公园合唱队,以此带动全区各社区老年人参与。二是街道级分站。目前在全区8个街道中已有7个街道建立了分站,有1个街道正在筹建。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站)设立独居老人俱乐部和义工俱乐部,以补充社区服务功能的不足。三是社区分站。社区分站建立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社工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打造以老年人为主体的义工团队和老人为主体的其他团队,同时调动社区的其他有效资源与老年人的需要进行有效对接。第二层面是充分发挥社区居家养老日托所、服务中心的作用,日托所和服务中心均成立独居老人俱乐部和义工俱乐部。社区分站是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主阵地,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组织发动大批老年人参加义工队伍,实行自我精神养老和对有需要老人的精神生活照护,通过义工的行为,带动和动员老年人的子女和亲朋好友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图中所示的老人是空巢老人,这是我们在起步阶段加强对居家老人精神生活服务的重点对象,对他们的服务既有走出来又有走进去。

(作者单位:海曙区敬老协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