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券石再获新生-瓯掌故

券石再获新生-瓯掌故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1950年10月,温州市第四次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决定筹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聘夏鼐、梅冷生、方介堪、吴天五、张一纯、吕灵士、董朴垞、孙孟晋、王荣年等15位先生为委员。当时在平阳文化部门任职的萧耘春先生因职务的关系陪同方先生一道赴宜山寻访。这件珍贵文物,在陈家幽闭近一个甲子,终于重见天日。1995年5月16日,地券经国家文物局的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

券石再获新生-瓯掌故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1950年政府开始抢救征集整理文物。1950年10月,温州市第四次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决定筹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聘夏鼐、梅冷生、方介堪、吴天五、张一纯、吕灵士、董朴垞、孙孟晋、王荣年等15位先生为委员。1952年任命刘景晨为主任,梅冷生、方介堪为副主任,着手文物保护的各项工作。地方社会名流和乡贤开启捐献文物先河。孙孟晋先生率先把1936年在浙江省文献展览会陈列过的180件文物捐献给温州市文物部门。继而,吴百亨、林镜平、戴夷乘、冒广生、夏鼐、梅冷生、黄苗夫、谢磊明、叶赤臣、刘景晨、汤莲塘、方介堪等纷纷慨然捐献家藏书画、碑帖、铜器、石雕甲骨文等文物。

作为温州文物分管的主要领导,方介堪先生始终没有忘记寻找《朱曼妻薛氏买地券》的下落。由于有了上海美专的那段经历,他坚信买地石券依然在世。(www.xing528.com)

1953年,任温州市文管会副主任不久的方介堪先生即专程赴平阳寻觅买地券原石。当时在平阳文化部门任职的萧耘春先生因职务的关系陪同方先生一道赴宜山寻访。据萧先生回忆,他们行前就对原石存世的种种可能进行分析。首先按陈锡琛的学识,深知此碑的价值所在。比如在他有限的赠拓片的圈子中,吴承志是考据学家,孙诒让为朴学大师,冒广生是海内名士,刘绍宽为宿学名儒,足见陈氏的眼力与对碑拓的看重。其次,陈氏为江南(今宜山、钱库、金乡旧称)旺族,要得此碑易如反掌。至于说出土后重新回埋墓中应是托词。1930年在上海美专时,学生陈德辉曾有新拓相赠,故当时原石就在陈家。另外,退一步说,按当地的迷信说法,此券是旧鬼所有,岂能与新鬼同享回埋墓中?后有人说,此碑出土已有53年,即便是1930年前后出现过,距今也有20余年,世事如棋,陈家是否变卖或损坏?马上被人否定。因陈家有恒产,又系书香世家,陈锡琛之子也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北碑。大家最后得出唯一的结论:碑还在陈家。方先生一行到了宜山陈氏旧宅,此刻陈氏后裔已散居外地,而旧宅房间多,加之土改产权分割他姓,虽多方搜寻,依然无果,方先生初访无功而返。解铃还须系铃人。回温后,方先生便直接向学生陈德辉询问买地券的去向,陈德辉记忆中其爷爷临终前曾将此碑秘藏,并提供初步的线索。1956年,回乡的陈德辉竟在旧屋书斋地板下找到原石,并立即上报温州市文管会。方先生闻悉,再度来到宜山,组织购回,后收藏于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巧合的是,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先生,从北京回温州探亲,在该月11日的日记中记载在江心屿见到了“新收得晋咸康朱曼妻买地券”。可见,购回时间在此前不久。这件珍贵文物,在陈家幽闭近一个甲子,终于重见天日。1995年5月16日,地券经国家文物局的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