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阅读课:分歧者推动知识创新及跨界思考

高效阅读课:分歧者推动知识创新及跨界思考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走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很多领域都会出现一些“分歧者”。“分歧者”这个说法来自于一本小说,后来也拍成了电影。他对于历史学来说,也是个“分歧者”。另外,当我们已经对一个领域有了大体上的了解,准备深入读书的时候,这个“分歧者”还可以被当作“开创者”,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

除了“开创者”之外,我们还需要读“分歧者”的书。

通常而言,一个领域在初创之后,门徒们按照“开创者”提出的很多想法分工合作,大家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小任务。这些各司其职的人,虽然他们的书的知识含量也很高,但不见得能创造很多新意。而且越是向后,分工就越细碎。就拿中国哲学史来说,民国的胡适可以写《中国哲学史大纲》,但是如今的哲学系学生就只能研究某个不知名的哲学家了。

走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很多领域都会出现一些“分歧者”。“分歧者”这个说法来自于一本小说,后来也拍成了电影。说的是某一个特殊的社会,他们根据性格与天分把人分成五类,大家各自分工。但是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他们的性格与天分比较特殊,不愿意受限于这种分工,他们能力很强,却与当下的体系格格不入,所以显得特别异类,因此叫作“分歧者”。

每一个领域在分工达到特别细致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愿意再继续分工下去了,所以他们到处跨界,最后让自己成了“分歧者”。还有一些人,原本就不是这个学科的,但是他们跨界过来,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这些人也是分歧者。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数学界有三大猜想,其中一个叫费马大定理。这本来是个代数方面的定理,从出现开始,无数人试图解开它。最后,一个解析几何数学家怀尔斯做到了。怀尔斯根本就不是研究代数的,但是从代数的角度来看,怀尔斯就是一个“分歧者”。(www.xing528.com)

再比如,易中天教授是厦门大学的美学教授,但是他却以历史闻名。如果大家想读一些通识性的历史书,不妨从易中天教授入手。他对于历史学来说,也是个“分歧者”。他写的历史书虽然没有那么严谨和规范,但是生动有趣,很多历史学家都做不到这一点。

再比如,世界史这几年有两本超级畅销书《人类简史》和《罗马人的故事》。这两本书虽然都是历史书,但是作者都是分歧者。《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懂得很多基因学和人种学的知识,《罗马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虽然写的是古罗马历史,但她是个日本人,用的是东方人的视角。如果大家对罗马史感兴趣,除了要读“开创者”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之外,还可以看一看“分歧者”盐野七生的著作。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他在社会学圈子里也是个“分歧者”。如今,他已经是桃李满天下,几乎半个社会学圈都是他的信徒,但是他当年是以“分歧者”的身份进入的社会学领域:其他社会学家都在研究边缘群体、弱势群体,但是托克维尔却关注起了社会的中间阶层。

另外,当我们已经对一个领域有了大体上的了解,准备深入读书的时候,这个“分歧者”还可以被当作“开创者”,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我们顺着他开辟的知识树深入下去,也可以找到相对于他的“分歧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