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部队,先后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土地革命,同时建立了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四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创业,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湘赣边界先后建立了茶陵县、遂川县、宁冈县和永新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5月,又建立了由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这在当时,是中国土地上规模最大且最为强盛的一个苏维埃区域。
正因为如此,国民党不断派遣重兵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进攻,以图给以打击而剪除后患。1928年底至1929年初,湘赣两省的国民党当局又调集了18个团的兵力,以何键为总指挥,向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会剿”。由于敌人接连不断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井冈山的斗争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为了打破敌人的“会剿”,解决红军的经济给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在反复权衡之后,决定由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一部留守井冈山,牵制与打击来犯之敌;由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暂时撤离井冈山,沿着赣、粤、闽三省边界行动,向赣南出击,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打到敌人的后方去,以击破“会剿”达到保卫井冈山之目的。
1929年1月中旬,红四军按照这一部署,从井冈山出发,向赣南之崇义、大余进军。敌人很快发觉了红军的行动,立刻抽调第五十五旅刘建绪部、第二十一旅刘士毅部对红军轮番追击堵截。红军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每天以90华里的速度,冒着冰雪严寒,穿越崇山密林,向闽赣边境地区行进。2月10日,红四军在瑞金以北之大柏地迎战尾追之敌刘士毅部,从下午3时至次日中午,激战一昼夜,击溃刘部,俘敌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官兵800余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扭转了自井冈山出发以来的被动局面。
大柏地战斗胜利后,红四军乘胜进击,逼近宁都。宁都守敌赖世琮不敢出战,弃城而逃。红四军不费一枪一弹,于2月23日占领宁都县城。部队在宁都稍事休整,补充了弹药给养后,向吉安东南之东固进发。东固距赣西重镇吉安仅120多华里,地处吉安、吉水、永丰、兴国、泰和五县边界方圆30多华里,境内地形险陡,山岭崎岖。1927年10月,当地中共组织领导农民举行暴动,击退了国民党军的反复“进剿”,建立了红军独立第二、四团,创造了一片较为稳定的根据地。这是赣西南地区除井冈山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被称之为“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
2月27日,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到达东固地区,同那里的红二、四团会师。东固根据地军民久闻井冈山的朱毛红军,从四面八方来到红四军驻地表示欢迎和慰问。在此期间,红四军前委与赣南特委取得了联系。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了红二、四团干部和附近各县党的领导人以及东固根据地领导人的联席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传达了中共六大精神,分析了国内外形势,阐明了党的任务、方针和政策。同时,毛泽东从干部们的汇报中,详细地了解到这一地区社会政治及根据地建设的情况。根据当地工作的需要,毛泽东指派毛泽覃等一批红四军干部留在东固,加强红二、四团和东固根据地的领导力量。与此同时,红四军利用东固的有利条件,作了较为充裕的休整,对部队进行了改编,将原来的团、营、连、排建制改为纵队、支队、大队、中队,以利于游击战争,并计划继续向敌后进击,以解井冈山之围。
