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课,我讲到人类认知世界,最终形成价值观的两个基本思维模型: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
在课程的后面,我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达尔文和拉马克的理论究竟哪个是严父思维,哪个是慈母思维?相信大家经过思考,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我来公布一下正确答案:达尔文这一派是严父思维,拉马克这一派是慈母思维。
答案很可能和你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因为乍一看,拉马克这一派好像更强调个人奋斗:长颈鹿努力地伸长脖子,以便吃到高处的树叶,所以脖子越来越长。而且,按照拉马克的学说,物种想要生存进化,就要通过激烈的竞争,靠后天努力。这不正符合严父思维吗?为什么这不是严父思维,而是慈母思维呢?
想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回到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的原点去看。
严父思维的原点是:强调个人奋斗的价值高于一切;而慈母思维的原点是:强调集体的和谐高于一切。
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里面,有一些学科叫元学科,就是研究元问题的学科,比如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他们的研究对象就是解释这个原点为什么是原点。元学科的理论依据五花八门,有的是来自于逻辑推理,有的是来自于科学界的一些结论,有的来自于科技,有的来自于宗教。
它们的使命其实就是回答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里面的逻辑原点:到底是个人重要,还是集体重要?(www.xing528.com)
比如说,想要论证个人奋斗和集体和谐哪个更重要,首先要弄清楚:我们要奔向什么目标。
如果社会是进步的,经济是繁荣的,那么当然个人奋斗更重要。就好比改革开放之后,很多人都放下了铁饭碗,纷纷下海经商,开启了自我奋斗之旅。当社会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人们就会倾向于追求个人发展,而不会在意稳定。
可是,如果社会处于平稳的状态,甚至像朱熹、孔子认为的那样,过去比现在好,一代不如一代,处于一种衰退的状态,那么当下的集体和谐就比个人奋斗更重要。毕竟,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人们一般会倾向于追求稳定,社会风气也不会鼓励个人奋斗,敢于创业和折腾的人也少了。
其次,得论证人性问题。
人性问题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如果人性是恶的、是自私的,那么只有鼓励个人的欲望,才能激发人的奋斗动力;如果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友爱的、利他的,那么追求集体和谐才能顺应人性的发展。
其实,所有这些哲学争论,都能回答严父思维和慈母思维的逻辑原点。几乎所有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哪怕得出的是最小的结论,里面都有这些哲学假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