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安碑林:珍藏汉唐陵墓石刻

西安碑林:珍藏汉唐陵墓石刻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陵墓石刻可分为地上石刻和地下石刻两大类。自汉代起,高规格墓葬之前开始修建神道,并且在神道两侧列置石刻作为标识和仪卫。东汉之后又出现了镇守陵墓和起仪卫作用的人物、动物石雕。陵墓石刻的另一类别地下石刻,则指墓室之内使用的石刻葬具,或者营建墓室的石刻建筑构件等。西安碑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入藏了三十余件汉唐陵墓石刻,其中的几乎每一件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都是极具分量的典范之作。

西安碑林:珍藏汉唐陵墓石刻

我国古代的丧葬观念是“事死如事生”,所以墓葬的营建对于古人来说,向来不是一件可以马虎的事情。尤其是地位显赫、财力雄厚的贵族,更是会耗费极大的精力和财力,去装饰他们的地上陵园和地下“居所”。墓葬不再是阴森恐怖的场所,反而成为我们窥探古代墓葬艺术的一扇窗口。

秦汉之际,古人对石头的运用有了一次飞跃。人们逐渐认识到,坚固的石块所具有的“永恒”特性,恰与人们所企慕的生命长存相契合。于是,石头被大量地运用到墓葬的建造中,去打造一个个可以长久保存的逝者家园。这一类石刻就是陵墓石刻。

陵墓石刻可分为地上石刻和地下石刻两大类。地上石刻是指在陵园内安置的各种碑刻及石雕,其中以神道石刻最为精美壮观。自汉代起,高规格墓葬之前开始修建神道,并且在神道两侧列置石刻作为标识和仪卫。伴随着丧葬制度的完善,神道石刻也逐渐形成规制。早期的神道石刻仅有象征“大门”意义的石阙、记录墓主人生平的石碑、象征威仪的石柱等。东汉之后又出现了镇守陵墓和起仪卫作用的人物、动物石雕。随着时代更替,其种类不断丰富。至唐代,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神道石刻制度,规定不同身份、地位的墓主,配制以不同题材和规模的神道石刻群。

神道石刻制度从汉代萌芽,一直延续至清代,绵延不绝两千年之久,大量各具风采的大型石雕被创作出来。而古都长安,作为汉唐盛世的国都,更是留存下一批气势恢宏、博大雄浑的汉唐神道石刻。它们历经了西风残照,仪卫着汉唐陵阙,在中国雕塑史上书写下最为辉煌的篇章。(www.xing528.com)

陵墓石刻的另一类别地下石刻,则指墓室之内使用的石刻葬具,或者营建墓室的石刻建筑构件等。汉画像石也可算作地下石刻的一类。因其数量众多、内涵丰富,历来受到金石学家的关注,故汉画像石在金石学著录中自成一类。除此之外,还有从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的石墓门、石棺、石椁等,它们同样具有精美的造型和内蕴丰厚的图案纹饰。

西安碑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入藏了三十余件汉唐陵墓石刻,其中的几乎每一件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都是极具分量的典范之作。与此同时,作为墓葬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视觉语汇向后人阐述着无比丰富的关于本土宗教伦理生死观审美观等的历史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