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西革命根据地巩固与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

闽西革命根据地巩固与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9年7月前后,以上杭古田和龙岩大小池为中心区域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对于刚刚形成的闽西苏维埃区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土地革命的成果,壮大红色武装,扩大群众斗争,以巩固业已存在的红色政权。毛泽东在报告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论述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展巩固的有利条件。组织法的颁布,使闽西苏维埃政权建设有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促进了闽西各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闽西革命根据地巩固与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

1929年7月前后,以上杭古田和龙岩大小池为中心区域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自此以后,闽西各县党和群众组织迅速发展,大部分区乡建立了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权,没收并分配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从而创造了作为独立存在的苏维埃区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对于刚刚形成的闽西苏维埃区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土地革命的成果,壮大红色武装,扩大群众斗争,以巩固业已存在的红色政权。为此,红四军前委指示中共闽西特委组织召开闽西苏区党的代表大会,制订工作路线和方针政策,选举和充实特委机构,以加强对正在勃兴的闽西工农运动的领导。

1929年7月20日,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蛟洋文昌阁二楼开幕。会上,在听取各县代表和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所分别作的报告之后,前委代表毛泽东也作了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论述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展巩固的有利条件。毛泽东指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壮大与巩固,取决于下列条件:第一,闽西已有80万群众经过了长期斗争和武装暴动的锻炼;第二,各县都有了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党组织;第三,各县已经建立了人民武装;第四,粮食可以自给;第五,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边界,地形险要,适于与敌人作战;第六,敌人内部矛盾重重,可以充分利用。同时,毛泽东强调指出,巩固和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方针应该是:“(一)深入地进行土地革命;(二)彻底消灭民团土匪,发展工农武装,有阵地地波浪式地向外发展;(三)发展党,建立政权,肃清反革命。”[37]

大会总结了闽西党领导人民武装暴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闽西党的总任务在于“坚决地领导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在具体的任务方面,大会确定如下几方面:“扩大工农武装,成立地方红军;深入进行土地革命,迅速没收和分配土地,彻底消灭封建势力;建立各县、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巩固和发展各级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38]

中共闽西“一大”后,为了加强闽西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共闽西特委于1929年8月15日颁布了《苏维埃组织法》。组织法对苏维埃政府的性质,对县、区、乡三级苏维埃政府的选举程序,以及各级政府成员的任期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组织法的颁布,使闽西苏维埃政权建设有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促进了闽西各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至同年9月,闽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永定除太平里、胜远里外,其余都成立了苏维埃,龙岩已成立了区苏,有白土、东山、大小池、湖邦、黄坊、内外江山、西山等区,县苏亦于本月(即十月——编者)十五日成立”,[39]上杭县北四区和东五区、东二区也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1月,闽西特委对闽西苏维埃政权建设状况也有如下的估计:“闽西岩杭永武汀连六县之间,数百里赤色区域,几十万劳苦群众已普遍的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已成立县苏四个,区苏五十余个,乡苏四百余个),而且经过了五六个月的长期的光荣战争,虽然目前因为反动势力之进攻城市政权不能保守,然而乡村政权则确有坚固的基础。”[40]

闽西各地苏维埃政权后,党和政府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早在红四军三打龙岩之后,毛泽东、朱德陈毅就签署发布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向闽西人民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任务,公布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布告规定:“收租二百担以上的大地主,家里的谷子及大公会(义仓外)的谷子,一概没收分与贫民”;废除工人农民欠田东的债务;“田地归耕种的农民所有。不再交租与田东”[41],等等。中共闽西“一大”也对土地问题作了决议案,对土地没收与分配、分田区域标准、分田的数量标准、债务问题等作了政策性规定。决议案强调指出:“土地革命的主要目标,在改良农业生产方法,使土地改善,生产力提高,农产品增多,以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困苦的农民,而解决全社会的生活问题。”“要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本只有用革命的方法,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归于农民生产者,舍用这样的痛快的方法,是决没有其他道路可走的。”[42] 1929年11月5日,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对土地问题所作的决议指出:“‘坚决领导广大贫苦农民彻底实行土地革命’是闽西伟大斗争的主要目标……现在这一斗争已彻底胜利,岩杭永武汀连六县的广大群众,到处蓬蓬勃勃的起来形成几百里苏维埃政权的赤色版图,这完全证明党的土地政纲的正确。”[43]

在开展革命,建设苏维埃政权的同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也开始发展壮大。1929年3月,中共闽西特委曾计划成立两个教导队,分别在蛟洋和溪南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在此基础上,组成闽西红军。后因人力、财力和环境的关系,该计划未能实现。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后,毛泽东指示邓子恢,“要建立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军事上具有坚强战斗力的红军”[44],并指出这是保证革命胜利和建立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基本条件。根据毛泽东的指示,6月6日,邓子恢在永定坎市召集特委扩大会议,讨论组建闽西红军问题,后因参加白砂战斗而作罢。

