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其居住环境、村寨大小、房屋式样、建筑材料、室内布局和家具陈设,方言间和地区间都有差别。因而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各地苗族的住房建筑,都是就地取材,因而有木房、石板房、土墙草房、砖房等。居住在山区的苗族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苗族则为石屋。在众多民居建筑里最为典型的有“挑廊式”吊脚楼与“干阑式”[89]吊脚楼。
图121 苗族吊脚楼
(一)吊脚楼的建筑形式
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苗族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梅雨季节房屋底层湿气很重,不宜起居。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干栏式楼房。通风性良好的木质“吊脚楼”,通常建造在依山的斜坡上,修建吊脚木楼的地基必须是把斜坡挖成上下两层,类似“厂”字形的地基,上下两层相差约4尺多,每层进深各为6尺多,各层面积约100平方米。层与层之间的山壁和外层山体用石头砌成保坎。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按地基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每排木柱为9根,即“五柱四瓜”。木楼一般分两层或三层,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吊脚楼建筑高度一般七到八米,最高可达十三四米。吊脚楼最上层很矮,只用来存放粮食不住人;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人起居是中间层,有木梯与上层和下层相接。苗家吊脚楼上楼的梯子一般设在屋内,而不像土家吊脚楼设在屋外。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地基外架上悬空的走廊,作为进大门的通道。正中间的堂屋是迎客间,两侧要加立柱,楼板加厚;因为这是家庭的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宴会宾客笙歌舞蹈的场所。神圣的家庭祭祖活动就在堂屋进行。堂屋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窗棂花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梅、狮子滚球等。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烧火取暖。房屋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装。每间的窗棂子用木条拼成形状不同的图案。各间的房门均为独扇,唯有中堂前有两扇大门,两边各有一窗。富裕人家在大门上刻有龙凤浮雕。大门上方,两头安装有两个门当木雕,门当的另一头安装成牛角,俗称“打门锤”。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称“美人靠”(图122)。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是姑娘们绣花、挑纱、织锦、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所,向外展示风姿而得名。“美人靠”其实是家人劳作后小憩、纳凉的多功能凉台。
图122 苗族吊脚
苗族吊脚楼采用穿斗式结构[90],在柱子之间用瓜或穿枋连接。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按传统,祖宗圣灵的神龛要设在二楼的中柱脚。建筑的空间分割组合,以祖宗圣灵神龛所在的房间为核心,再向外延伸辐射。苗族人民认为在吊脚楼里有祖先的圣灵日夜庇荫,阖家方能兴旺发达,人人皆可健康平安。家庭成员在这样的空间组合下生活,无形中便被祖宗圣灵所在的堂屋的空间引力所凝聚,从而为家庭增强了亲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传统宗教,在吊脚楼的民居建筑上被充分完美地体现出来了。
(二)吊脚楼的基本布局
民族民居建筑在选址上也是十分严苛的。主要讲究龙脉,若村镇什么方向有靠山,就会依山而建;在建筑中又要讲究龙脉的气势,龙脉一般都有固定的方向,在主龙脉旁边还许多的余脉,各种脉络相通形式强大的气场,所以一般这种地址大多为政府与公共祭神的位置,一般民居不适合这样的位置。民居选择的房屋建筑地址一般是偏温和性的。这样的选址会使家庭和睦。
