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苗族造型艺术及其文化传承功能

贵州苗族造型艺术及其文化传承功能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苗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服饰图案、纹样、款式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上,它还体现在苗族妇女服饰的制作过程和服饰图案的演变过程中。在苗族传统社会里,所有家庭成员的衣服,均由家庭妇女承担。服饰作为一种载体,它记录了苗族妇女创造的灿烂的女性文化;作为一种纽带,它维系着母女之间、妯娌之间、女伴之间的一种学习与继承、交流与融合的关系。

贵州苗族造型艺术及其文化传承功能

苗族是一个十分讲究衣饰的民族。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刺绣来增添服装的美丽,不仅女子衣裙要绣花,男子的许多饰品也要修饰装扮。苗族刺绣图案含有许多古老而神秘的视觉符号,这些图案记载了苗族的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社会变迁等;尤其是贵州苗族的女式盛装,其史诗般的记录形式与华丽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苗族独特的审美理念、图腾信仰和生存方式,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苗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服饰图案、纹样、款式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上,它还体现在苗族妇女服饰的制作过程和服饰图案的演变过程中。在苗族传统社会里,所有家庭成员的衣服,均由家庭妇女承担。无论哪种衣饰,从备料到成衣,都是由苗族妇女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自绣而成。如果哪家姑娘长大后不会刺绣和纺织,不但会被乡邻讥笑,甚至在婚姻问题上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女孩子在八九岁时,就要一边放牛一边跟母亲学习纺织和刺绣技艺。姑娘长到十四五岁就已基本掌握了刺绣技艺,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农闲时节就要学会纺、织、绣、染、缝、制等一系列的服装制作技术。在过去,由于传统苗族服装的手工制作费工费时,姑娘从七、八岁到二十多岁的十几年时间里,除了干家务活和农活外,主要精力都用于挑花、纺织、刺绣当中,很少有机会上学读书。即使在当代,苗族姑娘也要在上学读书之余,学习制作嫁妆。姑娘学习服装制作的一系列技术,一般都是母亲传给女儿、嫂子或姐姐教会妹妹;或同村的小群体互相学习(姑娘们有姑娘们的群体、媳妇们有媳妇们的群体),而母女相传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母亲在手把手教会女儿纺织、刺绣和制衣技巧的同时,也将关于图案的传说、关于色彩的寓意,关于某种特殊图案的象征告诉女儿。另外,女孩学习刺绣与服装缝制,除向母亲学习外,还跟嫂嫂一起学,跟年龄相仿的女伴学,嫂嫂和女伴来自不同的家庭,而不同的母亲在一些图案和技法及配色上就会有小小的不同,姑娘们在一块边做边说,交流着经验,也交流着情感,也会共同创造出一些新的图案,到她们成为母亲后,就会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女儿。如此循环往复,苗族妇女传统服饰的一些主要样式、主要技法、主要图案未变,但一些新的、细小的变化便慢慢地流传下去,服饰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就这样实现了传承。

苗族妇女服饰在一代一代的传承过程,实际上就是苗族社会母亲向女儿讲述历史、传授技艺、培养审美意识、灌输有关民风民俗的过程;是母亲帮助女儿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服饰作为一种载体,它记录了苗族妇女创造的灿烂的女性文化;作为一种纽带,它维系着母女之间、妯娌之间、女伴之间的一种学习与继承、交流与融合的关系。

由于苗族经历了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迁徙历史[6],其服饰图案也成为迁徙过程中和定居生活之后文化交融的象征性符号。例如,“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花点代表谷穗。大花苗爱穿花披肩,上绣三道方形图案,与苗族古歌上“格蚩尤老练兵场广花三道”的说法正相符,所以,传说它象征古代的练兵场和令旗,披肩两头的花纹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等等(图147[7])。因而,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迁徙和不断开拓中的苗族人民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并将之影响他民族的同时,亦吸收了他民族的精华,形成了苗族至今仍充满生机活力的绚丽多姿的文化。

图147 大花苗服饰

从贵州苗族服饰图形中,我们能看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的轨迹,苗族服饰常用图案纹样中的雷纹、涡旋纹、篱笆花纹、龙纹、菱形几何纹等,均与汉族铜镜青铜器上常见的雷纹、涡卷纹和折线纹图案纹样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可以窥视到历史上苗族与汉族的渊源关系。其特点是多用曲线表现温柔优美的风格,并且善用各色丝线刺绣表现富于趣味的连续花纹。