白砂战斗结束后,红四军才决定将长汀赤卫队、永定湖雷溪南游击队、与部分土匪及北四区59团三部分,合编成红四军第四纵队第七支队,将永定、龙岩、上杭东五区武装编为第四纵队第八支队。6月中旬,第四纵队在新泉正式成立。此时,第四纵队在组织形式上已初具规模,“八支队有三个大队,近四百人,枪枝二百支,好枪一百支,机关枪一支,枪炮二支……七支队三个大队,另一特务大队,共人数四百七十余人,枪二百多支,快枪一百多杆,机关枪一支,迫击炮一支”[45],指挥官大都由红四军委派。第四纵队成立后,编入红四军序列。(www.xing528.com)

闽西的武装力量除第四纵队之外,各县都加强了武装力量的建设,主要是发动群众收缴民团、豪绅的武装,组织赤卫队。永定县有赤卫大队24个,兵力2000余人;龙岩县有9个大队和1个特务大队,共2000余人;上杭有4个大队,第一特区4个大队,第二特区1个大队。据统计,至9月上旬,闽西各地方武装(含第四纵队)“共有长枪三千六百五十支,短枪百余支。这种惊人的数目如把他好好的组织起来算是一个很大的力量”[46]

新建立起来的闽西地方武装,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肃清了闽西的反动统治势力,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扩大了苏维埃区域。闽西赤色武装配合红四军,分别于1929年6月和1930年1月,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对闽西苏区和红四军的两次“会剿”。闽西武装斗争的胜利,使得“整个闽西都是一个向前开展的局面,闽西红军此时也有更大的发展”[47]

为发展和巩固闽西苏维埃政权,中共闽西特委分别在1929年10月和1930年2月召开了两次大会议。第一次扩大会于1929年10月15日至18日在上杭召开,会议确定了闽西党巩固闽西苏区的任务:第一,扩大苏维埃区域,“在目前首先要发动长汀群众斗争,加强上杭南路和武平工作,统一汀河两岸的赤色区域,使与赣南东江的革命势力取得联系,这样去扩大赤色区域,才能保证原有政权巩固的前途”[48]。第二,加强武装力量的建设,“各县区赤卫队应立即以县为单位,有系统的编制起来加紧训练,同时要充实并扩大四纵队的力量,加紧军事政治训练,尤其要在斗争中学习游击战术,使成为强大红军”[49]。第三,筹备在上杭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以便统一领导和管理闽西6县的红色政权。

扩大会议还规定了巩固闽西苏维埃政权所应实行的方针,要点是:第一,建立真正的代表会议,各级苏维埃代表,必须遵照选举法直接由群众大会中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及代表要尽量提高自身的权威,真正行使民主权利。政府必须加强同群众的联系,使群众认识到苏维埃政府是自己选举出来的政府,“这样才能使苏维埃得到群众拥护永远巩固”[50]。第二,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责应有适当的分工,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应尽量裁汰冗员,节省开支,防止官僚习气的滋长。第三,各级政府的工作应当面向群众,“在目前应努力帮助群众建立合作社之组织”,[51]奖励生产。总之,扩大会议对闽西苏维埃政权的任务与方针的规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后来闽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作了体制上的准备。

1930年2月下旬,中共闽西特委为贯彻1月8日《中共福建省委给闽西特委及四军前委的信》的指示精神,在龙岩召开了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以及工运、组织、妇女等问题的决议。关于土地分配问题,决议案强调,“土地问题是目前中国民权革命阶段中的中心问题,怎样改良土地,以增加土地生产,怎样夺取广大贫民群众,以巩固苏维埃政权,是决定土地问题的两个主要目标”[52]。会议对闽西以往的政策进行重新检讨,认为“过去闽西党第一次代表会与第一次特委扩大会,对于土地问题虽然有明显的规定和修改,但仍缺乏详细和具体,譬如山林问题规定得不实际,耕牛问题、房屋问题、水利问题竟没有讨论,以致各地无所适从。……过去土地问题全部的规定有重新改订的必要”[53]。尽管会议对土地的没收和分配作了新的规定,但并没有全部否定中共闽西“一大”的土地纲领。主要的是,在没收土地问题上另行规定“所有田地不论水田旱田一律没收”[54],这是侵犯了中农利益和违背了关于富农对革命不同态度而应对其采取不同政策的方针。但是,会议的主要成绩是在于吸取了在分配土地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在原来的“抽多补少”的基础上加以提高,规定“分田方法以抽多补少为原则,抽出之田以肥瘠均匀为度,好田多者抽坏田,坏田多者抽好田”[55]。这一分田原则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并在同年6月的南阳会议上,形成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田原则。

到闽西特委第二次扩大会召开止,闽西革命根据地形势发展到足以建立统一的闽西苏维埃政权。闽西各县已经普遍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长汀、永定、龙岩、上杭等县已有50多个区、400多个乡,由下而上地召开了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府。党的力量也有较大的发展,建立了8个县委、53个区委、19个特委、546个支部,党员也从700多人发展到近万人,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有了组织基础和核心力量。土地分配的完成,广大农民群众因此被发动起来,积极支持并参予了苏维埃政权的建设。由于闽西苏区的不断巩固和扩大,特别是由于各级红色政权的建立,以及土地分配以后生产力的解放和苏区建设的发展,使得闽西最高政权机关——闽西苏维埃政府建立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为此,中共闽西特委组织了闽西苏维埃政府筹备处,开始为召开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作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