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画像石1971年于米脂官庄四号汉墓出土,为一墓室门柱石,采用减地浅浮雕刻技法雕刻而成,纵长139厘米、横长61厘米。
这件门柱石的整体画面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画面分左右两栏。左栏上半部分的底部有两座仙山,山上分别立一回首的瑞兽和飞奔的九尾狐,两座山中间生出一株悬蒲,西王母侧身跽坐于悬蒲正中,左右两边各侍立一人。左栏下半部分刻有两人:一人面右侧立,两手平摊,似正与对面的人进行交谈;另有一人跪于其后,手中持一笏状物。右栏从上到下,第一栏刻一人身蛇尾女娲,手执仙草,向左疾走;第二栏左为一双耳竖立、背生羽翼的玉兔,其一手握捣药棒,另一手扶捣药豆,右为一羽人,左、右手各拿一株药草,似乎正与玉兔一起合力捣药;第三栏刻一鹿,面左而卧,鹿角后扬;第四栏立有两人,立左者双手笼于袖中,向左而立,立右者似为一身着曳地长裙的奴婢。画像石中层刻有十二株已经成熟的禾谷,其枝叶茂盛、硕穗低垂。画像石下层是牛耕图。画面中间并排刻着两头牛,由一根绳子连在一起,两牛颈部各搭一横杠,正蹄步蹒跚,曳引耕犁。牛后的耕者双手扶犁,腰微弯,低头缓步,似乎在一边犁地,一边察看新翻的泥土。此图表现的牛耕法被称作二牛抬杠式,其中所使用的农具被称为耦犁。这种耦耕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犁地的效益。直到今天,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这种耕犁方式仍在使用。
牛耕图是汉代劳动人民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窥探汉代农业经济和耕犁生产的一面镜子。春秋时期已有关于牛耕的记载。战国时期铁犁出现,牛耕得到进一步发展。到汉代,牛耕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从米脂出土的画像石中的牛耕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山东、江苏、山西、内蒙古等地都发现了牛耕图。虽然西汉时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牛耕技术,但是直到西汉末年,牛耕技术的推广还很有限,其范围仅限于我国北方地区,牛耕在南方的推广似乎仍是空白。到东汉前中期时,牛耕技术才实现了真正的大范围推广。(www.xing528.com)
这件画像石中的牛耕图,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代牛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另一方面是对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的真实写照。同时,牛耕的出现在提高效率、促进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此时已经走上制造和使用机械农具的阶段。
牛耕图画像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