但是,红四军在抵达东固以后获悉,彭德怀领导留守井冈山的部队,在红四军撤离井冈山以后,同各路“会剿”之敌血战3昼夜,终因寡不敌众而被迫放弃井冈山。据各方情报判断,彭德怀的部队已经突破敌人包围,向赣南地区转移。与此同时,敌李文彬部尾随红四军紧追不舍,驻吉安之敌金汉鼎旅也出动迎战,向东固方面攻击。在这种局势之下,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发现,原先制订的行动方针已经难于实行,乃决定暂时放弃公开割据的政策,改行比较灵活轻便的打圈子政策,实施流动游击,以摆脱敌人的穷兵跟追。根据这一新的行动策略,红四军于2月下旬撤离东固,转头向东,经永丰、乐安、广昌、石城,进军闽西。
3月11日,红四军经瑞金壬田翻越闽赣交界的杉木岭,沿着武夷山南麓进入闽西境内的长汀县楼子坝,第二天凌晨进抵四都镇,逼近长汀县城。驻扎在长汀的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郭凤鸣部立刻出动,以一个补充团赶到四都,堵截红军。红四军一举击溃敌补充团,乘胜向长汀推进,直抵距长汀城南15华里之长岭寨。长岭寨是长汀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山高林密,地势极为险要。固守长岭寨的是郭凤鸣部补充团。3月13日,郭凤鸣又增调其第四团和教导团赶到长岭寨,企图拒阻红四军的进攻。
3月14日,红四军分三路向长岭寨的敌军阵地发起攻击。经过反复的争夺与激烈战斗,红军夺取主峰阵地。郭凤鸣赶到前线,亲自督阵并组织反攻,企图重新夺回阵地。这时,红军已经控制了战局,一面坚守阵地,一面向敌发起冲击。郭凤鸣率领百余名短枪队员拼命反击,但已难以挽救其败局。郭凤鸣随着溃退的队伍边打边撤,在乱军中被红军击毙。敌军全线崩溃,残部向河田、上杭方向败逃。当天中午,红四军一举占领长汀县城。这一仗,消灭2000余敌人,缴获枪支1000余,子弹数百箱,是红军从井冈山下山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也是红四军入闽的第一个大胜仗。
红四军击败郭凤鸣,占领长汀的斗争,给了闽西和全省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上杭、龙岩、永定三县县委书记马上在上杭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形势与目前工作方针。各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立刻行动起来,响应红军。特别是上杭、永定、龙岩、平和等县农民,由于他们曾经在一年以前举行过暴动,进行过创建苏维埃政权的尝试,因此他们对土地革命有普遍的认识,加上一年来斗争受到反动派的压迫,因而对军阀豪绅更加仇恨。他们一听说红四军入闽,便先后爆发斗争。龙岩群众“一闻朱、毛到汀,便摩拳擦掌准备武装斗争”,还把“欢迎红四军”“打倒陈国辉”的标语一直贴到龙岩城里陈国辉的司令部大门口。平和方面“因前次斗争失败,工农进步分子四散来漳、厦做工。此次朱、毛消息一到,便自动联襟回家活动,成立红军与民团斗争”[1]。
永定溪南区的苏维埃政权停止工作不过数月,群众对于苏维埃的认识,已较深刻。上杭北四区蛟洋一带乡村,也经历过武装斗争与抗捐抗税,对于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愿望也相当迫切。因此,听到红军占领长汀的消息,这些地区的群众斗争便十分活跃。据当时福建省委给中央的报告,永定金丰里一带乡村的群众,当驻军一撤,立刻重新打起红旗,与地主武装斗争,溪南区农民也“集中武装,恢复苏维埃的组织”。上杭北四区20几个乡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红军,打击反动派,“现在该区已先后成立乡苏维埃,实行分配土地”,同时发动邻近区乡的斗争[2]。(www.xing528.com)
红四军打死郭凤鸣,一举攻克汀州,震摄了福建国民党军政当局,加剧了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3月18日上午,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在福州召开临时紧急会议,磋商对付红军的办法。但是由于各派军阀内部矛盾,以及慑于红军的声威,各部军阀或是按兵不动,或是虚张声势,都没有发兵闽西与红军交战。
中共福建省委把握时机,准确地估量了时局,对进一步发展闽西的斗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月28日,福建省委研究了闽西的客观形势与主观力量,制定了《关于闽西斗争工作大纲草案》。大纲认为,目前闽西斗争的发展具备以下三项有利条件:(一)红四军入闽,增强了闽西的革命势力;蒋桂战争爆发,敌人无暇对付红军。(二)闽西的统治阶级力量薄弱,闽北和闽南的军阀困于当地农民斗争及内部的矛盾,难以顾及闽西。(三)闽西群众经过长期斗争,在红四军入闽之后酝酿着新的斗争。
