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和信息条件的限制,加上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少数民族的蜡染、刺绣、编织、剪纸、根雕、泥塑等民间艺术都可以作为学校美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日,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访问民间艺人,领略绚丽的传统民族服饰,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例如: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傩面具保存最原始最完好的地区,素有“傩戏活化石”“傩文化之乡”之誉。区内建有多座傩面具博物馆、陈列室和民间制作作坊。
地方中小学校在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民间艺术陈列馆等社会公共资源。例如。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范围涉及古代社会意识形态中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和文化艺术发生学等较广泛的学科。傩对现实世界是乐观的,由于长期坚持关心人类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并与民俗文化艺术紧密结合,傩至今保存着一种图腾式的娱乐活动;这些大型的自娱和观赏性极强的民俗活动,展示了民族的宗教心态、民俗心态和审美心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傩逐渐从宗教和巫术中发展演变成一种傩戏艺术活动。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集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于一身;傩戏面具雕刻,个性鲜明,神采飞扬,或夸张或变形,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气派,它所蕴涵的文化积淀,涉及到宗教、祭祀、民俗、艺术等各个领域,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族的某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而吻合。教师可带领学生对当地现存的傩戏、傩面具进行调查,共同分析傩面具的造型特点、色彩关系,并请当地的傩面具制作老艺人传授傩面具的制作方法;参观傩面具博物馆,请研究员讲解傩面具的发展及演变历程,傩戏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的渊源、图腾崇拜以及宗教信仰的关系;从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积极主动地参与当地或社区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倘若学校美术教育引进民族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可以使我们的下一代了解本民族的美术发展的历史,理解民族民间美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学校美术教育中教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不足,使学校的美术教育更具有地方性和地域特色,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学校美术教育观所倡导的,从国际化和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异文化来探索学校美术教育的一种尝试。
图162 学校教学中的蜡染课堂(www.xing528.com)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时,力求使学生认识民族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如:图案是一个民族最富有人文内涵的符号,在苗族的刺绣图案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族徽”式图腾崇拜的动物图案,常见的牛、龙、凤鸟、鱼、蝴蝶、鸟等图案。鸟是最重要的符号,我们能在许多图案中看到“鸟嘴衔鱼”“石榴花卉”等,这些图案带有某种图腾崇拜的象征意义,透析出一种生命的意识,它几乎体现在苗族文化的各个形态上。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本民族艺术的特点,艺术价值,而且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在面向21世纪全球化尊重多元文化的时代,在促进美术教育发挥更大作用的今天,必须让青少年接触、热爱以及继承本土文化,对民族民间艺术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目前,我们应该意识到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需要保护,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只有当民族民间艺术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因此,开发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学校美术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当今社会时代的需要,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