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8日,温州瓯海区仙岩镇穗丰村村民在村北杨府山上平整土坡准备修建公园。这本是很平常的一次施工,却无意间惊动了一个在地下沉睡了3000年的西周土墩墓,由此成就了2003年度浙江省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这是一处极为平常的山坡,地表上也没有丝毫的痕迹。务工的村民首先发现的是一件口径26厘米的青铜鼎,器身包裹着泥垢,黑乎乎的,刚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墓中的什么罐子,后来又挖出通高42厘米、口径35厘米的大型青铜铙(钲),警觉性强的村民们马上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随即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墓葬区也就被保护起来。9月12日,得到消息来温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元甫带领考古队员进场开始正式发掘。
所在地的后山高约40米,层峦叠翠,一直绵延到山顶,发掘现场就在坡顶,面积约几百平方米。按西周土墩墓的葬俗,一般是先在地表平整,后将器物与陪葬品按一定的排列组合,然后在上面再培植封土。原先的高大封土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淋如今已荡然无存,这次穗丰村的土墩墓正因为封土的消失,所以陪葬品才得以完整地保留。(www.xing528.com)
在发掘的三百平方米的现场,墓的形状已较难辨识。9月12至15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考古所及瓯海区文物馆共同对墓葬的残存部分进行清理,又出土一件口径为19厘米的青铜簋,50多件青铜矛、青铜箭镞和青铜剑、青铜戈,同时还出土15件玉饰品(玉管、玉玦、玉镯)等,合计共出土青铜器60多件,玉器15件。现场的文物排列得非常有规律,短剑、青铜簋、三足鼎、矛、玉器、戈、青铜铙等自北向南呈直线排列,虽然墓主的尸骨早已不复存在,但从墓地北高南低的情况看来,当时墓主有可能是头朝北埋葬的,玉器为其随身携带的殉葬品。其中还有两把青铜剑夹一玉璧,呈“双剑合璧”状。从葬制来看,它是按照中原的礼乐制度,即代表着秩序,象征着社会身份和等级。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就是指这种礼乐制度到西周后期遭受破坏。而鼎、簋、铙等在西周的墓葬里是最重要的祭器和礼器。按礼制,一般是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是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老百姓是不能使用鼎、簋等重器的。那么从这个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来看,出土的礼器是按当时的礼乐制度的,器型和纹饰也与中原的风格完全相同。从器物排列井井有条来看,也不像是匆匆忙忙下葬的,可以肯定,这个3000年前的西周土墩墓,是一个高级别的贵族墓地。并由此可以推测距今3000年前的东瓯故地,并不如史料所记,为瓯越的蛮荒之地,它与中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一个与中原诸侯有着密切往来的地方方国的管理者,也可能是一个从中原逃往南方的尚武的贵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