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碑林附近,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小巷,自东向西依次是咸宁学巷、府学巷和长安学巷。今天,人们将与这三条街巷南口相接的一条街道称为“三学街”。三学街呈东西走向,东起柏树林南口,西至安居巷南口,显而易见南城墙。
明清以来几百年,西安府是以咸宁县和长安县东西分治的。其大体以钟楼及南大街与北大街一线为界,东为咸宁,西为长安。西安府学是西安府所立之学校,在今之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带(自宋代就迁于此),遂有府学巷。明成化七年(1471),陕西巡抚马文升认为,“以附郭长安、咸宁二学僻从县治,去庙甚远,师生朔望艰于行礼”,决定将咸宁县学迁到孔庙的东侧、长安县学迁到府学的西侧,于是形成了“一庙三学”的格局。咸宁县学在府学巷以东,得巷名为咸宁学巷;长安县学在府学巷以西,得巷名为长安学巷。西安府学、咸宁县学、长安县学三学并列,其所驻之巷同抵之街曰“三学街”。此即“三学街”名称的由来。
三学街位置示意
府学巷,是宋代西安府学所在地,清代设府学署。相传清乾隆年间,段家祥开设的“翰墨堂”久负盛名。段家世居碑林之侧,以拓售字帖为业,在金石学界名声鹊起,学者名流往来如梭。1924年,鲁迅先生临陕,也曾到此地购过碑帖。
西安碑林外的三学街
长安学巷
府学巷(www.xing528.com)
咸宁学巷
咸宁学巷在清代建有崇圣祠和文昌宫,但在民国时先后倾圮,现仅存奎星阁一座。原来的崇圣祠就在现碑林区少年宫的位置。奎星阁,又名奎文阁、奎文塔,与位于三学街南面文昌门上的魁星楼遥相呼应。传说明万历年间,一年一度的乡试张榜,咸宁县学竟无一人考中,而西隔壁不远的长安县学的“升学率”则颇高。作为平级同僚的咸宁县令十分着急,为了培植文脉,他命人在县学“巽维”(东南方)建造魁星楼,在县学东侧建奎星阁,专门供奉魁星神像,以祈求改变“榜上无名”的局面。今日奎星阁仍在原址,只是被各种建筑团团围住,难以一睹真容。
作为西安府城的文化和教育中心,由西安孔庙、西安府学、咸宁县学、长安县学构成的“一庙三学”的建筑格局,在清末科举制度废除之后,遭到废弃,建筑亦荡然无存,唯有这街巷之名流传下来。如今,三学街街道两旁古槐林立,与周围古城砖瓦交相掩映,颇为清新雅致,与孔庙与碑林一道构成西安最具文化特色的区域。
西安市碑林区少年宫(原崇圣祠所在地)
魁星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