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政权性质与宗旨的主张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政权性质与宗旨的主张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动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在中共党内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毛泽东。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毛泽东认为这种新式政权的基础必须是广大人民为主体的。表面看来,这似乎是政府机关的工作态度问题,而实际上它所关涉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因为它表明了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存在着对政权性质认识不清的问题。毛泽东关于苏维埃政权基本性质的论述,其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对苏维埃政权宗旨的规定。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政权性质与宗旨的主张

中央苏区的形成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已是不可避免。尽管在理论上,中共领导层中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不愿承认这一事实,但不容置疑的是,毫无胜利希望的城市武装暴动最终使中共中央机关不得不迁往苏区,无疑意味着中央苏区对中共历史命运所承载的实际意义。这些被称为“苏维埃时期”的共产党人,“第一次有机会建立政府机关,实验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63]。这些政策的执行所产生的结果极为复杂,不过它的意义并不在于此,实际上,由中共领导并推动下建立的各级苏维埃政权,在实施一系列政府法令和行政方针时,已将中共所建立的政权性质作了进一步的定性,从而在实质上使苏维埃政权同它的直接对立面国民党政权区别开来。

推动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在中共党内起关键作用的无疑是毛泽东。1931年11月与1934年1月,毛泽东两度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这个职务是毛泽东被“左”倾中央排挤出党和军队领导层之后所剩的一个重要职务。虽然这个职务所应承担的职责不同于党和军队的工作,但毛泽东仍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忱,“几乎用全部时间处理苏维埃政府工作”[64]。那种认为毛泽东的这个职务“荣誉性多于真实性”的观点[65],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毛泽东不但组织了政府工作,保证政府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转,而且,毛泽东利用了开展政府行政工作的机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对苏维埃政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理论。

毛泽东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人完全能够建立起一个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权的新型国家。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上,毛泽东认为这种新式政权的基础必须是广大人民为主体的。尽管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只阐述了红色政权存在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关于政权性质的人民性的阐述,并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因为当时急迫任务是使政权如何存在下来。而在中央苏区时期,情况不同了,毛泽东深化了政权建设的理论,着重强调了苏维埃政权所有权力必须属于人民,苏维埃国家的职责并不是高高在上对人民发号施令,而是由通过人民组织的国家政权,积极有效地领导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毛泽东在“二苏大会”批评汀州市政府忽略了苏维埃政权的根本宗旨,指出苏维埃机关的有些人员,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即将苏维埃政权当成发号施令的机构,“只讲扩大红军派夫子,收土地税,推销公债”,至于对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的事情“不讲也不管,甚至一切都不管”[66]。结果造成“汀州市苏维埃改选了以后,一百多个代表,因为几次都只讨论扩大红军与动员运输队,完全不理群众的生活,后头连代表会议都召集不成”[67]。表面看来,这似乎是政府机关的工作态度问题,而实际上它所关涉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因为它表明了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存在着对政权性质认识不清的问题。对这个“极重要问题”,毛泽东发觉在“二苏大会”上,仍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着重注意”[68]。毛泽东认为苏维埃政权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掌握政权并积极参与管理的基础上的,因此,这个政权的性质规定了它首先必须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失去这点,就失去了苏维埃国家存在的根本。毛泽东指出,苏维埃政权“是工农的政府,他实行了工人与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作为“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他是民众自己的政权,他直接依靠于民众。他与民众的关系必须保持最高程度的密切,然后才能发挥他的作用”[69]。(www.xing528.com)

毛泽东关于苏维埃政权基本性质的论述,其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对苏维埃政权宗旨的规定。毛泽东强调苏维埃国家的各个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只有这样,“苏维埃每一具体的施政”[70],才能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毛泽东认为苏维埃国家政权除了制定重大的方针政策之外,必须将工作做得更仔细、更具体,亦即必须把工作做到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上来,从土地劳动等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都应该给予注意。“假如苏维埃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讨论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苏维埃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的围绕在苏维埃的周围,热烈的拥护苏维埃。”[71]

按照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毛泽东根据苏维埃政权所处的历史条件,指出苏维埃政权的历史使命在于:“苏维埃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苏维埃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发展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任务,这是我们的目的。”[72]发展革命战争与改良群众生活两者是互为作用的关系,毛泽东对那种只一味注意战争,如“扩红”,而不重视组织生产、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思想,持着强烈的批评态度。毛泽东清醒地意识到,革命战争只能是人民的战争,只有依靠人民的支持与参加,革命战争才能取得胜利。因此,苏维埃政权为了达到取得革命胜利的目的,首先必须争取到群众的支持,这是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以及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所在。在“二苏大会”上,毛泽东一再强调对这个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73]。要把苏维埃政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发展成为“如同铁屑之追随于磁石”[74],那样,以造成一个“真正的铜墙铁壁”—“—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苏维埃的群众”支持下的新型国家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