苗族服饰的刺绣图案,古拙俭朴、粗犷豪放、形象生动,装饰在衣服的胸襟、袖子、裤腿、围腰和背带上,时代承袭,成了纪念祖先们远古西迁生活的符号纹样,充分展示了这个民族的气质和久远的历史,从某种角度来讲,它成了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民俗意识的活化石。苗族服饰图案既满足了实用美观的基本需求,还被赋予了继承民族传统、纪念祖先和传承祖训等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义。这些图案背后的意义和来历也代表着苗族人民的感性经验对世界意义的解释。

苗族的服饰花纹图案大概可以分为纪事花纹、工具花纹、动物花纹和花草花纹四大类。纪事花纹一般都是与祖先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例如“星宿花”“江河花”“屋架花”“火镰花”“金钱花”“城墙花”。“星宿花”主要记载当年苗族祖先迁徙的途中靠星星辨别方向的史实,心灵手巧的苗家女子描下星辰图案为四个小方块,四个小方块将一个大方块围在中心,四个小方块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中间的方块代表人们活动的范围;“江河花”主要记述先人征服众多江水的艰难旅程,纪念东方河岸的美丽故里;“房架花”是在迁徙的过程中,为了牢记祖先们曾经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建造了无数的房屋,女子们就将它描绘在衣服上,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忘记过去的幸福日子;“火镰花”记述了苗族先人掌握火镰取火的史实,其图案由一块方形图案和一个T形图案组成,方形图案表示火石,T形图案代表火镰;“金钱花”图案象征苗族对富足生活的渴望,具有祝愿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寓意;“城墙花”图案来自苗族先民用以抵御敌人的坚固城墙,既是记录曾经与战事有关的难忘事物,也是坚定生存信心的意思表示。(www.xing528.com)

工具花纹一般与日常见到的生产生活用具图形有关,比如“转盘花”“转底花”“耙齿花”。在耕作方面,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渐渐制作出了用来疏松稻田土块的耙子,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为了纪念各种意义重大的工具的创造,聪明机灵的女子就用自己的双手将它们形象地描述在自己的衣服上。“转盘花”和“转底花”的基本图案是通过挑花刺绣,将线条以圆盘的形状排列组合。“耙齿花”是以不同的线条勾勒出耙齿形轮廓,再以其他颜色的线条或布料衬托,逐渐显现出整齐、美观的样式来。

图148 苗族蜡染纹样《铜鼓的故事》

动物花纹图案一般是与飞禽走兽的特征有关,构图的灵感直接来源于动物本身。基本图案有“虎爪花”“花牛花”“鸡冠花”“鸡爪花”“猫爪花”“狗爪花”“蜘蛛花”。这些图案除了美观之外,还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寓意。例如,小花苗祖先在迁徙的过程中,曾用水牛驮人渡过了凶险的河流,又用水牛开荒种地,使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花牛花”象征对牛的感恩和爱护。“鸡冠花”则是代表了给亡魂指路的公鸡,是生者和死者进行沟通的媒介。人死了就必须用一只雄鸡为亡魂指引去故乡的茫茫道路,将鸡冠用作图案挑绣在衣服上,是尊重死者亡灵的一种意思表示。

图149 开阳苗族包片上的豆米花纹样

苗族姑娘使用的花卉纹样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是追求美和热爱大自然的具体表现。花草图案主要有“豆米花(图149)”“小米花”“荞子花”“羊奶果花”“蕨叶花”等等。苗族不仅是勤劳的民族,同时也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苗族女子通过挑绣、编织和蜡染的手法将各种花纹描绘在衣裙上,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法则,也折射出万物有灵的朴素的思想观念。传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苗族传统服饰的文化传承功能,不仅体现在服饰图案、纹样、款式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上,还体现在苗族妇女服饰的制作过程和服饰图案的演变过程中。纺、织、绣、染等技艺对于苗族妇女来说是能力和审美的体现。能力体现包括才智、勤劳、灵巧和家庭经济能力:审美的体现即服饰修饰的形象美化。妇女的这两种价值体现,与其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匹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故苗族流行一句俗话,叫“人比人,花比花”,姑娘们在未出嫁之前,一定要亲手绣作一套刺绣嫁妆。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把族群的历史记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一针一线地绣在自己的嫁衣上。除了希望博得人们的赞许外,赢得众多苗族小伙子的爱慕和追求,更是一个重要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