建筑平面布局基础是由左中右的分房形式,通常根据每个地区苗族人生活习惯的不同有着不同分工,左边是主人卧室,中间是堂屋,右边是火塘[91]。卧室一般位于房屋结构中的左方位,其主要功能是用于休息与生活娱乐为主,就如同现代建筑中客厅与卧室的功能一样,堂屋[92]是房屋构架中最为核心的位置,因为堂屋不仅是苗族人用于求神祭祖的主要场所,更重要的是承载逢年过节或者丧葬嫁娶时迎接宾客重任的场所。火塘的位置通常为右侧,因为在苗族建筑中右侧旁边一般是就家禽与柴房的位置,所以火塘位于右侧是为了方便生活,火塘主要功能是煮饭,御寒取暖,还可以在房梁吊一个烤架用来烘烤食物,虽然现在多数地区都已经有了单独的厨房,可是还难以舍弃火塘,大家可以围着火塘谈天说地,互相沟通情感。
(三)吊脚楼的构成元素
苗族传统的民居是由间,亭,廊,楼梯,天井,院落,晒坝,大门,围墙,柱梁,柱基等基础元素按一定规律组合构成的。有的构成是由一家一户,有的像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一样,左右分别是两家同时居住。建筑形式由于受到建筑技术的束缚,所以三开间与五开间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其中“三开间”的形式主要是左中右排列分部,中间没有做任何分隔的墙体,通常就是一通到底的简单形式,“五开间”同样也左中右排列分部,但是就一点不一样就是中间会制作隔离墙,从进门口看去被分成里外两个空间。这两种建筑形式在苗族地区最为普遍,房屋开间,大多都是4—5米,大的到5米,进深7—8米不等。这种建筑形式因地制宜。
苗族建筑中“廊”是相互联系与过渡的结构。在苗族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分为内回廊,凹廊,外廊。“楼梯”主要是联系楼房或者房顶阁楼,起桥梁作用,所以在苗族建筑结构中是必不可少的。“院落”通常是指房屋周围的空间,用处广泛。“晒坝”主要用于晒东西,同时也具公私兼顾的双重功能,是生活与娱乐的主要场所。“大门”是界定和内外联系过渡的双重作用,“围墙”起到防御与阻隔的作用。苗族大门的形式主要是“凹”字形(图123),因为这样的结构形式是由内向外扩展,及能起到分界线的作用又不同程度展示房屋主人的经济实力。大门前的范围既是主人家的私有地方,同时又是村寨里过路的公共场所。由于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同,所以建筑大门与围墙也有千差万别的风格。
苗族木房建筑中梁与柱是最为重要的构件,通常也是重点装饰的构件。梁的部分巧妙地运用木材的天然的线条美作为梁的装饰,而柱一般民居建筑是不加修饰的,只在比较讲究的大型宅园和公共的建筑中才会对梁与柱加以简单装饰处理。在苗族建筑中最为常见的是在柱上部用卷草花纹镂雕的挑檐将柱子与梁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而从外观来看也显得简洁大方与庄重。大多被广泛用于大户人家的厅室装饰。在一般的民居中梁大多都不加以装饰,只在主柱中间画上八卦或裹上红布,这是一种吉祥与辟邪象征,祈求家宅平安兴盛。(www.xing528.com)
苗族在建造木房的时候会在柱子下部垫脚基石,使柱子放在基石之上,这就渐渐地形成最初的柱基。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木柱免受风雨腐蚀,以及承受重力与碰撞的伤害,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人民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接触到外面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与建筑风格,制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观念不断进步,柱基由最初的单一形式的石块,逐渐演变成鼓形,瓜形,斗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形态。
图123 苗族民居门楼
苗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山地,过去的苗族村寨里很少有砖房,大多以木房为主。因木材易加工,也比较易获得又便于建筑,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使用。木构架中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穿斗式,抬梁式,人字式及混合式等。
