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画像石1956年于绥德县大坬梁出土,为一墓门横额石。它纵长43厘米,横长187厘米。画面分为内外两栏。外栏左右两端分刻日轮和月轮,其他部分遍刻卷云纹。内栏左端为两只凤凰,均面右,一只站立,一只做飞翔状;右端一人面左侧坐榻上,榻前置一盛器和三把铲形器,其前后各跪一人,他们双手抱于胸前,似在施礼。中部偏左表现的是械斗舞,偏右表现的是盘鼓舞。械斗舞画面由两舞者构成,一人持剑状物刺出,另一人持盾形物做抵挡状。械斗舞舞者与左边的两只凤凰之间立有一株嘉禾。在盘鼓舞画面中,一鼓悬挂上方,左右两边各一人站立于盘上鼓侧,脚踩五盘,踏盘而舞。舞者一手垂后,另一手高举鼓槌,身后拖一长至脚踝的尾巴。他们跳跃击鼓,体态夸张,动感强烈。盘鼓舞舞者人兽合体的形象,使人容易将他们与神仙世界联系起来,或与所谓“鼓舞祀神”相关。
盘鼓舞是汉代的著名舞蹈,常在宫廷宴乐或民间宴客时表演。作舞时,将盘鼓置于地上,舞者则随着节奏在盘鼓之上跳跃起舞。盘鼓舞中所用盘鼓的数量不等,但以七盘为名,故有“七盘舞”。《文选·舞赋》李善注云:“般(盘)鼓之舞载籍无文,以诸赋言之,似舞人更递蹈之而舞。”盘鼓舞是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
汉代是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舞蹈表演成为上至宫廷下至平民,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所以,我们在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常常看到表现舞蹈的画面。这些舞蹈画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表现现实生活场景的舞蹈场面,也有表现神秘虚幻的娱神舞蹈场面。这些舞蹈画面生动地记录了当时乐舞盛行的社会氛围,是乐舞表演成风的社会大环境的反映。它们艺术地体现了当时人们以世俗的功利心理,揣测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并设法娱乐他们,以期盼福佑。这些画像石,为人们了解北地边郡一带官吏豪民日常乐舞娱乐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
汉代社会处处弥漫着神仙世界的影子,神仙生活是汉代从帝王到普通民众都毕生追求的目标。这件画像石以表现舞蹈为主,但舞蹈图周围遍布象征仙界的嘉禾、凤凰等,说明此类舞蹈正在另一个世界表演。画面右端侧面端坐者应为墓主,其已升入仙界,在童仆的伴侍之下,正在欣赏舞乐。这亦表现了墓主生前乐舞升平的享乐生活。(www.xing528.com)
盘鼓舞画像石
盘鼓舞画像石(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