根据这一估量,《工作大纲》认为,闽西应当抓紧目前的有利时机,立刻发动群众斗争,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创造割据局面。这种局面,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福建省委还决定,这项工作应当首先以党和群众基础比较好的上杭、长汀、龙岩、永定四县为重心,“由下而上的建立苏维埃政权”,在割据区域内依照党的政纲,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实行土地革命。同时,省委决定恢复中共闽西特委和闽西暴动委员会,领导闽西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以邓子恢为特委书记。为了加强和指导闽西的斗争,省委一方面派罗明赴上海向中央汇报,一方面派谢汉秋为特派员,于3月29日赶赴龙岩,贯彻上述工作大纲,组织闽西特委。
红四军攻占长汀以后,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下,大力加强部队建设,宣传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土地革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根据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建军思想和工作方法,红军每到一地就必须深入社会调查,开展群众工作。毛泽东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和红四军党代表,对这项工作一向重视并身体力行。到达长汀后,毛泽东通过当地党组织的帮助,分别邀请汀州城里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在前委的驻地“辛耕别墅”召开了各种座谈会和调查会,了解长汀的政治经济情况。红军根据调查的情况和党的政策,制订适合当地情况的策略,发动群众斗争。在此前后,毛泽东指导起草和发布了《告绿林兄弟书》、《告商人和知识分子》、《告全国士兵书》等大量文告,阐明共产党的各项政治主张和政策。由于红军纪律严明,严格执行党的政策,因而不仅获得了一般工农的拥护,而且连那些原来由于受反动派欺骗,误认为红军“杀人放火”的城市小商人及贫民,也知道红军“不是和他们为难的,而是他们的好朋友”[3]。
为了广泛发动贫苦群众,红军一到长汀首先没收豪绅地主的土地财物,分发给城乡贫苦工农。又向地主罚款2万元,向商人筹借军饷3万元,但资本在千元以下者不借。同时,派出许多宣传队,到城乡各地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张贴标语文告,扩大红军的影响。政治部主任陈毅亲自带领第一纵队前往汀州城北的新桥一带乡村,发动群众斗争,开展宣传活动。
穷苦工农对红军的活动非常拥护和支持,革命情绪极高。据当地红军的报道说,尽管红军宣传员的讲演技术并不好,但是“长汀的民众,听我们宣传员的演讲,非常高兴,欢呼的声音,常常打断演讲的进行”。毛泽东在给中央的信中,对这一带民众踊跃参加革命斗争的热情,也作了高度的赞扬,他写道:“闽西赣南的民众都非常好,长汀县城及新桥、河田等地工作时夺取土劣谷子的群众,一聚就有几千,汀州组成了二十个秘密农协,五个秘密工会,总工会也成立了。党的组织比前发展二倍……”[4]。在红军前委的帮助下,长汀建立了县委。前委又通过长汀县委,与上杭、武平、永定、平和等县委取得了联系,“除共同努力做群众工作外,侦探与交通工作都做得很好”[5]。
经过广泛的宣传与发动,长汀城乡群众在短短几天内就行动起来,开展各种斗争。根据形势的发展,红四军政治部于3月中旬任命了一个长汀县临时革命委员会,领导建立工会和农会组织。随后,临时革命委员会召集了工农兵代表会议,正式选举产生了县革命委员会,由地方党组织代表、民众代表和红军代表共21人组成,丘潮保任革命委员会主席,下设军事部、宣传部和财政部。政权机关成立以后,立即发布政纲,实行赤色割据。同时,在工会农会中挑选了60多人,组成长汀县赤卫队,负责保卫地方政权和镇压反动派的破坏活动。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是福建省,也是中央苏区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虽然只是一个临时权力机构,但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红四军进驻长汀后短短17天的工作可以看出,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工作的重心,首先是消灭反动势力,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同时扩大党的影响,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实施党的土地革命政纲,创造割据局面。所有这些,体现了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富经验在创建中央苏区实践中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