苗族建筑中的穿斗式(又称串逗式)主要由柱,穿,挂组成。基本形式有三柱,五柱,七柱几种形式。苗族建筑中最为常见三开间穿斗构成建筑骨架。柱的大小是根据建筑中进深大小而定,“穿”是穿透柱子的矩形穿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形式,所以穿斗式的灵活性比较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比更为精细与耐用。
“抬梁式”从外形看比较美观,由于抬梁式的需要通过领梁传达负荷,所以与穿斗式相比承载低,而且因为抬梁式的制作技艺比较复杂,因此只有在比较大型或者富裕之家才运用,由于经济、材质、财力等诸多原因影响,抬梁式建筑在苗族地区比较少见。人字架是苗族地区木质建筑中最为简单一种形式,以斜木取代挂柱,直接架在已经倾斜的木桩上。这种人字架简单也容易制作,所以一般用于盖厨房与家禽的房。
贵州山区气候多变,降雨丰富,空气潮湿,对屋面防潮要求比较高,因此苗族房屋出檐较深(图124[93]),同时进行封檐处理。使墙体与晾晒东西免受风雨侵蚀。挑枋出檐挑是一般民居建筑主要形式,主要分为单挑、双挑和三挑等类型。单挑出檐主要是由一个挑枋,挑檐的桃枋大多是由穿斗架的穿枋伸出檐柱之外,位置和作用与挑尖梁相似,同时又称硬挑。有些只是挑枋穿过穿枋与檐柱而出,与末端伸进后面柱或挂之中,俗称软挑。双挑出檐是两层挑枋再出挑两步,俗称大挑。三挑出挑深远,为加强大挑,就在下层加一步挑枋,双挑则变成了三挑。封檐[94]一般是用于稳定瓦片,比较常见是单片与三片的,单片虽然只有一片,但是在封檐板上通常会画上精美的图案,三片就在大的第一片上按照一定规律依次加二片、三片封檐,显得层次感强,封檐整体看着整洁大气。制作封檐材料一般与墙体围护材料相同。但与当地风俗习惯密不可分,所以有时候封檐的材料也可能不同。
图124 挑梁式建筑
苗族木建筑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依托。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都能反映出当地的生活习惯、道德情操。苗族民居凝聚了苗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承载了苗族发展的历史、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是苗族情感的物态化。如堂屋中祭祖牛角的堆放、门窗花格的制作、走廊扶手的排列、楼下雄柞的安装等等,无不体现出约定俗成的民族习惯。民居不仅表现贵州边远民族的精神和性格,而且从贵州民居本身,还能看出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精神。因此贵州民居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建筑文化古老悠远和绚丽多姿的风貌,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淳朴简洁、华美精巧兼而有之的审美内涵。
贵州民居大多数是木质建筑,也有部分苗族支系就地取材采用其它材料建造住房。例如在贵州省布依族同胞聚居的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六枝和贵阳郊区的花溪、青岩和高坡一带。这些地区的苗族一般都是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一的自然村寨。小的村寨二十来户,大的村寨上百户。其中与汉族或布依族杂居的部分苗族,其民居大多因地制宜,采用当地的石质材料建造。由于这些地区的石灰岩、白云质灰岩材质硬度适中,岩石节理裂隙呈大面积水平分布,用简单的人工和凿子冷开,就可以一层一层揭开薄厚均匀的大石板。并按用途加工成规格不一的方整石板,修造出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图125)。
图125 苗族石板房
石板房民居多为半干栏式建筑。民居多呈三合院或四合院,石板房主要的檩条、椽子一般采用木质结构,也有一些直接用石板、石礅支撑的;基础是毛石下脚,室内地面是石板铺成,内墙有的用薄石板分隔房间,有的用石块垒砌。屋顶吸收了歇山顶的建筑,屋顶全是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板铺成。苗族家中日常用具诸如碓、磨、钵、槽、缸等,村里所有的阶梯、场院、户与之户之间的隔墙、菜园围栏、村巷,全用大小不等的石头铺砌而成。因此称为“石板房”。由于受石材的局限,平常人家的石板房建筑不会超过两层,房屋无论三间、五间,中间是堂屋,左右两边为卧室。按左大右小排序,左边住老人,右边住年轻人。右边一般设有火塘,用于冬天取暖、烤茶、聊天、家庭议事。中堂是敬奉祖先的地方。由于房屋开窗较小,所以屋内采光较差。这种房屋古朴美观,朴实淳厚。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冬暖夏凉,防潮防火,一年四季风雨不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